向贤彪
2024年03月19日08:02 来源:中国军网
我们缅怀张连印,就要学习和传承他的精神品质,始终把“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民谋一辈子福”牢记于心、见诸行动,努力为人民造福
3月10日,“时代楷模”张连印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从军40年,张连印把全部青春献给了国防和军队事业;退休后,他没有选择在城里享清福,而是回到家乡植树造林。2011年,张连印被查出肺癌,右部肺叶被切除。病情稍有好转,他就执意要回去种树,面对大家的劝阻,他说:“当初承诺要种5000亩地,现在还差500多亩地没种完,咱当兵的,不能说话不算话!”掷地有声的话语,振聋发聩。张连印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了1.8万余亩树林、200多万株树木,留下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身影,留下了用实际行动坚守初心、践诺于行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缅怀张连印,就要学习和传承他的精神品质,始终把“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民谋一辈子福”牢记于心、见诸行动,努力为人民造福。
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要坚守初心、践诺于行,就要葆有对目标的坚定追求,既认清奋斗的大目标,又善于将今日的努力融入大目标之中,把高远的志向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中。为摘掉“贫油少油”的帽子,王进喜带领钻井队战天斗地,誓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无数扶贫干部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只为“带领群众,拔掉老百姓的穷根”……对人民的承诺践诺,在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那里,目标是明确的,任务是具体的,不仅说得响亮,更做得扎实,依靠不懈努力把承诺变成了可感可触的现实。
坚守初心、践诺于行,还要怀有对事业的火热激情。有人说,激情是文学家、艺术家的光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称激情为“诗的粮食,诗的篝火”。其实,激情绝非文学家、艺术家的专利,任何人对待工作和事业都需要有激情,激情是做事成事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张连印虽已退休,却始终充满战斗激情。他说:“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的下一个‘战场’。”既然面对的是战场,那就要拿出冲锋的姿态。他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先后克服环境恶劣、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罹患癌症等一个个困难,带领乡亲们建苗圃、育树苗、修道路、挖沟渠、筑水池、打机井……他用实干勇闯难关,用乐观笑对病魔,终于使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有干事的激情,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把诺言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有干事的激情,才能斗志昂扬、敢打敢拼,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搏斗,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有干事的激情,才能激发出无限潜能,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创造佳绩。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坚守初心、践诺于行,也要拥有对“干扰”的强大定力。干出一番成绩,成就一项事业,不仅要与外部困难作斗争,还要与自己灵魂中的“小我”较劲,克服私心杂念,摒弃名利心态,以平常心做平凡事,这样才不会因遭遇困难和挫折而停下脚步,更不会因计较个人得失而迷失自我。前有“草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讨苦吃”,走进大亮山植树造林,辛勤耕耘22载,为子孙后代打造“绿色银行”,而自己分文不取;后有“绿化将军”张连印退休后为民植树,乡亲们感念他的付出,想为他建一座“将军台”石碑,张连印坚决不允,同时还作出“不要林权、不要地权,退耕还林的补助全部交给村民,生态建设成果无偿交还集体”的郑重承诺。他们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这样甘做“先锋树”的共产党员越多,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就会越扎实,党的事业这片“森林”就会越茂盛。
说得到、做得到,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也是革命军人应有的作风。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冲锋的号令,也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坚决贯彻习主席“我们一定要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刻在心头,勤于思考,埋头苦干,干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的指示要求,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攻坚克难、积小胜为大胜,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