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乐山模式”跑出新时期社区精细化治理加速度

徐汇区委组织部、徐汇区委政法委、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党工委

2022年08月02日10:5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社区虽小,却是“微缩版”的社会。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2018年,徐家汇街道乐山地区打响综合治理的“第一枪”。三年来,乐山地区旧城改造中巧妙整合了地方文化、制度和技术等治理资源,成功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归属”基层社区治理“乐山模式”,有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的典型样本。

一、背景与起因

乐山地区是徐家汇街道最大的居民聚集区之一,包括乐山二三村、四五村、六七村、八九村和虹二等5个居委的8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乐山地区共有居民6458户,65岁以上老人占该地区总数的30%;残疾人有700人,困难家庭197户,分别占街道29%和40%。该地区房屋多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最小的住房面积一家仅10平米;硬件设施薄弱、生活环境杂乱、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基层治理难点。

二、做法与经过

(一)“党建统领”是乐山模式“战略统领”

通过“党建统领”这条主线,抓住基层治理“牛鼻子”,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于整个基层治理全过程,形成并巩固“一核多元”的良好态势。“一核”即指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多元”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自治家园理事会、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社区民警、法律顾问、居民代表等各方主体。在乐山综合治理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好“一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将5个居民区党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乐山地区综合治理联合党支部”,安排街道处级领导担任联合党支部书记,吸纳区房管局、高建物业公司、徐家汇街道职能部门等负责同志以及乐山地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支部成员,加强对5个居委、物业、业委会及相关项目负责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推动乐山地区35个项目有序落地。联合党支部成立后,保持与区有关部门、国资公司经常性联系沟通,协调解决一批“拆建管治”中的难题;积极帮扶推进“红色物业”工作,帮助居委解决一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党员家庭”挂牌工作,推动党员业主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参与志愿活动和公益服务,以点滴作为凝结各小区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一核”与“多元”相结合,有效发挥“乐山模式”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积极作用,形成基层治理的凝聚力。

(二)“体制机制”是乐山模式“四梁八栋”

建立“统筹指挥在街道、力量整合在片区、人员落地在网格”的工作机制,以“一网统管”为依托,形成职责明晰、协同联动、实战管用的基层治理模式。推进治理目标多重性,“一揽子”服务。结合服务型居委建设,针对社区管理中专业化程度较低、问题种类繁杂,涉及利益主体多元化等问题,创新扩宽社区事务受理功能,实现40余项居民高频业务现场办理,营造出一种“心宽大过房宽”的心理舒适度。开展医疗进社区、便民服务点、乐山生活集市、老年日间照料、多层加装电梯、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延伸服务等项目,以民生情怀的“凝心工程”,化解乐山居民长期以来的“怨气心结”。增进治理方式协同性,“一站式”化解。建设乐山基层平安工作站,打造乐山块区警务站、微型消防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信访接待点、党员民警示范岗“五位一体”,对片区治安、消防进行一站式监管,对群众矛盾、邻里纠纷进行一站式化解。建设“家门口”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推进“家校社”融合、“幼中小”贯通一体化法治教育体系,切实提高社区群众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化解了赡养财产纠纷、相邻权纠纷、家庭暴力纠纷、亲子矛盾等矛盾纠纷20余起;还通过线上与线下信访平台,帮助乐山地区困难信访人员化解信访矛盾,解决生活难题,最终得到了信访人员对街道工作的充分肯定,并收到了感谢信。

(三)“自治共治法治”是乐山模式“基石底座”

坚持基层自治、共治、法治“三治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能力和水平,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践行基层治理“新路径”,依托“邻里汇”的“五微共享”功能,即社区把惠民资源、政策信息整合发布在“微平台”上,让群众发布“微心愿”表达诉求,社区发起“微行动”提供服务,以“微实事”公布为民办实事项目,从而形成党员群众的“微星光”,以点带面。培育基层治理“前哨兵”。在实践中形成党员先锋引领治、居民领袖带动治、达人能人认领治、左邻右舍携手治“四治法”,多渠道、多维度的建立“多能、高效、互助”的志愿者服务队,有“1+1+2+4”(1名民警、1名城管、2名安保、4名志愿者)专群结合的平安巡逻队,有自发自主的黄马甲美丽家园行动队,更有退役军人志愿者联盟等,并配套创新一系列自治项目,包括 “乐活社区”“缘驿站”“手‘工艺’慧家园”等。针对乐山特有的“棋牌”顽症,平安巡逻队伍每日出动24人次,取缔或自行整改乐山棋牌室50家,涉赌风气明显好转;同“棋牌室”房东、开设者进行约谈,规范承租人管理;鼓励居民发现、搜集涉赌线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智能转型”是乐山模式“活力源泉”

高度重视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建设,把社区治理服务全面延伸到社会末梢,实现以智能化促进社区治理增效、公共服务升级的目的。打造“感知网”。统一规划布点,统一建设标准,确保“车过留牌、人过留像”。集成区政法委智能安防信息系统,将智能安防建设后获取的人脸、车辆、门禁出入次数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为管理服务所用,实现“一屏观乐山”;集成区汇治理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汇治理平台运用场景和数据,在乐山治理中突出体现,集中应用,实现“一网治乐山”。绘制“风险图”,将已建的每个视频监控点的点位、朝向、覆盖范围进行逐一详细标注,不仅提升了算法的精度,还要把能力与业务工作进行有效结合,拓展丰富系统功能,全方位赋能社区治理“打、防、管、控”效能。优化“流程环”,将“感知网”与执法队伍、自治队伍相关联,系统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则将信息自动推送给网格员、社区或执法人员,从而实现自动指挥,以“自动监督、快速处置、联动共管、综合治理”为原则,达到社区治理精细化闭环管理。运行以来,先后通过视频、网络当场抓获嫌疑人1人、解决或查处乐山地区治安事件20余起,还及时解开了一些邻里误会,避免纠纷和矛盾发生。

三、成效与反响

“乐山模式”的推进落实,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更迭翻新,更在于居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从以前对小区事务失望或漠不关心到现在积极参与和支持,从原来围着“发难”到围着“点赞”。互帮互助、守望相助成为乐山新时尚。

(一)“乐山模式”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能效

联合党支部发挥了党建引领下统筹协调的优势,将委办局的条线部门和块区的职能部门拧成“一股绳”,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充分整合管理资源,以此快速和有效的解决了乱停车、乱堆物、乱充电以及赌博等痛难点问题、提升了“三驾马车”联席会议的工作效能、督促了物业发挥监督顾问的作用,物业费收缴率从78%上升至91%。截至上半年信访量、110警情刑事、行政案件同比均下降超过30%,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75%,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乐山模式”将自治与法治、德治紧密结合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在乐山改造治理过程中,搭建“居民自治理事会”等议事平台,以居民为主体,发挥专业团队在社区的作用,特别是法律团队的入驻,通过律师咨询、人民调解等,助力居民运用民法典推动自治,提高了居民在参与小区改造方案制定、协助施工、参与监督和后续管理中的自治能力,特别是在协助拆违和“五乱”治理的持续推进中,居民群众能够自发的以法律为准绳,以情感做纽带,提升了治理效率、扩大了治理成果。同时,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了德治在小区自治中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做榜样引领,制定文明公约,引导文明养宠,推进美丽楼建设。

四、探讨与评论

面对乐山地区这一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困点,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需求出发,精心策划、“攻坚克难”,对“人民城市人民建”做了生动诠释。“乐山模式”由党建引领把方向、行政力量作保障、社会力量齐参与,巩固和发展了乐山治理的动力源,发挥服务赋能、技术赋能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硬治理、软治理、服务同步提升,赢得了工作主动和群众认同。“乐山模式”以真心、用心换取民心。把群众当亲人,真心真情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用真诚换真心,通过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化解居民长期以来的怨气心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