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云南保山市:下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七招妙手”

中共保山市委组织部

2022年08月19日17: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云南保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根本,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探索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有效机制,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各种短板,用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以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和高水平乡村治理。

二、做法及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推进乡村振兴政治自觉。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乡镇党委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持续深入学习,增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思想统一到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战略定位上来,坚定不移执行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从政治上看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健全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三是加大实训力度。增加外出培训。年内计划到上海举办专题培训班16期;增加现场培训。采取分专题、小批量的方式,走出去学,让基层干部现场看、现场学、现场悟,在现场学习中认清现状、找准差距、明晰思路;提高培训质量。认真落实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把“双提升”行动计划作为培养农村“领头雁”的骨干工程,出台《保山市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加大实地培训、技能培训力度,实战实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全市共招录学员1702名,有763名学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8名学员进入乡镇班子、4名学员成功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实行擂台比武。千方百计调动乡村干部学习激情,承办全省第四片区党建联盟第一次“擂台赛”,组织5县(市、区)与其他州市学习比拼,取长补短。5 县(市、区)开展乡村振兴“擂台赛”、基层治理“大比武”。

(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组织振兴,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一是抓实“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坚持把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简称“双整百千”)四级联创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总抓手,派出“村村到”工作组76个,对全市954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换届后“回头看”,摸排整改存在问题1200余个,排查出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83个,由27名市级党员领导带头挂钩整顿提升。二是选优配强乡村党组织班子。以乡镇党委、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大力选拔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进班子,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社区)“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确保整个班子和干部队伍成为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三是实施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程。全覆盖开展村(社区)党组织排查,制作《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工作手册》,调整优化村(居)民小组党支部 117个,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与组长“一肩挑”1057名,探索提出党员群众提议、支部党员审议、户长会议决议、全过程公开的“三议一公开”村(居)民小组议事决策工作法,有效提高了党支部工作质效。

(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振兴,建优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农村“领头雁”培养。持续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县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培训,每年至少培训1次。持续实施村干部能力学历“双提升”行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主体队伍力量。二是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加大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力度,由乡镇党委负责,充分发挥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重点从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等人员中,择优选择进行回引,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为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三是积极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培养锻炼。继续从市、区()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每年有计划地从县级以上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从县级以上选派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四是强化乡土人才培养。把各类“土专家”“田秀才”作为选才对象,按照不同类型,建立完善乡土人才库。全市每年组织100名左右市委联系专家联系100个行政村,通过“组团式服务”和专家定向服务。

(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一是巩固提升“组织化”工作质量。把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起来、把党员发动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持续推进产业发展组织化、劳务输出组织化、后续帮扶组织化、思想引领组织化、文明生活组织化。二是大力推进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硬任务,采取实施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壮大一批,实施“红色劳务”壮大一批,采取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村企联合壮大一批,采取挂钩单位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壮大一批,采取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和创建合作社壮大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市共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378个(其中今年实施130个),力争年底实现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15万元以上,15%的村达30万元以上的目标。三是抓实乡村振兴“党建+”示范乡村建设。按照“整县推进、全面提升”思路,围绕把施甸县建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区”、其余4县(市、区)建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标杆区”的目标,建成“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3个,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19个,探索出“红色劳务”、腾冲市“1+3+6”肉牛产业、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模式等,典型引路带全局。比如,昌宁县以村(社区)为单位,制定“五组一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案,每个乡镇每年创建 2 个以上“五组一联”示范点,通过“一年主题推进、两年相互借鉴、三年全面示范”,抓点成典、推典成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五组一联”党建品牌。

(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化振兴,厚植乡村振兴文明新风。

一是充分发挥村组活动场所作用。进一步加强村组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加大村组活动场所修缮,充分发挥活动场所作用,经常性组织党员群众、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开展活动,发挥好教育培训、服务群众、文体娱乐、商务服务等功能,使活动场所成为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凝聚人心的主阵地。二是深入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以腾冲和顺古镇水碓村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为依托,推广“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经验,结合建强红色村党组织、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村级治理机制、改善村容村貌创建要求,打造一批党建引领、文化支撑、记得住乡愁的“红色美丽村庄”。三是积极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创文的知晓率、参与率。以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普及、家庭文化展示、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

(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建设乡村振兴宜居环境。

一是实施抓党建促生态环境保护行动。针对中央环保督察指出“保山母亲河东河沦为纳污河”的实际,研究出台《保山市抓党建促生态环境保护十条措施》,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等“八进”活动2971场次,在重要区域和地段设立生态文明宣传固定标识标牌1552块,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浓厚氛围。全面推进生态保山建设,大力实施“建设美丽家园先锋行动”,推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片、村(社区)“两委”成员包组和党员责任区制度,开展清河行动424次、“东河卫士”志愿服务52次,3.2万名党员干部投身生态环境保护,181万人次参与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保护好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二是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汲取智慧、凝聚共识、突出特色,积极稳妥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等,确保合理有序开发建设。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实际,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三是开展“爱国卫生党员先锋行”。在农村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党员先锋行”,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定期组织党员整治村容村貌,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主动亮身份,参与志愿服务,教育引导家人带头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和“七改三清”活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推广健康文明生活习惯,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

(七)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乡村治理,提高乡村振兴善治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村“两委”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健全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全面实行“村财乡管”制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提高村级党组织议事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着力推动新型综合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华侨社区“敬党爱国”的优势,坚持用“改革、思想、产业、文化、服务”凝聚人心,不断增强归国华侨的认同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华侨社区资源禀赋的优势,把人心聚在产业链上,组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以果蔬为主的观光农业。种植果蔬4500多亩,产值达7000多万元,创办17家侨味特色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1.5万人次以上。充分发挥华侨社区基层治理的优势,治理与服务相结合,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组建网格管理员、法治“村官”、乡贤三支队伍,实施“综治中心+多网融合”智慧网络防控机制,让居民群众“进门暖心、在家安心、出门放心”。举一反三,建设各具特色新型社区。统筹城乡发展,分类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在农村社区,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规划先行,推动组织设置、产业发展、创业就业、集体经济、环境保护、基层治理等一体化布局,组织联建、产业连片、治理联治,建设宜居宜业、富有乡愁的美丽社区。在城市社区,坚持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的理念,紧紧抓住区(市)、街道、社区这一动力主轴,线上线下相结合,整合党建、综治、政务服务等平台,打造“全科网格”,专职兼职相配合,让党员下沉社区、编入网格、进到楼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让各类群体在城市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建设安心舒心的美丽社区。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针对社区性质较单一的实际,从规范管理、规范服务、规范活动、规范环境入手,着力提高搬迁群众思想引领、产业发展、创业就业、文明生活等方面组织化程度,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创建“党建引领社区服务管理示范区”。三是深化党政军警民共建机制。以建设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为载体,积极开展法律宣讲、“以案释法”活动,引导农民学法、用法、守法,提高群众法律素养。积极推进党政军警民共建,边境地区继续实施边防派出所所长兼任边境乡镇党委副书记、党员民警兼任边境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其他村级党组织推行实施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社区)党组织副职,定期召开党政军警民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活动开展等。开设“德治大讲堂”“道德讲堂”,邀请退休老同志、乡贤等讲授道德美德,传递优秀家风,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三、探讨

(一)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将乡村振兴作为书记“一把手工程”,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落实任期内市级党政正职和组织部长走遍乡镇、县级党政正职和组织部长走遍行政村的要求,建立健全乡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制度,推动乡镇干部在村抓村,督促乡镇党委全面落实抓村级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

(二)建立领导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把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确定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联系点,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发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作用,结合乡村振兴挂钩联系工作,把联系村作为党建联系点,加大扶持力度,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党员组织起来、人才凝聚起来、群众动员起来,把党的组织力量转化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建立健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机制。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注重提拔使用乡村振兴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每年开展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项述职评议,压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部长责任。强化督查指导,采取随机调研、视频调度和专项督导等,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