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28日15: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使他们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河北省委组织部以张家口市在京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探索实践为重点,系统分析背景现状,认真梳理做法成效,总结经验深入思考。
一、背景现状
张家口市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特别是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北京市已成为张家口市外出务工人员及高校毕业生外出求职的首选之地。截至2022年3月,张家口市共有外出流动党员16038名,其中流入北京市的7634名,占47.6%。近年来,张家口市针对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发挥作用弱、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难、流动党员主动发挥作用意识差等现实问题,加强常态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落实落细各项措施,不断探索实践新办法、新路径、新载体。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组织体系。针对在京流动党员驻地分散、领域众多、结构复杂等特点,不断建强组织、发展队伍、建好阵地,为在京流动党员“筑巢安家”。一是完善组织架构。2009年,在北京市成立了“中共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委员会”,由市委组织部管理,联合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等各方力量资源,专门为在京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开展组织生活、组织党日活动等服务;根据流动党员分布情况,全市15个县区分别在北京市昌平区、丰台区、海淀区等14个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区,设立16个驻区二级流动党委,由其所属的县区委组织部与市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共同管理。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方式,根据流动党员数量、居住地、从业情况等,建立流动党支部149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二是配强党组织书记。经过各县区委组织部推荐、市委组织部多方面考察比选和长期培养,将张家口籍党员民营企业家梁登城同志任命为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书记。按照“政治素质高、现实表现好、热爱党的事业、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原则,经乡镇筛选推荐、县区选拔把关、市委组织审核备案,选拔了16名二级流动党委书记、41名二级流动党委副书记、149名流动党支部书记。三是建设活动阵地。建成使用面积近3000平米的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党员活动场所,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党委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等,配备了办公设备,建立了工作职责、组织机构、学习管理及各项制度。各二级流动党委通过在企业建立活动场所、租赁场地、与北京社区共用活动场所等形式,建立了固定的流动党员活动场所16个。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双向寻找、三重管理、学习培训、关心关爱、基础保障等制度机制,实现了流动党员集中性管理与经常性工作的进一步衔接。一是实施“双找”制度。针对党员流动性大,“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多等问题,定期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流出地党组织发挥主体作用,利用每年中秋、春节等节点,摸排流动党员底数,完善流动党员台账,做到底数清、数据新、资料实。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公布驻京流动党委详细信息,由驻京流动党组织做好流动党员登记、接纳等工作,与流动党员建立联系。二是探索三重管理机制。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主动对接北京市昌平区等10个区的党委组织部门、16个二级流动党委分别到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报到,流出地党组织、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形成联动合力,有效推动形成了“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近年来,5339名流动党员在驻京流动党组织的帮助下,就近融入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三是创新学习培训制度。坚持“流动党员在哪里,学习课堂就在哪里”的原则,通过专家学者讲座、返乡学习会、送书上门等形式灵活、吸引力强的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学习培训。充分利用“智慧党建”系统、学习强国APP、腾讯会议APP、微信群等,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及党纪法律法规,及时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资料,组织大家互动交流、分享体会。灵活运用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等方法,开展“课堂+基地”实训模式,组织流动党员到延安、井冈山、上海一大会址等地开展实地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四是建立关心关爱制度。市县两级党委对优秀在京流动党组织、党员进行评选表彰,注重推荐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在京流动党员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近年来,600多名流动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100多名流动党员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组织实施优秀流动党员“双百”工程,106名在京流动党员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百名在京优秀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成为引领家乡发展的“领头羊”。主动了解掌握流动党员遭遇重大挫折、遭受重大变故等情况,通过组织慰问、党员众筹、互帮互助等方式,帮助在京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三)开展“双服务”。以“服务首都、服务家乡”为载体,引导在京流动党员在拱卫首都安全、服务北京发展、助力家乡建设、汇聚抗疫力量等方面贡献力量、展现作为,充分激发和释放在京流动党员的热情和力量。一是主动参与首都服务保障。先后配合驻地共建社区组织流动党员2.1万余人次,参与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9·3”大阅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安保执勤和平安志愿服务,树立了河北党员的先锋旗帜,被北京市西城区形象的称为“流动的红墙卫士”。二是立足岗位服务北京发展。连续10年开展“五争当”活动,以“争当爱岗敬业模范、争当合法经营模范、争当和谐相处模范、争当遵守公德模范、争当维护稳定模范”为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在京流动党员“他乡不当外人”,积极投身首都建设发展。近年来,共有600多个(名)驻京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被北京市各级各部门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三是饮水思源助力家乡发展。开展“八个一”奉献(提出一条发展建议、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门致富技术、销售一批农副产品、介绍一个富民项目、引进一笔发展资金、带出一批闲散劳务、联络一名优秀人才),争当冬奥筹办的宣传员、两区建设的招商员、协同发展的联络员等活动,在京流动党员通过各种资源渠道,先后为家乡引进项目500多个,累计投资50多亿元。四是积极投身助力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6000多名流动党员自愿放弃回家团圆的机会,奋战在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等行业一线,积极参与社区、小区卡口执勤、巡逻排查、科学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1600多名流动党员向武汉、北京和张家口市捐赠230多万元抗疫资金、100余万元防疫物资。由于实绩突出,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三、经验思考
(一)要把党组织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持续构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实践证明,面对流动党员数量日趋增多、流动地区日趋广泛、流动原因日趋复杂的趋势,单靠流出地和流入地任何一方,都很难真正把流动党员管住、管活、管好。因此,要按照便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便于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便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和流动党组织之间定期研究议事、共商共建制度,明确共管责任,实现共同发力、协调联动。
(二)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证,持续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体系。实践证明,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着眼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因此,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持续坚持完善外出报告、经常联系、定期督导、量化考评、年度考核等制度,形成一套完备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流入地、流出地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组织核心作用充分激发出来,把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效能最大化。
(三)要把信息化手段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实践证明,在京流动党员工作生活的区域遍布北京市各个城区,区域、行业分散,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大、时间紧,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紧跟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步伐,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流动党员的多样化需求,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
(四)要把激励关爱作为重要举措,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温度热度。实践证明,流动党员远离家乡常年在外活动,本人及其家庭难免会遇到实际困难,如果党组织没有及时伸出援手,会使流动党员缺乏归属感。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党内帮扶关怀机制,强化人社、司法、民政、卫生、文化等部门的职责,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咨询、法律维权、医疗保障、文体娱乐等关爱活动,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归属感、责任感。
(五)要把发挥作用作为落脚点,不断拓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成效。实践证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之中,能够实现组织管理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双促共进。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着眼构建流动党员干事创业有舞台、为民服务有阵地、发挥作用有载体、共建共享有平台的工作格局,通过搭建平台、激活阵地、创新载体等方式,激发广大流动党员亮身份、比奉献、树形象,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流动党员的浓厚氛围。
相关专题 |
· 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