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党委
2022年08月03日14: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跨村联建”模式是用以接续脱贫攻坚成果、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又一重要抓手,既顺应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的发展需求,更是打造新型乡村共同体、实现乡村共同发展的有力手段。
灌口镇位于厦门市集美区西北部,下辖12个行政村,有多个靠山村居。其中,田头村位于灌口镇西北部,村民广泛种植仙景槟榔芋,“仙景芋”农产品远近闻名。田头村同时拥有“农耕文化宣讲基地”,村党委牵头成立仙景芋种植场,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特色农耕讲堂,打造“四季耕耘,一方农香”品牌课程;双岭村位于灌口镇北部,村党委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观光、生态、特色、订单农业,村内拥有“禾祥西”生态农业、金玲珑葡萄观光果园、中泉源山庄等特色产业,同时引进澳洲坚果三产融合开发建设项目;东辉村位于灌口镇东北部,是灌口镇最大的行政村。既拥有海南无核荔枝、东魁杨梅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又拥有东辉大峡谷、龙潭水库、蜘蛛湖、大坂山、笔架寨、金辉“九十九间”闽南大厝等丰富旅游资源,同时被列为“土地流转试点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高质量产业农业,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就业。虽然三个村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同时也有各自的产业发展路径,但三个村的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潜力小、收入低,离每年村集体收入50万元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促进农村共同发展、群众共同富裕,在厦门市委组织部和集美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灌口镇党委率先在田头村、双岭村、东辉村建立“三村联建”发展联盟。依托三个村靠山连片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开展联建共建,在三个行政村开展“跨村联建”工作,探索构建“四联四提”(组织联建促效能提升、产业联建促效率提升、村财联建促效益提升、文旅联建促质效提升)发展模式,以更高的思想认识、更紧密的联系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三村联建”发展联盟工作走向深入、落于实处、见到实效。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基层组织联建,提升发展效能
为最大化发挥各类组织的发展引领作用,灌口镇从创新区域组织入手,为“跨村联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一是组建发展联盟。成立“三村联建”发展联盟,将镇党委、田头村、双岭村、东辉村,三村挂钩帮扶的市直机关、区直机关、国企、高校以及三个村内影响力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联盟主要组成单位,吸纳镇级相关领导、驻村工作队队员、科技特派员、驻村选调生等人员力量。二是配强组织力量。设立常设机构联盟理事会,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联盟主席,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担任联盟执行主席。以“强执行、抓落实、促提升”为主要目标,搭建“综合组+执行组+考评监督组”运作体系,细化联建责任、明确项目分工,分设集体经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三个发展小组落实联建项目,同时通过考评监督组,加强对联盟项目进展及成果的监督与考核。三是健全运行机制。建立镇“跨村联建”工作推进会机制,明确各级联络人,协调联盟和联盟理事会日常运转问题;建立“联盟联席会议+联盟理事会会议”制度,采取轮值方式组织召开,研究讨论跨村联建年度重点任务、阶段性目标任务,分解具体措施,协调解决跨村联建遇到的问题和堵点,重要事项及时提请三个村“两委”联席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研究。
(二)农业产业联建,提高生产效率
“产业振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灌口镇力求通过联建村与区域内主要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双向互动,实现各村及各经济实体间优势互通互补,促进产业发展收得最大成效。一是完善联营基础。建立联盟沟通协调机制,定期收集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问题和困难;成立联盟“产业顾问团”,吸纳高校团队、科技特派员等进入顾问团,为三村各类农业组织及农民个人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三村农业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基础环境持续改善。二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借助“跨村联建”启动仪式契机,利用农耕文化节活动、微视频拍摄等形式,加强对三村农产品的宣传推介。营造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间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加强技术探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制定“品牌产业”发展规划,继续深化东辉村东魁杨梅、海南无核荔枝等农产品品牌,在双岭村发展以科技农产品为特色的圣女果、葡萄、花卉等产业,持续强化田头村仙景芋特色产业品牌建设。三是加强聚才引智。将人才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实施“引智下乡”工程,依托集美区学村高校优势,规划“引智下乡”系列活动,力促把更多重点项目、技术、服务引入农村,更大力度鼓励扶持青年人才在集乡村创新创业。
(三)集体经济联建,提升村财收入
灌口镇充分发挥联盟聚集各方、连接协调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增强三村的“造血”功能,加快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目标,力促村财、村民双增收。一是加强资源统筹。发挥发展联盟统筹推进作用,联合镇经管站摸清各村集体经济资产资源底数,统筹规划村集体发展预留用地,探索由国企“投建营”,按村集体保底收益进行合作开发的模式。学习借鉴优秀村居经验,整合厂房出租等现有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依托上塘同发实业有限公司、厦门市田东同发工贸有限公司等,强化村集体资产租赁管理。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坚持因地制宜、个性发展,持续推进澳洲坚果三产融合项目和田头村仙景芋种植场集体经济项目,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撂荒地流转打造东辉村稻鱼共生现代生态农业园。三是强化协调联动。依托三村共建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资源,签订四方共建协议,商讨共建帮扶项目,充分发挥联盟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力促集体经济项目落地转化效率提升。
(四)文化旅游联建,提升品质效益
发展联盟充分发挥三村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打造三村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带和旅游线路。一是推动基础建设。由联盟主席牵头,联合镇乡村振兴办、项目职能部门和三个行政村,根据现有乡村振兴动线规划和现有开发程度,专题研究需重点提升的景点及设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落实三村重点文旅配套项目建设工作。二是策划特色项目。坚持调研为先,镇乡村振兴办联合策划公司,实地走访三村主要景点,组织开展村居座谈会,了解文旅发展需求,设计统一旅游线路和系列文旅活动,加快推动区域旅游“套餐”项目成形。三是坚持“党建+文旅”。持续巩固提升双岭、田头农村党建示范点,尝试红色研学方式,探索与区域内鹰坑谷研学基地等合作共建模式。整合知青文化、农耕文化、芋头文化等传统文化,举办农耕体验、农耕文化节等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为三村聚人气、提名气。
三、探讨启示
“三村联建”发展联盟工作,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创新推动党建的切实成果,同时也为促进农村共同发展、群众共同富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一)搭建平台,强化组织引领。“跨村联建”有别于过往单个村“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寻求资源链接、力量整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思路。通过“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有利于转变原有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统一联建村的思想和行动促进组织联合、思路联通、产业联动、旅游联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做实、做深、做细。
(二)整合资源,凝聚工作合力。通过联盟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盟理事会会议制度,有助于协调联盟成员单位参与共商共议,充分发挥“上下联动”的沟通协调作用,加快推动问题解决和项目落实;有利于调动镇组织、乡村振兴办、村居建设办、农业农村科等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依托部门职能优势参与到联盟组织建设和项目策划与推进中;可以运用挂钩帮扶机制和驻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及驻村选调生等人才力量,挖掘联盟成员优势,整合和调配优势资源,推动联盟发展任务高效落实。
(三)以点带面,推进共同发展。有助于统筹联盟目标与各村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关键问题和重点目标,关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情况,互相借鉴学习优秀经验,优先制定针对性举措。可以进一步挖掘联建村共同资源,整合联建村共同需求,有利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动线提升完善,通过线路打造,穿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局部品牌效应,逐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相关专题 |
· 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