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上海市杨浦区:从“三门干部”到“一线战士”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29日18: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立场决定思想,决定人们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浦区自2005年起,不断深化党员干部普遍走访、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逐步形成了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干部在一线考评的“一线工作法”,连起了党心民心,创出了过得硬、立得住、叫得响的群众工作品牌。

一、背景与起因

杨浦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曾拥有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工业基地、工人新村。上世纪50年代,工人新村构建起上海第一代社区,从城市规划到社会治理,诞生了“周四干部劳动日”这一基层工作方法。2003年,随着“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大幕拉开,全区两千多家企业关停并转,60万产业工人面临失业。同时,一批机关干部遇到“本领恐慌”,其中大多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在这一背景下,2005年,杨浦区委推出“一线工作法”,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的决定》,以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居委会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以制度回应时代之需。通过十六年的探索实践和系统完善,全区3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领千余名机关干部定时定点定人,深入基层、奔赴一线,通过数十万次走访,万余件为民实事,万余场宣讲,让百万群众受益、受鼓舞。

二、做法与经过

(一)突出体系构建,推动“一线工作法”由“单一模式”向“立体模式”拓展。杨浦坚持在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下功夫,形成“一线工作法”联系服务群众“点到面、面到点、点到点”体系。“点到面”即拓展干部在日常走访联系范围,由居民区这一“点”向区域化这一“面”拓展;“面到点”即干部带领联系服务团队,紧紧围绕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消除隐患、化解矛盾;“点对点”即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互动交流,如通过“市民与社会:对话区委书记”、区长信箱、专题新闻发布会等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困难党员群众有人帮、有人管、有人暖。自“一线工作法”开展以来,全区机关干部秉承“捐一日工资、献一份爱心”的精神,募集资金数百万元,通过各种途径投入帮困救助,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突出工作效能,推动“一线工作法”由“解决问题”向“提高效能”拓展。2010年,杨浦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标志着“知识杨浦”到“创新杨浦”二次转型。根据新形势,出台《关于深化“一线工作法”推进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三个着力”切实提升“一线工作法”效能。着力顺畅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经常性参与联系点社区的组团式服务,积极参与居住地责任网格服务活动;着力加强处理问题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一线工作法”处理问题网络平台,督促干部做到网上即时上报每月活动有关情况、分发受理上报的各类问题、督促检查职能部门处理解决情况;着力提高考核评价的科学合理性,采取群众满意度测评、“四不两直”明察暗访、抽查《民情日记》等方式,将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行政效能监察、干部考察等相结合。如,杨浦“我在一线”大调研中着力答好“创新两问”,共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3987个,形成了“政银通”“税立方”“车管家”“全网通”等十佳案例。

(三)突出责任要求,推动“一线工作法”从“立根固本”向“开枝散叶”拓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区委出台《关于新时代深化拓展“一线工作法”的决定》,坚持以“四个一线”,不断提高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情况在一线了解,在原有基础上,向不定时联系、有需要就联系拓展,并积极向区域高校和重点企业拓展,加强党建联建;问题在一线解决,着力解决跨事权、跨地域、跨部门“三跨”等疑难复杂问题,打造了五环居民区“一脉三园、三区合一”、尚浦名邸青春版“三驾马车”等“三微治理”成果;工作在一线推动,注重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向区域单位、专家学者、草根达人借智借力,形成“三师三顾问”制度,打造了“大家微讲堂”等品牌项目,被评为“全市大调研年度最关注的十大调研案例”“全市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卓越品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次对“社区健康师”项目进行深度报道;干部在一线考评,年初处级领导干部与居民区协商制定年度目标书,年中加强联系记录和调研日志的自查互查,年底将“一线工作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有关内容。如,“十三五”期间,聚焦旧改、“双十”工程等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攻坚克难,形成了入选市“四史”学习教育经典案例集的“一扇门”(五角场街道打通两小区隔断的睦邻门)、“一条路”(区区对接开通国帆路-何杨铁路的地下通道)、“一条线”(杨浦滨江岸线)等一批重要成果,推动完成旧改征收3.96户,旧住房综合改造550万平方米,社区睦邻中心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跑出了杨浦“加速度”。

三、成效与反响

(一)推动了机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新提升,促进区域发展“快”起来。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冲击与挑战,杨浦第一时间出台《关于落实“五个一线”举措,激励党员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意见》,通过一线充实力量,年轻干部下沉一线开展防控工作;一线激励担当,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一线关心关爱,用好党费关心慰问一线工作人员;一线选树典型,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一线严明纪律,最大限度为基层减负,严肃问责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全区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503个,党员责任区526个,临时党组织27个,共计18569名党员奋斗在抗疫一线。并着眼复工复产、扩大需求、释放潜力,推动“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小店经济”等,“杨浦味”“时尚潮”“直播秀”为市民点亮了城市生活的美好,增强了上海“四大品牌”的影响力和标识度。

(二)畅通了机关党员干部服务创优新途径,推动创业激情“涨”起来。杨浦机关党员干部抓住战略机遇、高校集聚、空间载体、双创品牌“四大优势”,积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过程,以滨江、大创智、大创谷、环同济等四大功能区建设为载体,聚焦新经济、推动新基建、布局新产业、培育新消费、激发新动能。杨浦成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国家创新型城区和全国唯一连续四年被国务院表彰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杨浦倡导成立的“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被写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并被推选为首任理事长单位。

(三)树起了机关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新形象,推动改善民生“实”起来。杨浦聚焦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党员走一线”“党员扬声器”“党员走在前”“党员公益行”“党员进万家”“党员来解忧”“党员金点子”等七大行动,出台《群众重点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类型目录》,推进了共享停车、早餐工程、慢行系统、律政先锋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推进党员干部在一线锤炼政治信仰之魂、担当尽责之勇、科学决策之智、统筹谋划之谋、干事创业之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十四五”开局各项工作,凝聚“四高城区”建设的磅礴伟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出优异答卷。

四、经验与启示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杨浦充分认识到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党员干部放到基层一线真刀真枪磨砺,锤炼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能有效破解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等难题,促进干群融合、系统磨合和体系整合。

(一)必须把服务引领群众作为出发点。要准确把握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辩证关系,将教育引领与服务关爱相互融合。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立足岗位、结合实际,以更大力度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必须把组织联动推进作为关键点。要推动党员干部在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教育引导群众上取得实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三区联动、三城融合”优势,最大限度把广大党员群众凝聚起来,激活党政机关、国企、公立医院、“两新”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切实为群众提供服务、排忧解难。

(三)必须把健全自治机制作为着力点。要充分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健全民主协商等机制,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题,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要善于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杨浦。

(四)必须把常态长效用力作为落脚点。服务团结群众、教育引领群众不是一两次集中攻坚的行动,要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必须做到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强化体制机制的更新优化,树立“抓常抓长、抓细抓实”,为“十四五”杨浦“四高城区”建设目标注入源头活水。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