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
2022年12月02日14: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西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党支部实行研究生党员混入教师支部的师生混编模式,现有党员43人,其中教师党员13人,高级职称占比76%。党支部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致力于开发“蓝色国土”的科技人才。近年来,党支部聚焦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积极探索实践了“逐梦深蓝、四个融入”支部工作法。以牢固树立“逐梦深蓝、兴油报国”理想为核心,通过将学科专业理想、师生党员互动、大学精神传承、重大战略需求在思想、组织、文化、业务上深度融入党建,提升党支部的引领力、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发挥了党建和业务“双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多核协进。
二、做法
(一)学科专业理想在思想上融入党建,提升引领力
一是打磨党支部共同行为准则。凝练提出“塑正筑魂、厚德育人、挚学谨研、勤实敬献”党支部核心价值观,深化师生党员使命意识、角色意识、宗旨意识,树立海洋强国理想。二是打造党支部典型教育生态。开展“践行两学一做,争当时代先锋”“走进英模人物,学习先锋模范”“探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等多个系列主题活动,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红色实践、事迹宣讲、现身教育相结合,延拓党课学习空间,强化爱国奉献精神。三是打通党支部学习分享平台。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开展实时互动,采用翻转课堂、小组研习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创新学习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云端会议线上线下互补,探索实践了多维度立体式学习模式。每周开展人人微党课,人均讲授2节/年,每次围绕共同主题师生党员同台竞技,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师生党员互动在组织上融入党建,提升战斗力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将研究生党员纳入教师支部创建师生混编党支部,党小组与课题组深度融合,导师在学术指导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人、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人、以科学家的报国使命激励人,促进思想引领贯穿科研育人全过程。二是创立特色育人平台。聚焦“三全育人”,实施“双师四导”,明确学术授业教师、育人引路导师岗位职责,制定班导师、寝室导师、课外科技活动导师、学长导师任务清单,课内课外无死角不间断协同育人。学术授业教师立足三尺讲台春风化雨,实践“三寓四化”式课程思政;育人引路导师现身教育,开展教授有约、青春引路人、名师面对面、蓝色梦想大讲堂等活动,年均30次;班导师心系班级学生成长,定期组织召开班级大会、专业大会,年均10次;寝室导师深入寝室座谈交流,每月1次;课外活动导师为学生的创新梦想插翅,使本专业学生科技活动参与度达到100%。三是创建联合育人载体。与本科生党支部、团支部结对共建,扩大育人辐射面,常态化开展促膝谈心、实践教育、同学共做互监督等活动,并带领学生精准扶贫助学,结对帮扶夹江县新场中学和本专业贫困学生,引领学生成才担任。
(三)大学精神传承在文化上融入党建,提升凝聚力
一是发展石油精神谱系内涵。将“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西南石大精神和“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融入党支部活动,编入党支部理论学习内容,围绕“逐梦深蓝、兴油报国”的使命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是发挥铁人精神感召力量。开展“铁人精神”进实习、进科研活动,党员导师带领学生到油田现场学习老一辈石油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合力攻关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三是发扬工匠精神时代品格。每年均开展“重走兴油路,感悟石油情”社会实践,为学生树立“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远大目标,强化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青春、建功立业”的报国理想。
(四)重大战略需求在业务上融入党建,提升执行力
一是聚神国家海洋油气资源战略。将支部建设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围绕深水油气开发“卡脖子”技术主动攻关,设立老、中、青三级党员示范岗,以点带面,围绕国家海洋战略重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开展“靶向式”攻关,先后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50项,其中参与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极大提升了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和大型海洋装备建造水平。二是聚焦国家海洋人才培养需求。围绕我国开发“蓝色国土”人才紧缺的迫切需求,为国分忧、主动作为,突破地域壁垒,完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在全国建立了海洋油气工程样板式课程体系,“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是聚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党员教师带领支部党员,主动融入地方绿色发展战略,在四川盆地万米深井钻井、高压气井风险管控、天然气节能降耗、保油供气等方面贡献支部力量,并与油田企业党支部联建共建,产、学、研、用一体,突破卡脖子技术,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成效
(一)创新党建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近三年,学生获得包括全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最高奖——海洋杯等各类国家级科技奖励300余项,本科生深造率超过50%,剩余的毕业生80%以上奔赴祖国各大海域,投身“蓝色国土”开发,为实践中国梦的“蓝色篇章”输送了生力军。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育人模式入选四川省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基层党组织实践案例”。
(二)锻造素质过硬队伍,专业学科发展开启新篇章。目前海洋油气工程研究所共有16位教师,其中,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重要二级学科,支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并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三)创建党建工作品牌,推广示范持续展现新作为。“逐梦深蓝、四个融入”支部工作法在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和优秀‘支部工作法’推荐评选活动”推进视频会上,面向全省高校进行分享推介,四川在线、教育导报、川教观察等多个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在四川教育频道、四川科教频道滚动展播十余次。师生混编支部模式带来“蝶变”效应,被十余家媒体相继报道。三年来,支部书记受邀为校企地14家单位逾1000人讲授专题党课,接待了134所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逾1500人参观交流,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探讨
(一)恒久发挥党建育人动力,重点在思想统一。通过打磨党支部共同行为准则、打造党支部典型教育生态、打通支部学习分享平台,将学科专业理想在思想上融入党建,提升支部引领力,持续激发师生党员干事创业的内生源动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牢筑信仰之基,发挥党建引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龙头作用。
(二)优化创新党建育人格局,重点在组织保障。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创立特色育人平台、创建联合育人载体,汇聚师生共建合力,提升支部战斗力,在多元化育人渠道的开辟和浸润式品格涵养环境的打造中,持续提升育人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对标“七个有力”,将师生共同目标与党建育人相结合,培育时代新人。
(三)丰富提升党建育人内涵,重点在精神涵养。通过发展石油精神谱系内涵、发挥铁人精神感召力量、发扬工匠精神时代品格,构建“行业精神—大学精神—专业精神”三位一体的精神体系,提升支部凝聚力,在学思悟践中涵养品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与丰富育人的精神载体,竭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四)优质提高党建育人成效,重点在业务执着。通过聚神国家海洋油气资源战略、聚焦国家海洋人才培养需求、聚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支部执行力。高校基层党组织需将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社会服务的政治功能,持续提升党建育人成效。
相关专题 |
· 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