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泉市委组织部
2022年08月24日09: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平泉市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村级党组织的主体作用,统筹下沉乡镇和部门服务力量,全面推行“代办服务村里跑、产业发展村里帮、矛盾纠纷村里调、电商站点村里建、惠农补贴村里领、妇女健康村里查、农民小病村里看、农业技术村里学、法律常识村里普、文体活动村里办”的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成为打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是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探索,更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基层实践。
一、背景与起因
平泉市位于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地处燕山腹地,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典型山区、农业县级市。全市30万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在3296平方公里的238个行政村、1918个自然村里,最小自然庄只有9口人。由于过度分散,山多路远,最偏远的村庄距县城单程七八十公里,群众到县乡办事很不方便。有时候村民经常为办一个证、盖一个章、看一次病、借一点贷、听一次课、领一项款而往返折腾数次,走百十里路,花数百元钱,跑“冤枉路”、花“冤枉钱”、费“冤枉时”,办事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2017年,为了顺应民众期盼,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积极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和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联系服务群众没抓手、工作没载体、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平泉市坚持党建“领方向”、支部“当主角”、部门乡镇“大合唱”、群众“得实惠”原则,突出力往村聚、人往村走、事在村办,探索出了以党建引领“十在村”为核心的民情村解工作机制,切实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党建服务深深嵌入了乡村治理之中。
二、做法与经过
(一)组织推动,让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力量聚起来。
推进乡村治理,服务基层群众,各级党组织必须发挥主体、主导和主动作用,做到组织推动、力量摆布的有效统筹,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服务的“主力军”。一是搭建“民情村解”综合服务平台。坚持财政投、部门帮与党费补相结合,积极打造集便民服务、矛盾调处、文化宣传等为一体的综合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村级综合服务站,电商站点、金融服务室、社保服务站、农家书屋向农村覆盖,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4000万元,新建改建党群服务中心138个,综合服务站全部达到“六有”标准。二是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以比基层党建、比乡村振兴、比村级治理、比和谐稳定“四比”活动为抓手,定期开展“支书论坛”“支书比武”等活动,重点培育一批有过硬的工作作风、有过硬的素质本领、有过硬的干事能力的“头雁群体”,不断激发乡村治理的“源头活水”,不断提高党支部书记能服务、会服务、抓服务的素质和本领。深化落实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和“五定星级化”管理制度,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面落实村级“四议两公开”,推动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履职尽责。三是壮大服务乡村骨干力量。坚持上下联动,选强培优乡村治理和基层服务力量。采取市聘乡管村用的办法,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为238个村选聘大学生党群服务助理242名,增添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新生力量;从市直教育、科技等部门选聘161名优秀人才组建了乡村振兴优秀人才服务团,沉到乡村开展定点服务、精准服务;注重发挥致富带头人、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等人员作用,通过抓组联户,织密乡村治理网络,形成了有人抓、有人管的生动局面。
(二)事在村办,让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载体活起来。
推进乡村治理,服务基层群众,必须要坚持目标导向,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真正实现服务群众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融合。代办服务村里跑,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站,由代办员轮流坐班,为群众现场办理计生、住房、低保申请等手续,不间断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去年以来,乡镇和村组干部累计为群众代办服务事项达到1500多件。产业发展村里帮,各村为有发展产业意愿的村民帮忙协调征占地、跑办水电路前期手续、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几年来,全市累计发展百亩以上园区112个,直接带动7900户、16300名群众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2.7万元。矛盾纠纷村里调,以村“两委”干部为主体,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坚持小矛盾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能在村组层面解决的矛盾不上交。去年以来,村组干部累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300多起,并成功地化解了一批土地、山场、拆迁占等方面的疑难纠纷。电商站点村里建,抓住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的契机,扎实推进“一村一站”建设,积极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代邮、代发、代办和代缴一条龙服务。惠农补贴村里领,采取在村建设简易便民网点、布设电子机具等方式,夯实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渠道基础,真正实现让村民在“家门口”领取各种惠农资金,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妇女健康村里查,定期组织计生、妇幼等医护人员进村入组为妇女进行免费检查,并现场回答妇女的咨询。去年以来,共为2.4万余名农村妇女提供了健康检查,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1.4万余份。农民小病村里看,加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村级医疗队伍业务技术水平,有效提高村级卫生室的检查能力,对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简单治疗。农业技术村里学,组织科技、农业等领域专家人才分赴村组和产业园区,开展咨询、讲座、培训、指导等,把科技服务送上门。去年以来,累计培训农民6700多人次。法律常识村里普,从市、乡(镇)选派法律工作者担任行政村法律顾问,积极开展“以案说法”和“法律服务进万家”普法宣传等工作,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文体活动村里办,各村党组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活动广场,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如广场舞大赛、三句半演出、“周末大舞台”等,活跃群众文体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三)健全机制,让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动力足起来。
推进乡村治理,服务基层群众,必须要有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作支撑,强化协调联动、强化督导考核、强化经费保障,确保运转有效,不搞“一阵风”,不形成“虎头蛇尾”。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推行“民情村解”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政法委、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局、市司法局和乡镇等相关单位参加,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持续推动的工作合力。二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市委组织部将“民情村解”工作机制推动情况纳入乡镇、部门党建目标考核和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建联查,发现评选一批“民情村解”示范村,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对“民情村解”进展缓慢的村、部门,市委组织部约谈所属乡镇党委书记及相关部门责任人,制定改进计划,形成了常抓实抓的鲜明工作导向。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确保“民情村解”有钱保障、有阵地活动,将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民小组长补贴等列入财政预算,2022年预算经费5904万元,平均每村达到24.5万元。市财政每年坚持列支150万元,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综合服务站建设水平。
三、成效与反响
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推行以来,把以往的群众“上跑”变为目前的干部“下沉”,把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工作方式和干部作风的转变,收到了干部得到锻炼提高、群众得到真正实惠的实际效果。
(一)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着眼于群众办事难、办事不方便的实际,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村,打通了便民、利民、惠民的“绿色通道”,在家的农民办事不用出村,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干部,农民在家门口办事,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有村民反映:“过去我们很难想象在村里就能直接学技术、看小病、上网卖土特产,有时候为办一件并不算多大的事,需要村里镇里甚至县里来回折腾好多趟。”有的村离乡镇政府有好几十公里,办理一孩生育证明、领国家补助的惠农补贴都得跑到乡上,有的困难农户每月领一次一百多块钱的农村低保金,光往返车费就要30多元,有时遇到办事人员不在家,还得耽搁两三天,“成本”太大。推行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群众普遍感到办个事情比过去方便、顺当多了,党和政府的服务真是越来越贴心了。
(二)转变了干部职工作风,提升了干部能力素质。在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没实施以前,群众办事政出多门,不仅需要上门找,还会碰钉子,往往是“跑了东头跑西头,上面批了下面批”,一个简单的手续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令人苦不堪言。实施民情村解“十在村”以后,广大乡村干部以群众诉求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最高追求,面对面地与群众沟通交流,“全天候”“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他们眼睛向下看,重心向下移,精力向下沉,身心入基层,工作在一线、服务群众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保障群众利益在一线,不仅为群众提供贴心的“保姆式”服务,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也使自己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为县直部门开展为民服务创造了经验。
(三)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农民群众遇到什么事情不再像过去那样折腾了。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通过村民小组长就直接解决掉了,实在是解决不了的,通过“纠纷调解室”,老百姓的诉求也得到了充分反映,“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遇到一些涉法问题,法律专家和各村的法律工作者直接进村入户、以案说法,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最便捷的法律服务。这样,就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了最基层,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化解在了最基层。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加,社会和谐指数进一步提高,和睦的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各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行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以来,全县共化解不稳定因素23000多起,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9600多件,老百姓普遍反映,过去那种办事有时需要来回折腾、表达诉求渠道不畅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部们的笑脸相迎、温馨询问、全力相助。
四、探讨与启示
平泉市的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从表面上看,缩短的是党和政府同群众在空间上的距离,而实际上拉近的却是二者在心灵和情感上的距离。几年来,这一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更好地依靠人民联系人民,如何密切党群关系,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一是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切实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小事当做党组织的大事全力解决。“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平泉市推行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正是基层党组织聚焦了为群众解决生活难事、提供便民服务的目光,真正重视了老百姓的看病就医、纠纷化解、文化娱乐、补贴领取等各种“小事”,才让老百姓把党组织当做自己的“贴心人”,把机关干部当做自己的“娘家人”。这也启示我们,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唯有如此,才能增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党和政府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从而积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突显出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牢了,党的执政地位才会稳固;基层强了,党的执政能力才会增强。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走在前、作表率,带头为群众提供帮办服务,带头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带头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党群“零距离”接触,让群众从身边为自己提供满意服务的党员干部身上,获得对共产党员进而对党组织的直接认识,从而更加信任党,愿意跟党走。
三是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凝聚起来、调动起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市直单位、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等多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只有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平泉市在推行民情村解“十在村”工作机制过程中,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相关单位组成,定期研究解决民情村解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这启示我们,要使一项工作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就要建立起规范化的工作推进制度,调动各方面的工作力量,凝聚工作合力,才能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实,群众才会真正满意。
相关专题 |
· 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