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贵州黔南州:“五个一批”育强乡村振兴主力军

中共黔南州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08月02日14: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乡村振兴正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做好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帮助新班子新队伍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提升能力素质、增强工作动力,建成一支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作实践中,贵州省黔南州坚持问题、目标和结果导向,因村制宜、因人施策、因材施教,采取业务培训一批、挂职锻炼一批、委托培养一批、学历提升一批、典型选树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着力建设一支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村干部队伍。

一、背景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面对从脱贫攻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转变,如何让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及时进入状态,确保村级组织高效运转,锻造一支政治素养好、发展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硬核”村干部队伍愈发迫切。在这一背景下,黔南州以“五个一批”行动为抓手,系统谋划、全面推进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是做好“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的应有之举。黔南州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后,一大批党员骨干、致富能手、年轻大学毕业生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年龄、学历结构更加优化,35岁以下的占40.8%,大专以上学历占45.6%。但整体来看,23.5%的村党组织书记是新任村干部,没有村“两委”工作经历,部分留任村干部思维眼界与农村高质量发展还有差距,全覆盖、系统性强化村干部能力素质成为提高换届后村干部队伍岗位适配度的现实需要。

(二)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村干部队伍作为一线主力军,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家园、推动乡村治理等重要工作任务,必须要具备能够挑起乡村振兴重担的能力和素质。

(三)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对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意义重大。村级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和乡村治理的前沿阵地,村干部队伍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效果,关乎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因此,必须把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上升到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基层政权的高度来认识、把握和推动。

二、做法与成效

(一)业务培训一批,推动履职基础大夯实

针对政策理论不熟、业务能力不强、履职经验不足等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原则,找准各村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摸清村干部特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干部业务培训。按照“州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乡镇兜底培训、部门补充培训”的模式,依托州县乡三级党校主阵地和“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平台,采取“理论授课+案例分享+座谈交流+实地教学”的方式,每年对村干部、后备干部、村级各类组织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分级分类全员轮训一遍以上。其中,州级每年重点培训2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县级每年全员培训村级常务干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乡镇每年兜底培训组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政法、统战、司法等部门每年补充培训本地50%的村级常务干部。换届后,州县乡三级共举办业务培训班275期覆盖26751人次,实现全州1303名村党组织书记、6560名村“两委”干部全员参训,新一届村干部在基层党建、政策业务、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等方面得到了系统培训,实现了思想上“补钙壮骨”、业务上“充电赋能”。

(二)挂职锻炼一批,推动工作思维大拓展

聚焦视野不宽、创新不强、小富即安等堵点,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需要,分批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到省外挂职、跨县锻炼、县乡跟班,全脱产走出去拓视野、找差距、学经验。“省外挂职”开眼界链资源,用好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每年在全州遴选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到东部发达地区开展不少于3个月的挂职锻炼;“跨县锻炼”找差距补弱项,在全州开展“南北交流、东西互学”跟岗提升活动,选取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村作为跟岗交流学习点,每年组织部分村级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跨县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跟岗锻炼;“县乡跟班”重实操强业务,各县(市)每年安排村级党组织书记分类分批次到县内组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展不少于1个月的跟班学习,各乡镇每年安排村级从事党务、村务工作的文书、村级各类组织负责人到乡镇开展不少于1个月的跟班学习。目前,已选派16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到广州市开展跨省挂职锻炼,帮助挂职学员开阔视野、启迪思维、链接资源;完成2批48名村党组织书记跨县跟岗锻炼,借鉴先进经验、理清工作思路、补齐短板弱项,达到了“带着疑问来,学到办法走”目的;组织213名村干部到县(市)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林业水务等机关单位(部门)跟班学习,全面提升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组织1572名村级文书、各类组织负责人到乡镇站办所窗口跟岗锻炼1个月,“手把手”学业务之术。

(三)委托培养一批,推动专业技能大提高

为破解农业现代化技能弱、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低等难题,充分用好州内中、高职院校和省外培训机构教育资源,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常务干部和后备干部,到职业技术院校开展信息化办公、语言文字、农业技术、项目策划、公务礼仪、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分类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村干部队伍。今年以来,以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为培养重点,州级委托高职院校联办3期200人的专题培训,州县两级分别委托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高校各联办5期300人的精英培训班;12县(市)结合“一县一品”“一村一特”实际,以村级常务干部、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为主,在属地中职学校共计举办15期780人的专业知识培训班,有效提高了村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如长顺县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双百”行动以来,委托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办“双百”培训班,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职校学生100名、农村乡土人才100名。

(四)学历提升一批,推动文化素质大提升

紧盯优化队伍知识结构、提升整体文化素质这一关键,按照“个人自愿、组织审批”原则,从现任村级常务干部、后备干部中遴选优秀人员,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并从州级层面建立村级常务干部和后备干部学历提升学费50%的补助机制,鼓励少数提升本科学历、遴选大多数提升大专学历、兜底全部提升中职学历。各县(市)紧盯目标、细化措施,集中用5年时间推动45岁以下高中(中职、中专)学历村级常务干部大专学历提升达60%以上,并用2-3年时间将45岁以下初中学历人员全部提升到中职学历,着力建设一支文化素质高、知识结构优的村干部队伍。目前,全州村干部正在接受本科学历提升的有320人、大专学历提升的有1134人。如惠水县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村干部学历每年有新提升。

(五)典型选树一批,推动干事创业大比拼

立足破解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动力不足、热情不高等问题,强化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围绕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每年集中选树一批“名支书”“十佳村(社区)干部”等先进典型,组建“名支书工作室,通过开展“名支书上讲台”等活动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村干部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干事创业热情。州级层面按照“乡镇推荐、县级推选、州级评审”的方式,每年在全州范围评选出10名“名支书”;各县(市)统筹组建1个以上“名支书工作室,作为全州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和示范跟岗交流学习点,每年开展1次“十佳村(社区)干部”评选。同时,注重加强激励,对“名支书”“十佳村(社区)干部”优先安排培养项目、推荐参加省州表彰评选,并将获州级以上表彰的“名支书”的基本报酬提高1个岗位等级,优先纳入“五类人员”范围。目前,全州新一届村干部获省级以上表彰的有107人,已在12个县(市)组建了13个“名支书工作室

三、经验启示

(一)抓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端”是基础。提升新形势下的村干部能力素质,必须紧扣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充分结合村干部的县域特点、村情实际和村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有的放矢地建立分类分批的精细化、点菜式培养机制,才能确保教育资源投放更精准、实际效果更突出。

(二)抓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要善于创新“学思践悟”方式。村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不仅要在课堂上学,更需要身临其境看、置身其中干,既能够通过“看别人的风景、思考自己的人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又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找到方法。黔南州在“五个一批”实践中,敢于打破“关门搞培训”的定式思维,创新实施“跨省挂职”“跨县锻炼”“县乡跟班”,达到了“取他山之石攻己身之玉”的效果。

(三)抓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立榜样、树典型是创先争优的“动力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黔南州在“五个一批”行动中,大力选树“名支书”“十佳村(社区)干部”等先进典型,并落实相应奖励措施,切实让有为者有位置、奋进者获先进、奉献者得优待,对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能够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