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小玉米变致富“黄金棒”

——吉林龙井市泗水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纪实

2023年12月07日08:2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玉米初成熟,颗颗如宝玉。初冬时节,走进吉林省龙井市老头沟镇泗水村鲜食玉米加工厂,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活,有的人在给玉米去皮,有的人将玉米一推车一推车地送进蒸锅,有的人将真空完成的玉米装箱打包……“过去种玉米是为了糊口,如今种玉米,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党支部书记尹秀华高兴地说。

与现在的景象完全不同,曾经的泗水村是国家级贫困村,人均收入低,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就业,村里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伴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一股股实干的力量涌向了大山、奔向了村庄。2016年,泗水村“两委”换届,重整旗鼓的泗水村党支部不断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鲜食玉米品牌,团结带领周边村民艰苦奋斗,共同奔向新时代的致富大道。2022年,泗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1.51万元。

支部牵头 叫响“甜”品牌

为带领群众尽快摆脱贫困,2016年,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下派的第一书记王利斌和新上任的泗水村党支部书记尹秀华带队外出考察10余次,邀请专家到村指导16次后,最终确定了泗水村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样的土地,同样是种玉米,他们把玉米变成泗水村脱贫致富的一张“王牌”。

过去,泗水村种的老品种玉米口味干涩,卖不上价。2016年初,经前期考察摸索,泗水村有了“致富高招”——种“不一样的玉米”。“地处北纬42°黄金玉米带,无霜期短,早晚温差大,鲜食糯玉米的口感极佳。且每棒单价可达1.5元,经济效益至少是普通玉米的两倍!”王利斌详细算过账。

为了将这个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泗水村党支部决定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但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村民响应,因为许多村民未曾听说过这种发展模式,不敢将积蓄拿出来“冒险”。为消除村民疑虑,尹秀华带头拿出积蓄投入村集体合作社。随后,村“两委”和驻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又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2400万元。同年12月,龙井市秀华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其中60%股份为村集体所有,40%股份分给提供劳动力、土地、资金的村民。

村里产品要做大做强,打开销路,做出影响力,必须要做自己的品牌。于是通过村集体表决,就用了尹秀华的肖像和名字。“尹秀华”牌鲜食玉米不仅走向全国,还成立了鲜食玉米出口公司,一个标准集装箱的玉米可结算2.22万美元,且供不应求。“一穗玉米,一缕阳光”的鲜食玉米,是泗水村打响脱贫攻坚的第一仗。

目前,泗水村合作社共吸纳了623名村民,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11.51万元,村民平均收入增长到1.9万元。

跨村联建 传播富农经

一村富不算富,村村都富才可行。尝到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甜头的泗水村,也没有忘了其他“兄弟”村。在市镇两级支持下,2022年8月9日,老头沟镇确定五星级村党组织泗水村党支部领办的秀华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领建社”,牵头带动奋斗、水北两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取暖、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联合机制。2022年,水北村包保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与泗水村签下农特产品订单,销售金额达29万元。

龙井市有7个乡镇,65个村,每个村的发展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但都没放弃寻找突破限制的努力。泗水村拥有玉米加工厂,但种植规模不足,东盛涌镇勇成村拥有优良的玉米种植环境,但加工能力和销路匮乏。2022年,在龙井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泗水村与东盛涌镇勇成村探索开展“跨镇跨村”联建工作,统筹利用泗水村鲜食玉米产销经验和勇成村土地肥沃、玉米产量高等优势,合作发展鲜食玉米项目,双方在勇成村种植了6公顷鲜食玉米试验田。

“普通的玉米按斤卖,我们的玉米按根卖。”尹秀华自豪地说。目前鲜食玉米出口供不应求,2022年销售额达1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千元左右。

合作社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村民得到了分红,更使得农闲的村民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在泗水村的鲜食玉米加工厂,村民顾艳华说:“自从加入鲜食玉米合作社,我除了种地之外,还能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找到一份工作,冬天能多赚一万多块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每年8月下旬,村集体种植的玉米开镰收获,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返回家乡。

经过多年的努力,泗水村终于摆脱了贫穷、落后、闭塞的印象标签。而今,一个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实现多元化、村庄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群众手捧一粒粒“黄金”,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本报通讯员 侯雨瞳)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相关专题
· 党的建设数据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