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29日15: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城市基层党建是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城市治理工作水平。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坚持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让基层党建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一、背景起因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东部,三面环苏,属于南京市“一小时都市圈”范围内,占地面积约1770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其中,市区人口约20万,城镇化率72.75%。下辖14个镇、2个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区,174个村和社区,其中城市社区23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的党员,创业大学生中的党员,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都向城市集聚,全市75%的党组织驻地在城区,65%的党员工作、居住在城区。人口的不断聚集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基层党建压力不断加大,从体制机制上看,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之间各自为战,欠缺机制性联系,有工作碎片化倾向;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和服务功能弱化,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参与度低。从党的领导上看,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有名无实”,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从为民服务质效上看,仍存在群众办事难、为民服务“慵懒散”问题,群众获得感不够高。针对这些问题,天长市以党建为纽带,总结“3344”工作法,聚焦机制建设、队伍打造、社区治理、精细服务等方面,深度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探索出系列特色做法和经验,有力推进城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做法
1.注重机制建设,以“三级联动”凝聚一体合力。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实现市、街道、社区三级上下联动、协同用力。坚持高位推动。天长市委把示范市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成立由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深化红色物业三大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建立市委书记抓党建“1+N”工作清单制度,将街道、社区等提报的突出问题纳入工作清单,由市委书记牵头解决,去年解决重难点问题13个。建立社区大党委工作联系点,市委常委和其他党员市领导每人重点联系1个社区,去年以来,推动31件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深化街道改革。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强化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机构和力量,将街道内设机构精简调整为“六办四中心”,选优配强街道班子。赋予街道人事考核权、征得同意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建议权等“五项权力”,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取消市直单位对街道的考核权,将街道工作重心回归到党的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上来。推行街道大工委制,与城市治理有关的10个市直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大工委委员,兼职委员每年领办1-2个党建项目,推动城市党建创新出实效。夯实社区堡垒。大力推进社区赋权减负增效,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明确未经批准事项一律不得随意转嫁社区,社区党组织拥有对辖区单位评先评优、荣誉申报的评价权等3项权力。采取“1+1+X+N”模式组建社区大党委,即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任书记,联系市领导任第一书记,X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N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加盟,建立联合党委季度联席会议制度,2021年以来共召开会议98次,帮助社区解决道路硬化、体育设施装配、无物业小区治理等223件实际问题,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
2.紧盯要素保障,以“三大提升”激发干事动力。坚持资源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心气干事。提升队伍力量。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健全招考、退出、考核等一整套办法。按照350户左右居民配备1人的标准核定工作者员额,由市统一招考,补齐员额。坚持每年开展社区专职工作者集中轮训,组织赴厦门、南京等地学习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经费保障。将城市党建工作经费、社区干部报酬等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各社区每年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20万元。实行“社区岗位、事业待遇”,社区专职工作者年平均工资达7.9万元。提升阵地建设。制定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按照风格标识、功能设置、分布布局等标准化要求,大力推进“2+20+X”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累计投入9000余万元,在2个街道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在20个社区设立党群服务分中心,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小区等建成30处“红色驿站”,推动党务、政务以及便民服务等进中心、进驿站,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
3.聚力治理攻坚,以“四进小区”破解小区顽疾。深化红色物业,破解小区治理力量弱、执法难、管理差等问题,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和“三城联创”工作。在职党员进小区。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及所在单位结对社区报到,带头开展“三亮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带头包保责任区,负责卫生治理、秩序维护和群众教育引导等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大战大考中,全市8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共计18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建立50个临时党支部,组建23支党员突击队,轮班包保89个无物业小区、94个路段路口,强排查、测体温,保清洁、做劝导,均交出高分答卷。综合执法进小区。组建综合执法队,从公安、城管等9个部门抽调人员常驻街道。将涉及小区管理的12个领域56项执法权限打包整合,书面授权2个街道办事处,由综合执法队具体执法。去年以来,共办理案件332起,集中解决了一批私拉乱接、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老大难”问题。物业监督进小区。成立街道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安排专人专班负责物业日常工作。优化物业考核办法,细化为党建、环境、管理等60项指标。每月随机抽查物业管理情况;每季度对物业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年年底由物业主管部门、社区党组织及业主代表三方按4:4:2的比例评分,结果以“红黑榜”形式公开亮晒,并记入信用档案。考评末位的,取消其参与新物业项目的招投标资格。截至目前,有2个物业公司因考评末位退出。兜底管理进小区。在街道成立非营利物业公司,探索采取“四个一点”方式,即居民交一点、市场化运营增收一点、项目资金整合一点、政府补贴一点,对无物业小区实行兜底管理,提供卫生清洁、垃圾清运等基本服务。整合住建、城管等4个职能部门对口资金,拨付保障公司运行。每半年审计公司财务,公示经费使用,接受群众监督。
4.突出精细服务,以“四化并举”温暖城市家园。采取网格化、信息化、品牌化、民主化等手段,着力提升为民服务精细化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网格化服务。全面整合党建、综治、城管、信访等各类网格,按照常住人口300—500户为单位统一划分167个红色网格,推行“社区指导员+支部网格长+党员网格员+居民”的管理模式,选聘4841名网格员,明确12个方面工作职责要求,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强化网格管理,制定网格评价办法,每季度从好到差评选“红蓝黄”三色网格,每半年评选“三最”网格工作者。信息化服务。以智慧化提高服务效能,成立红色智慧管家指挥中心,开通“天长智慧管家”APP,网格员和小区居民发现物业管理问题,通过平台终端APP直接上传,指挥中心分类派单给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办结,办理情况纳入部门考核。2021年以来,指挥中心共接收办理物业管理问题4331件,群众满意度达98.94%。品牌化服务。推行一居一品,打造特色党建服务品牌。整合物业中心、公共用房、闲置场地等资源,建好用好社区党性教育馆、小区红色广场、红色驿站,建立轮值机制,提供政策宣讲、议事协商、心理疏导等服务。针对辖区内“一老一小”两大服务对象群体,打造日间照料中心和“与爱童行”服务空间。组建“爱心小课桌”“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品牌,把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辐射到基层治理各个环节。民主化服务。将党组织向住宅小区延伸,构建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物业企业和业委会党支部为两翼的组织体系,组建党组织85个,实现应建尽建。建强“红色业委会”,严格业委会选人标准,推行候选人资格联审及选举全程公证制度,制定候选人“十不宜”清单,倡导小区党员参选业委会,新组建业委员会成员党员占比均超60%。在社区成立“三联办”,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企业和业委会共同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居民代表列席会议,每周碰头。按照“收集民意—党组织提议—各方共同商议—会议决议—结果公开—督促落实”六步工作法,去年以来,共协调解决物业问题163件。
三、取得的成效
1.各方资源得以进一步整合。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联席议事机制,充分调动共建单位、社会化力量等资源,构建党建“大家庭”,让“手指”握成了“拳头”,形成合力攻坚的效果。如:小区消防通道管理难一直是小区难点痛点问题,天长市充分发挥联合党委作用,开展为期半年的消防通道集中整治,严查占用消防通道和楼道堆放杂物等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小区的安全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解困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在示范市建设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找准问题症结,以创新的思路解题破题,有效推动了城市党建工作开展,确保上级政策和基层党组织决议得到有效落实。如:曙光社区河畔家园是安置房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差,居民不愿意交物业费,收缴率不到30%,形成恶性循环。曙光社区联合党委了解情况后,及时牵头组成“三联办”,每周进行三方会商,并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在4个多月里召开了17次议事会,经过充分协商、对话,最终解决了物业难题。
3.服务内容得以进一步的精细。通过开展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的转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推行为民服务下楼工程,实现“一窗办理、全科服务”。推行网格员联系上门服务,主动服务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员、残疾人、家中有婴幼儿人员等特殊群体。实施品牌化、信息化服务,推动服务群众精细化、便捷化。
4.基层组织得以进一步凝聚。按照“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思路,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在实处,为居民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增进了街道、社区与基层和居民群众的感情,居民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度、信任度逐步提升,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启示探讨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天长市对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共治共建共享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主要体现在:
1.夯实多方联动的“红色根基”。加强资源整合是完善市域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党建覆盖面,这就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将城市基层党建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以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精细化治理等为新着力点,有效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夯实城市基层党建的根基。
2.构建开放融合的“红色格局”。以社区联合党委为纽带,引导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群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拓“三联议事”为“多方共治”。探索优化组织设置,将小区党支部、物业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组成小区党建联盟,依托红色驿站等阵地,每季度开展议事,协调解决物业管理、消费维权、环境卫生等所在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
3.释放为民服务的“红色动能”。强化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员队伍建设,分类制定社区党性教育馆、红色驿站“1+X”管理服务清单,建立社区联合党委资源共享“两库四单”(社区需求库、成员单位资源库,任务、责任、标准、时限清单),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建设区域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孵化培育机制,推动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4.打造温馨和睦的“红色家园”。制定物业行业党建工作规范,试点探索“信托制”物业服务,推动物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拓展红色智慧管家平台功能,开展“四大破题”(破解停车难、收费难、充电乱、垃圾乱)行动,创建“红色示范小区”,实现红色物业“提质扩面”。
相关专题 |
· 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