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广西玉林市:推行“双主三化五共”模式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玉林市委组织部

2022年09月26日17: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动因

近年来,广西玉林市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强化顶层设计,在出台《玉林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基础上,认真谋划部署推进,制定出台《玉林市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探索推行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双主三化五共”工作模式,有效引领广大社会组织投身乡村振兴广阔舞台,为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双主”强统领,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格局

建立以“组织部门主导、民政部门牵头主抓”的“双主”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贯通、协调有力、运转顺畅的工作格局。坚持组织部门主导,负责做好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宏观指导,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持民政部门牵头主抓,负责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加强与工商联、司法等业务主管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2020年以来,广西玉林市先后组织召开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会和工作座谈会,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倡议,突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做到“党建引领、村委吹哨,社会组织报到”,引导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二)坚持“三化”强动力,汇聚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动能

针对社会组织发展快、种类多、领域广、动态性强的特点,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深入实施社会组织党建“提质赋能”行动,通过组建链条化党组织、创建规范化党组织、打造专业化队伍,以高质量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助力服务乡村振兴。

1、坚持组织组建链条化,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两个覆盖”。近年来,广西玉林市围绕助力乡村振兴,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抓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通过持续开展两新组织党建“百日攻坚”、行业党建“集中攻坚大行动”,创新推行社会组织孵化和党组织孵化的“双孵化”制度,紧盯“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县(市、区)特色行业产业,采取单独组建、片区联建、行业共建、挂靠组建、派驻帮建等方式,大力推进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延伸党组织组建链条,推动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良好格局。对暂未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等,指导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2、坚持组织建设规范化,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引领力。推进“一行业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结合各自行业产业特点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社会组织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深化以“提升支部建设质量、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和创建星级党组织”为内容的“双提升一创建”活动,规范设置8大类22条建设标准,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严格落实两新组织党组织“防瘫预警”机制,定期对社会组织党组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强化动态管理,对运转不正常的限期整顿转化,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提质增效。

3、坚持队伍建设专业化,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服务效能。实施领头雁培养计划,持续推进“双培双推”机制,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将党员经营骨干推荐为中层管理人员、将党员中层管理骨干推荐到决策层,动态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选派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有力强化党建工作指导。持续开展发展党员专项行动,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基层一线、薄弱领域发展党员330名。结合“关注党员成长·激发组织活力”大培训的常态化举办,组织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培训班25期,培训1350多人次。在助力乡村振兴一线中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作风、比服务、比贡献”“三亮三比”活动,广泛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

(三)坚持“五共”添活力,开辟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围绕 “五个振兴”中心任务,坚持分类指导,引领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优势特长,在提供技术支持、承担公共服务、实施帮扶项目等方面主动作为。

1、聚焦产业共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坚持“党建+社会组织”组团结对、公益创投等模式,引导社会组织运营团队、外出人才回乡创业,推动会员企业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融资、技改、销售等开展对口帮扶服务,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数量双提升,建立了13家返乡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助力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3家、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93家。充分发挥种养、水产畜牧等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动以百香果、沙田柚、三黄鸡等地方特色产业协会党组织为“龙头”,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助力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2、聚焦人才共育,涵养乡村振兴底气。充分依托教育培训类、农业科技类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资源、技术和人力优势,推动与相关部门的资金、项目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一批乡村振兴工作站、乡村振兴学院等市县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并通过“1名专家+N名学徒”“三同模式”等帮带培养方式,推进农技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培养育强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及创新创业带头人等“田秀才”“土专家”,为高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生力量。

3、聚焦文化共享,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推动公益义工类、文艺类、民营医疗机构等社会组织党组织参与并融入乡村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与运营,成立各类社会组织党员义工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等1300多支,通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社区邻里守望” “共建平安”等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理论宣讲活动,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4、聚焦生态共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积极发挥建筑业、家居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优势,以“一廊四轴六带”为总体方向,动员引导各会员企业通过提供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等服务支持以及资金支撑,助力开展美丽宜居试点镇、乡土特色试点村建设和“双百村提升工程”建设,积极助力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工作。同时,通过组建“红旗护绿”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开展“绿水青山”、宣传环保政策等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5、聚焦组织共建,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推行“党建+社会组织+帮扶”模式,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帮扶联系点,以“一村一会”“一村多会”“一会多村”等形式推进全市213个社会组织党组织与187个村(社区)结对共建,通过开展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发展联谋,推动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社会组织党组织精准发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党建工作互促提升。探索推行“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通过成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工作室组成“一会两室”,助力化解民营企业的各类民商事纠纷,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三、主要成效

实行“双主三化五共”工作模式实现了部门协调作战、社会组织党建质量提升、乡村振兴途径拓宽的多方共赢局面。

(一)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进一步强化。通过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有力加强了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将凌乱分散的社会组织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结合行业优势和自身特点,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为村(社区)提供各类专业化、志愿化服务,推动助力乡村振兴主体更多元化、手段更多重、内容更丰富,促使党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效能。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共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活动1785批次,发动捐资捐物超过1.5亿元,帮扶群众8万多人。

(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的大格局,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提质赋能”,极大延伸了社会组织党组织链条,有效提升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和质量。近年来,全市共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723个,各类特色行业产业党委40个;党的组织覆盖率从2012年的12%提升到89.91%,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重点培育扶持了社会组织党组织310个,整顿软弱涣散社会组织党组织78个,创建了党建工作示范点47个;先后把82名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630多名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370多名优秀党员培养成党务工作者,动态储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719人,累计选派“第一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859名,为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组织基础。

(三)乡村振兴成效进一步突显。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有力激发了产业动能,积极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2021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9.8%;释放了内生动力,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乡村人才队伍,共培育乡村规划人才100多名,乡村致富“领头雁”、乡村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1680多名;树立了文明乡风,共开展各类文艺汇演、红色影视展播等1200多场,直接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助力创建乡风文明示范村14个,有力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筑牢了生态屏障,推进“三清三拆+”村屯13269个,创建乡村振兴产业旅游示范带4条,极大改善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建强了基层组织,全市共有719个村被评为全区农村星级党组织,3个村(社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8个村(社区)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经验探讨

稳步推进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处理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与“协同”关系。党的全部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是各类社会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构建“双主”工作架构,可以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切实把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谋划到位、指导到位、落实到位。同时,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可以有效统筹各方社会组织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二)处理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增量”与“赋能”关系。近年来,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蓬勃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数量会有新的较大提升,但在重视社会组织数量发展的同时更应加强服务能力的建设。对比其他领域,当前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的组织规模小、经费来源不稳定、物力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在政策、资金、人力、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聚力“三化”,可以有力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三)处理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涵盖经济发展、人才培育、文化建设等,内容涉及面广,工作具有多向性要求。而社会组织往往具有领域专一、行业性强的特点,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需要结合各个村(社区)的基础实际,根据不同条件引导不同的社会组织助力服务,不能简单“一刀切”抓落实。通过聚焦“五共”模式,强化分类指导,可以有效调配社会组织资源,确保服务更有针对性、时效性,有利于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充分激发村(社区)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活力,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力量。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