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东寿光市:“专业化管理”换来“全身心干事”

中共寿光市委组织部

2022年08月02日13: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情况

寿光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潍坊市西北部,渤海莱州湾西南畔。辖14处镇街、1个省级开发区,共有968个行政村、110万户籍人口,是农圣贾思勰、文圣仓颉、盐圣夙沙氏“三圣故里”,是“中国蔬菜之乡”“中国海盐之都”。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敢想敢干的村支部书记队伍。但过去一段时间,村级带头人受管理体制机制影响,存在队伍结构不优、工作积极性不高、战斗力不强的问题。

一是结构不够合理,“一高一低”的问题突出。整体来看,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许多村党组织书记连续任职多年甚至几十年,个别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精力、能力上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二是素质能力不强,与乡村振兴的任务要求相比有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带头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满足于“看摊守业”,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缺乏思考,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存在依赖心理。三是人选来源渠道相对单一,青黄不接的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农村优秀青年通过参军、升学、务工等途径离开农村,农村青年人才严重流失。农村“空心化”导致村级带头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四是激励保障力度不够,对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力不强。近年来,省市每年组织从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事业编,但对年龄、学历等要求较高,激励作用有限。出台的容错纠错机制过于笼统,激励保护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影响了他们的干事激情。

针对上述问题,寿光市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大变量”,创新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对村党组织书记任职条件统一标准,教育培训统一组织,补贴报酬统一保障,让村支部书记有精力、有能力、有能力投身乡村振兴,涌现出有一个发展有谱气、治村有办法的“好支书群体”。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有能人”干事,持续优化带头人队伍结构。坚持把牢政治关口,从好人中选能人,着力把人选物色好、培养好、使用好。一是拓宽选人视野。实施农村优秀在外人才“雁归计划”,通过召开座谈会、亲属动员、上门邀请等方式,吸引在外能人、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致富能手等回村任职。按照每村不少于2人的标准,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做到好中选优、随缺随补。侯镇草碾村回引在外能人何延发担任村支部书记,筹资45万元整修破损道路和农电线路,理顺承包合同让村集体增收38万元,对全村1280亩土地进行流转,村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二是充实后备力量。实施农村后备干部“雏雁计划”,择优选聘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跟踪培养,分批次组织到镇街站所或片区跟班学习,条件成熟的安排回村担任村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为村“两委”换届提供源头活水。田柳镇崔家村85后“乡村好青年”崔默然,退伍后返乡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20年被选聘为村支部书记助理后,积极参与村内工作,热心为村民服务,2021年当选村党支部成员。三是抓实“两委”换届。把村“两委”换届作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的有力契机,利用48天时间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实现了“换得稳”与“换得好”的双赢目标。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其中“90后”村支书有18人,80后有120人,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聚焦“有本领”干事,持续提升强村富民能力。好支书既是“选出来”的,更是“教出来”“带出来”的。一是开展专题培训。每年分村级治理、集体增收、人居环境等专题,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市委书记亲自开班动员并作专题辅导。高标准运行潍坊农村干部教育实践中心,实行“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培训模式,累计举办各类班次310期,培训学员3.2万人。定期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苏州、杭州、青岛、烟台等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引导他们拉高标杆、跨越赶超。二是分享治村经验。结合每月15日举行主题党日,邀请市内外优秀村支书分享治村理政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通过视频形式集中收看,让“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以农村社区为单位,每月举办“书记论坛”,组织片区内支部书记围绕工作中的难题难事,集体把脉问诊。三是组织结对帮带。针对换届后新任村党组织书记接近1/3的实际,成立19家“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安排2-3名40岁以下新任村党组织书记跟班学习,同步开展强弱村结对共建活动,实行以老带新、以强帮弱、抱团提升,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带,帮助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快速熟悉农村工作、提升履职能力。

(三)聚焦“有激情”干事,持续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围绕“待遇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持续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正向激励机制。一是落实待遇保障。市财政每年列支1.1亿元,严格按标准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报酬,村党组织书记年度平均报酬达到4.8万元;对正常离任村主职干部,及时足额发放退职补贴,实现“在职有报酬、退职有补贴”。洛城街道屯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为了村里的汉字艺术馆忙得脚不沾地。“街道对村里各项工作量化赋分,拉开收入差距,去年我考评为优秀等次,补贴报酬达到7.5万元,市里还让我挂职街道办副主任,浑身充满了干劲。”二是加大关爱力度。参照科级干部体检标准,每年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县级医院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对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活困难的村“两委”成员,通过党内关爱帮扶机制,及时给予帮扶救助。三是打通上升渠道。推选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职镇街领导班子成员、7名村党组织书记考录为镇街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在三级干部会议上对5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通报表扬,在新闻媒体上开设“点赞好支书”专栏,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近年来,王乐义、李新生、葛茂学等被评为“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屯西村、九巷村、台后村班子被评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

(四)聚焦“有压力”干事,持续织密监督约束红线。注重把监督管理放在平时,变“大撒把”为“盯着抓”,让村党组织书记既能“干成事”又能“不出事”。一是开展“争红旗、当先锋”擂台赛。每季度采取“镇街初赛+市级决赛”的形式,开展“争红旗 当先锋”乡村振兴擂台赛,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打擂比武、比拼业绩。对获胜村党支部书记颁发“乡村振兴先锋村”红旗,适当增发绩效补贴,形成不比基础比变化、不比条件比干劲的干事氛围。二是推行网格履职“负面清单”。明确村党组织书记为村级网格“第一责任人”,制定网格履职“负面清单”,将废弃厂房院落管控、废弃物乱倾乱倒、农产品质量安全等12类具体情形进行了明确。去年以来,对15名失职漏管、履职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严肃处理,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守住门、看好人、不出事。三是划定村干部规范履职“十条红线”。为适应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后的新形势,制订《寿光市村干部规范履职“十条红线”》,将不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准在村级事务中独断专行、不准干预插手村级工程项目、不准参与违法建设、不准吃拿卡要等划入红线,倒逼村干部时刻警钟长鸣,守住底线、不逾红线。近年来,寿光市农村各项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农村领域基层组织信访同比下降14%,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三、经验与启示

寿光市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锻造了一支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头雁方阵”,为各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坚持专业理念,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全链条管理模式。过去,村党组织书记处于不脱产、不在编的状态,“脱了鞋下地,穿上鞋办公”。近年来,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时间靠不上干不好,能力跟不上办不了”。如果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体制,势必导致来源渠道单一、人员变动频繁、工作干劲不足。寿光市在选任、培训、监督、激励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闭环工作机制,保证他们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投身农村工作,用“专业化管理”换来了“全身心干事”。

(二)坚持高点定位,让村党组织书记成为有吸引力的岗位。前几年,村党组织书记岗位面临“能办的人不想干,想干的人办不了”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是新形势对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个岗位操心受累、待遇偏低,对在外能人缺少吸引力。寿光市持续完善村党组织书记正向激励机制,推荐优秀村支书考录公务员、事业编,挂职镇街领导班子成员,有力提升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实现了从“没人当”到“抢着干”的转变。

(三)坚持双向发力,做到“严管+厚爱”并重。一方面村党组织书记长期扎根一线,风里来雨里去,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另一方面,个别村党组织书记放松自我要求,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寿光市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既想方设法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待遇,让村党组织书记有甜头、有奔头,又出台村干部规范履职“十条红线”,对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停职教育,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时刻讲规矩、守纪律。

(四)坚持协同管理,建立“市镇共管”机制。如果把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的责任单纯交给镇街党委,难免会有不到位的地方。寿光市坚持上提一级、市镇共管,市级层面在任职资格上统一审查、补贴报酬上统一保障、教育培训上统一组织,同时把日常监督管理考核交给镇街党委,动态掌握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做到宏观指导和精准管理相结合,更好地把专业化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