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东莱西市:深入推进“一统领三融合”工作体系 赋能“莱西会议”经验时代新内涵

中共莱西市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28日11: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莱西市坚持抓镇促村、整镇推进、全域提升,持续优化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围绕“党建引领、平台聚合、共同富裕”发展目标,全面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的“一统领三融合”工作体系,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赋予“莱西会议”经验时代新内涵。

一、背景动因

上世纪80年代末,莱西市形成了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1990年,在莱西召开的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莱西经验”,统一了全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认识,确立了党支部在农村组织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进入新时代,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的快速推动下,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土地分散化、经济薄弱化等问题扼住了乡村“想发展却难发展”的咽喉。如何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充满活力的领导核心,走融合发展、共同富裕之路成为摆在莱西面前的时代之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的重要指示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准确把握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从深刻变动的农村经济结构、组织结构、社会结构出发,打破就农村抓农村、就村庄抓村庄的惯性思维,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把区域内人才、土地、资本、产业等各类资源要素整合起来,推动“单打独斗”向“融合发展”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主要做法

(一)重构基层组织的布局、结构和运行模式,形成“区域统筹”的乡村振兴格局

一是构建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基层组织体系。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在山东省率先推进全域村庄建制调整,综合考虑户籍人口、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产业布局等多方面因素,按照原村干部和村民待遇、债权债务、资产资源资金“三个不变”的原则,以党组织融合推动全域村庄建制调整,全市861个行政村优化调整为111个新村、37个村改社区;按照“边界清晰、全域覆盖、规模适度、功能完整”的原则,因地制宜设置产业、治理等专业型党支部、网格党支部699个,精准确定党员中心户4200个,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30-50户群众,构建起“镇党委—新村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实现镇党委对村级的扁平化管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直接到户、一抓到底。

二是健全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新村运行机制。出台加强新村党委建设的意见,把加强党的领导有关要求写入村民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强化新村党委对各类组织和农村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新村党委领导的村级议事决策、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机制,创新党员议事代表制度,按照党员数20-30%的比例选举产生4699名党员议事代表,参与新村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实施新村党委运行重点指标跟踪评估,在111个新村开展17项运行重点指标评估,推动党员议事代表制度、“双列席”制度、“五议一审两公开”“两清单一流程”等制度落地;实施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摘星夺旗”考评为抓手,建立10个“强基村、70个“创优村、31个“示范村台账,分类精准发力,推动村党组织晋位提升。

三是建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村头雁队伍。深入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头雁领航”工程,聚焦优选、精育、严管、厚爱四个方面,健全农村党组织书记全链条专业化管理机制,打造又红又专的新型村干部队伍;健全新村“两委”动态调整制度,按照“保障成员数量、提高成员质量、培育后备力量”总体要求,每年开展1次村“两委”成员“政治体检”,注重将优秀青年人才选拔进后备队伍,采取多场景实践锻炼,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接续、充满活力的乡村后备人才蓄水池;完善新村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向镇党委、网格党支部“双向”述职1次,评议结果纳入新村党委书记年终考核,作为待遇报酬、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建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竞争平台,确立890个书记项目,开展擂台比武,通过年初立项、季度论坛、半年观摩、年终考评,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在实践中解决一批难点问题、培育一批党建品牌。

(二)集聚产业发展的资金、要素和有利条件,探索“抱团取暖”的集体经济之路

一是全面实施集体资产融合,畅通生产要素流动。市镇村三级同向发力,开展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全面梳理集体公共资源,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为集体经济发展拓源赋能;全面推进新村集体资产融合,明确集中培训、资产评估、拟定方案、通过方案、执行方案、评估验收6个关键环节,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方式,采取改造、建设等方式整合集体资产资源,将产业链条向加工、销售环节延伸,促成大河头博雅花卉、双山无核葡萄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2年6月份承办青岛市党建统领新村集体资产融合专题培训暨工作推进会,推广直接合并、折股量化和存量挂账3种融合方式,持续放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实效。

二是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搭建抱团发展平台。在111个新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新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兼任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统筹科技、金融、市场、人才等多方资源,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成立全国首个整镇参与的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新“土地托管、规模种植、农机合营、农资采购、农民培训”等特色业务,打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升级版”;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各级党委政府背书和赋能,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超过75%,引进建设京东农牧、中建材智慧农业小镇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稳居山东省县级层面前列。目前,全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58家,入社户数比例达68%,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500余万元,撬动村集体经济链式发展的群集效益。

三是加快组建共富公司,拓宽村强民富渠道。坚持“组织力+市场力”,构建“1+12”经营体系,即成立1个市级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2个镇街分公司,形成“国有平台+镇村集体资产”一体化发展机制;将集体产业、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项目投入市场化运作,通过独资或合资形式组建共富公司,探索服务型、工程建设型、产业发展型等增收模式,紧密联结市场、村集体和村民,形成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共同体,为共同富裕注入“造血”功能;培优扶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项目(共富公司)”模式联农带农作用,全市80%以上的小农户从劳动力和初级产品供应者,转变成为全产业链的实践者和获益者,强化村党组织、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联结,实现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在破解“谁来种地”“谁来兴村”问题上精准发力,面向全国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参与共富公司经营管理,促进人才、资本要素在农村融合发力。

(三)拓展党群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服务效能,打造“多网合一”的治理服务格局

一是延伸服务触角,建强党群阵地。实施新村党委与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新村书记兼任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承担镇级管理职能,定期召开新村党委与党群服务中心联席会议,全面落实镇党委部署和新村党委决策,推动镇村联动、步调一致、融合发展;统筹镇级下放和新村自有服务事项,制定直办、代办事项清单,明确办理责任人,通过“三务”公开栏、微信群等广泛公示,打造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品牌;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建设“全科”党群服务中心111个、网格党群服务站861个,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读书阅报、下棋写字、技能培训等活动,搭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15分钟党群责任区”,打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

二是配强人员力量,下沉服务事项。以镇为着力点,明确60项“属地管理”事项责任,将市直部门17项管理权限下放镇街,规范97项便民服务事项,持续为镇街赋权增能;建立市镇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办实事机制,构建跨层次联动、跨部门协同、跨事权集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服务体系,受理问题380件,办结率95.5%;常态化开展一线蹲点体悟,741个科室、3500多名党员干部,直接下沉861个自然村,“群众吹哨、干部报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统筹全市编制资源,为12个镇街新增345个事业编制,全部充实到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每个新村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6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三是赋能服务网格,推动三治融合。以网格化管理服务为抓手,成立市、镇、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行“党员中心户+微网格”工作机制,联合区域内群团组织力量,推动党建网格、治理网格和服务网格“三网融合”;选优配强微网格“红管家”,整合综治协管员、安监员等“十大员”岗位资源,组建矛盾调解、物业管理、信访稳控等网格员队伍,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融合智慧党建、数字政府等功能,建设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打造集议事协调、教育培训、文化活动、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为民服务“移动大厅”,实现社会管理“网”内完善、公共服务“格”中见效、社会秩序“面”上稳定。

三、主要成效

(一)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建制优化”走向“红利转化”。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莱西市通过全域村庄建制调整,构建起上下贯通、条块融合的组织体系,全面提高了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党管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2022年莱西疫情发生后,基层组织体系迅速转换为应急治理体系,3小时内市级指令精准传至广大群众、10小时内32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和1800余名退伍军人和志愿者有序进驻村庄,600余支党员突击队、预备队迅速参与疫情防控,市镇村三级组织链条更加严密,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更加牢固。

(二)进一步明确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发展路径,推动“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为破解村庄发展“根基弱”“路子窄”“力量单”等问题,莱西市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各类要素科学配置、有机融合,搭建抱团发展平台,通过开展集体资产融合、实施农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大力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方位组建共富公司等形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村达到83个,占7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75元、同比增长9.9%,预计62家共富公司能为村集体增收56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三)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分散单一”走向“集体联动”。乡村治理重在服务民生。莱西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通过实施“党员中心户+微网格”制度,搭建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调动了群众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了村民自治向“三治”融合转变,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自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建立以来,共流转办理各类事项6.7万余件,办结率达99.93%,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的信息化、精准化水平。

四、启示和探讨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发展方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村党组织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如果政治上不过硬,宣传、引导、发动群众就会走偏,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在打造农村过硬支部上持续用力,不断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加强对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

(二)强化服务引领凝聚群众力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党组织要提升凝聚力,必须先提升服务力,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实惠。坚持立足地域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水平,组建合作社联合社或合作社联盟,培育壮大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通过多村联建、强村独资、村企合作等模式整合资金资源,组建共富公司,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积极构建服务农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激发强村富民的生机活力。

(三)强化能力引领打造共治格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长久之策。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自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德治是灵魂,必须紧扣“三治”提升能力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全面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推动专业化向新村党委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延伸,健全权、责、利匹配的管理机制,不断强化头雁引领作用,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做强“新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组织链条,把党的建设、综合治理、重点人员管控、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统筹纳入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治理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