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探索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合伙人”模式

中共临沂市河东区委组织部

2022年08月16日15: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动因

临沂市河东区,因位于沂河东岸而得名,面积834平方千米,是临沂市三个市辖区之一。河东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90.8万人,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3.2万人,占69.6%。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非本地户籍人口在城市各个社区工作、生活和居住,再加上人口流动频繁,社区原有功能逐渐退化,城市基层党建在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过程中不断遇到挑战。

2020年以来,临沂市河东区扎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强基固本、全域攻坚,不断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功能优化提升,聚焦城市社区服务功能优化提升,探索实施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将物业服务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力量、热心居民以及优质商业资源等五大类社会主体吸收为社区治理“合伙人”,健全完善“参与式”治理机制,推动区域内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集全域联动合力,共解城市治理多元方程。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各类“合伙人”在融入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各展其长、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全区社区、小区(网格)、楼宇三级党组织服务功能和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物业“合伙人”服务机制,打造物业善治品牌。坚持行业党建与社区共建双管齐下,推动物业服务企业积极主动融入社区治理。一是深化社区共建,健全社区、物业、居民代表三方协商机制,广泛搭建“家园理事会”“楼栋说事岗”等民主说事议事平台,培育了奥正、吾悦、中兴等一批红色物业示范社区,壮大了“沂蒙红管家 服务365”党建品牌矩阵。二是抓实行业党建,住建部门牵头组建物业行业党总支,推动物业党组织应建尽建,鼓励与小区党组织共建联建,实现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带头成立志愿服务队,在固定时段为社区居民提供物业范畴之外的志愿服务。疫情期间,配合社区精准定位居民需求,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免费打印网课作业、日用品代买代送等一系列贴心服务,极大增进了物业和居民之间的感情。

(二)建立部门“合伙人”响应机制,凝聚部门共治力量。面对点、点对点双轨并行,推动部门精准服务社区。一是建立面对点机制,区级层面建立党群服务联动机制,将文旅、医疗、教体等单位吸收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扩大会成员,成立“资源库”,根据街道、社区实际需要,精准调配相关资源。区文旅局建设打造图书馆分馆即城市书房8处,区妇幼保健院打造小区医疗服务站4处,疾控中心打造健康小屋19处。二是建立点对点机制,通过区直部门“1+7”帮服行动、“双报到”、选派“红领书记”等方式,建立“部门+社区”一对一精准帮服机制,组建“民生服务队”,累计解决社区民生问题2000余条,选评诉求解决典型案例32个。疫情期间,建立“双报到”工作平战转换机制,89个“双报到”部门1906名党员下沉社区,听从社区统一安排调度,到社区参与值班站岗、防疫知识宣传、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工作。

(三)深化居民“合伙人”自治机制,激发居民主体意识。秉承用好邻里人、办好邻里事、重塑邻里情的“三邻”原则,把楼道作为加强“家门口”服务微治理的载体,积极搭建自治平台,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一是推动组织下延。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三级精细化网格,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等方式选拔楼长970余名,摸排具有职业爱好特长的自治骨干2200余人,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进楼入户。二是推动阵地进楼。利用入户门厅、架空层等公共空间资源,打造142处楼宇会客厅,鼓励居民通过捐献闲置家具、图书、绿植等方式参与阵地建设,全面开展了“自治公约进楼宇、自治项目进楼宇、文化建设进楼宇”等“三进”活动,打造“厉害了!我的楼”等特色睦邻楼道93个,增强了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推动服务到家。积极搭建“家门口”议事平台和服务平台,做实“八点议事会”邻里议事制度,在职党员通过认领“微心愿”、担任自治“红管家”、领办睦邻项目等方式,带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累计1394名在职党员到社区领办睦邻服务项目、担任红色楼长,3.5万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微自治。

(四)拓展公益“合伙人”参与机制,树立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新导向。建立公益资源和社会组织引入机制,拓展社区承接各类服务资源的渠道。一是“外引内培”吸收社会组织参与。依托“志愿沂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系统,依托平台191支志愿服务团队,为社区打造“点单式”志愿服务平台。积极组建涵盖社区居民、物业职工、爱心企业负责人的红悦志愿服务队,培育社区互助型“微组织”219个,提供志愿服务项目1464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400余次。二是“双找双融”吸收“编外居民”参与。针对社区地处核心圈的实际,针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开展“党员找社区、社区找党员,融入居住社区、融入工作社区”“双找双融”活动,推动小哥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应急保障、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及时反馈上传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线索,2021年以来涌现先锋骑手70余人。

(五)探索商业“合伙人”引入机制,开启商业力量融入治理的新模式。找准社区商业发展和服务社区治理的结合点,探索“社区+商圈”模式。一是社区服务“商圈”。针对商圈小微企业多、个体工商户多、从事商贸营销居民多,党组织设置难、党员管理难、活动开展难的现状,按照“组织一体设置、工作一体谋划、制度一体完善、活动一体开展”原则,依托原社区的人员、场所、经费和成熟党建工作机制,组建“小二班”商圈服务队,累计为商圈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商税务证照代办、食品卫生安全业务受理、创业就业援助、紧急医疗救援五大核心服务400余次。二是“商圈”反哺社区。面向商圈公开招募昂立少儿英语等20余家优质商业资源,每周到社区开展低附加收益的公益活动,以契约形式共用社区空间资源,在固定时段将固定的服务阵地指定给固定商业合伙人使用,商业合伙人获得稳定客源,居民家门口享受超值服务,在盘活社区空间资源的同时,全面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

三、主要成效

(一)治理力量多元化,党建格局开放性不断提升。通过“合伙人”模式,统筹、协调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两新组织党建资源,通过契约化合作、制度化激励、常态化平台逐步形成治理结构顺畅、群众有效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扩大了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活力。

(二)服务力量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通过物业服务、部门响应、居民自治、公益参与、商业引入等机制,既强化党组织的“政治统领”,又吸引了更多的社会组织成为提供服务的主体。社会组织的专业性、民间性、公益性,使得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大大提高,党的意志通过社会组织以更加柔性的方式传递到了居民群众。城市社区党组织与物业、居民、部门、公益组织和企业从“礼貌性接触”“感情化维系”到“契约化共建”“双向型服务”,社区“朋友圈”越来越广,统筹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部分“沉睡”的单位、行业、两新组织党组织也被唤醒,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组织搭台、“合伙人”唱戏的模式,推动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全覆盖,通过不同的“合伙人”,分层次协调化解矛盾冲突,逐步消除基层治理“盲区”,形成了社区、小区(网格)、楼宇三级党组织服务体系,有力提升了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近年来,全区打造邻里会客厅142处,确定微自治服务项目400余个,带动3.5万余名党员群众参与楼宇微自治;组建志愿服务队191支,培育社区互助型“微组织”36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100余次;组建94支“民生服务队”,累计解决社区民生问题2000余条,选评诉求解决典型案例32个。

四、启示探讨

临沂市河东区城市社区治理创造的物业服务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力量、热心居民以及优质商业资源等五大类“合伙人”模式,以党建带动城市社区治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有效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探索。

(一)加强组织整合,形成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社区是构成社会形态的基本单元,要想做好新时代的社区治理工作,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中,社区党组织要更加突出自身在组织体系中的引领角色,牵头搭建各类用于沟通与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同时,以社区纵向和横向链条上的党组织为结点,通过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在纵向上形成社区、小区(网格)、楼宇三级联动的体系,在横向上形成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通的格局,构筑行政主体、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多元行动网。

(二)加强利益整合,构建社区利益共同体。社区事关千万个家庭的切实利益,基层党组织是社区不同主体互动的黏合剂和缓冲带,可以在社区矛盾化解和冲突调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弥合城市社区中不同组织之间的裂缝,促进各方利益的均衡分配,维持社区的稳定和秩序。“合伙人”机制就是建立多元主体间的对话机制,在实践层面赋予了不同群体平等的话语权和参与权,让社区居民参与到决策和治理中来,让利益主体以理性对话、共治共享的形式解决涉及多方利益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达成利益共识。

(三)加强认同整合,调动共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社区治理“合伙人”共同参与治理的动力来自哪里?如何调动居民积极性,自觉投入社区治理中去?这是关系到社区治理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关键。一方面,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都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生力量,发挥好他们的带头和引导作用,提升社区内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力量以及商业群体,尤其居民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同感,有助于凝聚起人心,并能够确保社区治理的执行力,进而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市场多样化服务的需求,从而对社区的各类组织及制度安排进行理解、评价,继而萌发出认同的情感。只有社区组织体系捋顺了,才能调动社区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社区归属感,实现社区组织认同。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