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高质量发展脱贫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重要根基

2023年02月20日08: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脱贫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加快推进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一、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壮大脱贫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同时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抓住问题就找到了实践前进的突破点。当前,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产业“小散弱”和同质化竞争特征明显,带农持续增收不足。加快推动脱贫产业由“小而全”升级为“大产业”,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聚焦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全链融合开发。壮大发展特色种养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生态畜禽水产和庭园种养业,“一产一策”改造提升已建特色种养业基地,全面推广粮经复合,果菜茶、农牧渔结合的种养循环、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一地多产”“一田多收”,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完善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保灌基地和设施大棚,筑牢产业旱涝保收基础,相对连片成带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特色种养基地。做强农特产品加工流通,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特产品加工车间和集中精深加工区,发展一批“中央厨房”等熟食品加工,拓展一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农用物资、机械、产品包装等关联产品加工,有效促进农特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改造提升拓展一批农产品批零市场、电商营销中心(站点),大力推进“线上+线下”组合营销,加快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提高产销衔接和鲜活农产品错峰销售能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景区景点、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发展一批地方特色美食产业,开发一批乡村文创产品和农产品“伴手礼”,创建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农业公园和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一批村级光伏电站和光伏农园,发展一批农业农村服务业,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载体,梯次布局建设一批国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产业链各环节专业园区,形成一园带多园、一镇带多镇、一村带数村,多园、多镇、多村特色产业集中集聚融合发展格局。

(二)聚焦提升产业质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品种培优,挖掘和保护利用种子资源,建设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圃、畜禽水产保种场、新品种选育试验园良、种繁育基地和种业园区,选育、繁育、提纯复壮和推广一批特色优良品种。加快推进品质提升,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土壤分类治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管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高质量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完善地方标准,建立绿色、生态、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创建认证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提升脱贫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深入开展“一县一特”“一产一特”“一企一特”品牌联建联创,强化品牌包装宣传,讲好品牌故事,加强品牌管理,在国内外市场打响一批农特产品“特色牌”“珍稀牌”“名优牌”,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和溢价带农增收效益。

(三)聚焦兴产带农增收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城乡各类主体返乡入乡创业,领办企业、合作社参与脱贫产业发展,统筹整合同类加工企业,开展农民合作社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提升行动,培育打造一批农特产品加工集团、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增收致富小庭园。创新产业经营组织方式,实施产业链“链主”培育工程,建设一批农村新型供销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一批由龙头企业牵头,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户建场、场入社、社接企、企连市”联合经营体系,实现各主体优势互补、共合作经营、抱团发展。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将新型经营主体带农实际效果与政策扶持挂钩,建立务实管用的“合作式”“联合式”“入股式”“托管式”“代养式”“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联利分红方式,建立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式和大户带小户、先富带后富机制,实施低收入群众产业增收攻坚行动,带动农民分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

二、坚持守正创新,增强脱贫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并强调“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立破并举,在巩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产业集中集聚,不断增强脱贫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创造力。

(一)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自营、租赁、互换耕种、代耕代种、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优质粮油和提升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创新农村闲置土地利用方式,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农业农村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组建一批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户承包地、闲置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以股份制形式统一纳入合作社经营。

(二)创新产业发展投融资方式。建立财政撬动投入机制,要持续加大对涉农资金和东西部协作帮扶统筹整合力度,发行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立财政投入资金改奖补、改股份、改贴息、改购买服务、改担保、改分险“六改”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投入脱贫产业发展。开发新型信贷金融产品,鼓励金融企业开发“专项贷”“订单贷”“种子贷”“农业设施贷”“土地经营权贷”等新型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活水”赋能脱贫产业发展,同时强化对涉农金融安全风险的过程管控,统筹发展与安全。创新融资担保分险机制,扩大市县乡村振兴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规模,鼓励政策性担保机构为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按市场化方式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融资。

(三)创新产业发展引才聚才模式。创新产业聚才模式,积极包装储备一批投资回报周期短、市场前景好、效益高、可持续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着力营造招商引资软环境,吸引城乡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政策引才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科研人员技术入股、兼职兼薪制度,积极探索“财政保底+超产分红”方式,引进培育一批农业岗位专家、专技人才,引导科技人员领办创新创业实体,开展脱贫产业技术服务。创新田间育才路径,建设一批“田间课堂”“农民夜校”,扶持培育一批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和乡村能工巧匠,遴选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产业发展领军人才、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建强产业发展人才骨干队伍。

三、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脱贫地区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并强调“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破行业意识、属地意识,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统筹推进,形成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

(一)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强推动。建立组织推动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级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分层级成立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工作推进专班,建立一个党政领导抓一个产业专班,相关部门、乡镇干部包乡、包村帮扶制度,统筹推进脱贫产业发展。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打破部门行业板块意识和行政属地边界,统筹规划、“一盘棋”布局,一体化协同推进,整合资源要素,统筹建立技术、市场营销、投融资、风险防范“四大”协同服务平台,为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建立调度考核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脱贫产业发展情况,会商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协调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严格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将脱贫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增加考核权重,开展常态化督促指导和季度比武拉练,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力有效。

(二)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强支持。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市县财政涉农预算支出,提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土地出让收益用于脱贫产业发展的比例,扩大产业保险财政奖补范围,全面落实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小农户发展壮大脱贫产业。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实施“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积极落实兑现扶持脱贫产业发展的奖补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产业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依法依规解决好拖欠农民的土地租金、劳务薪金和各类分红资金,提高农民自强发展产业和就近务工就业增收致富的积极性。落实用地优先保障政策,将脱贫产业发展纳入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镇产业发展用地和土地年度计划中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的支持政策。

(三)建立科技协同机制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攻关,坚持每个优势产业建一个科研团队、每个园区建一个田间实用技术推广站、每个乡镇建一个科技小分队,构建“政府+科研院所+基层农技推广站+企业”的科技创新联合体,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建立一个首席专家、一个示范基地、一套技术模式、一支推广团队、一村一名田间医生“五个一”技术协同推广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数字农业发展,鼓励购买使用新型智能农业机械,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数字田园果园、数字化园区和智能化畜禽养殖场,争创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数字乡村,培育数字化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数字技术赋能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作者:广元市委副书记,蔡邦银)

(责编:王珂园、秦华)
扫码参与2023年两会调查

扫码参与2023年两会调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