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辽宁沈阳皇姑区牡丹社区:推行“1+6+N”服务模式 让牡丹在“两邻”间幸福绽放

中共沈阳市皇姑区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26日15: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新时代如何加强社区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要求。2021年6月19日,沈阳市在多福社区召开践行“两邻”理念工作现场推进会时提出,践行“两邻”理念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支撑,是坚守人民情怀的价值追求,是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依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两邻”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我们的城市有温暖、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

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位于皇姑区牡丹江街2号甲,与世界文化遗产北陵公园隔街相望。辖区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共有2个园区,60栋居民楼,居民总户数3094户、总人口10187人,21家驻社区单位、59家商户。社区办公面积1407平方米,社区党委下设18个党支部,其中自管党支部11个、非公党支部5个、联合党支部2个,自管党员563名。社区有“一老三多”四个特点:一是房龄老,基础设施老化;二是老人多,60岁以上老人有3230人,占社区总人口36%;三是劳模多,各级劳模遍布各楼栋;四是孩童多,适龄儿童有400余人。社区党委结合辖区特点,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构建“与邻为伴、与邻为乐、与邻为善、与邻为助”的邻里关系。

二、工作做法

秉承“民事共商、社区共建、家园共治、成果共享”工作理念,牡丹社区推行坚持社区党委1个核心,统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大党委”、社会组织、自治委员会、“两代表一委员”等6方力量,解决群众“N”个诉求的“1+6+N”工作模式,搭建互信共赢、协调配合、议事共建平台,全力打造“两邻品质幸福圈”。

(一)坚持社区党委“1”个核心,强化“红色引领”作用

社区党委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引导广大党员主动带头、示范,吸引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不断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社区党委通过引领居委会、“大党委”委员、社会组织、自治委员会、“两代表一委员”,共同作为社区管理的六方重要主体,搭建了互信共赢、协调配合、议事共建的平台,承担领导、管理、服务、协调等职能。通过解决好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共商、共建、共享”,打造助邻宜居新家园。

(二)整合社区“6”方资源,全力打造“两邻”幸福圈

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建立完善四级党组织工作体系。构建“社区“大党委”—楼院党支部—单元党小组—优秀党员(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体系,推动党的“末梢神经”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做实“党员骨干倍增”工程,以全国劳模唐乾三为代表的优秀楷模,通过“一带一、一带N,充分发挥各级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成立“牡丹劳模志愿服务队”“巾帼萤火志愿服务队”“老兵义务巡逻队”等社区志愿组织,利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为居民免费理发、修理家电、开展文艺汇演等,将居民请出“小家”融入“大家”,打造充满友爱与奉献精神的“红色幸福牡丹”。

二是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为核心,摸准居民群众需求。遵循“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原则,成立居民议事委员会,建立协商议事厅,将社区居民转变为社区治理的主体。筹建“睦邻互助会”,按照便民、分类原则,成立9个互助小组,建立社区积分兑换机制,打造线上线下互助服务体系,发动群众参与到社区问题讨论、策略研究和行动落实当中,真正做到“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商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邻里“相帮、相助、相乐、相送”四个互助服务项目,吸纳近千人参与互助活动。通过居民发布“微心愿”、互助组开展“微服务”、志愿者获取“微积分”、困难者得到“微帮助”,形成牡丹人家“邻”聚力。

三是构建“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全区域无死角”的网格体系。牡丹社区党委按照“一网格一个党组织、一网格一个自管委员会”的原则,由社工和优秀社区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同时,建立环境卫生、居民教育、治安联防等公共事务自我管理机制,由社区作为召集人,每月中旬召开一次自管委员会协商议事会,涉及楼院和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自管委员会进行民主协商议事决定。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民主形式,形成“我的家园我做主,我的小区我来管”的管理理念。

四是强化社区“大党委”引领,打造区域化基层党建新格局。牡丹社区采用“专职委员+兼职委员”模式,创新党建模式,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了区域化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将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242医院、航空实验小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二十一厂的各个党组织力量凝聚起来,组建社区“大党委”。同步成立社区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监督委员会,搭建居民议事平台,构建居民议事、辖区党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新模式。

五是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嵌入服务,巩固社区多元治理实效。社区党委通过引进“社会组织”利州公益、九如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哈尔滨银行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创投,充实社区服务项目,从人力、物力、资金上扶持。对社区七支志愿服务队进行专项指导,解决社区“双职工”、特困家庭孩子托管难的四点半课堂应运而生、解决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日间照料食堂、心理慰藉的为老服务,满足广大居民群众多元化服务要求。

六是充分调动“两代表一委员”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代表委员们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解决各类社区治理突出的问题。通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使一些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下沉到社区网格中,使社区治理与政府管理的互动上做好衔接和对接工作。代表委员积极认领社区幸福广场的牡丹亭、睦邻亭、休闲座椅项目,解决老年人在广场娱乐时的休息问题;为社区广场与八大栋房前屋后的绿地增补树木,解决社区绿植缺失问题,并把广场的大树进行修剪,净化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三)面对居民“N”个诉求,强化“民呼我应”力量支撑

坚持各类资源相结合,保障“应”的力量。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工作力量全进入、群众需求全收集、分类分级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服务机制。整合社区六方力量,建立“协同有力、各尽其责、运转高效、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的工作体系。实行“双向需求征集、双向提供服务、双向沟通协调、双向评价通报”四个双向机制,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全统筹、服务力量全报道、共商共治全程议、百姓呼声全响应”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呼”的渠道。围绕居民群众“报事”和“办事”需求,明确“线上集、网格巡、入户访、座谈征、舆情寻、上级派”等六种方式,全面收集群众呼声。第一时间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事、难事、烦心事。面对居民的“N”个诉求,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办实事的“项目清单”,确保细处着力、落地见效,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三、工作成效

(一)幸福劳模工匠文化圈。牡丹社区居民以沈飞(集团)公司在职、退休工人为主体,有全国先进模范1名、省级先进模范3名、市级先进模范6名、区(厂)级先进模范72名,车间先进模范遍布社区每一栋居民楼。社区党委立足地域特色,将“劳模工匠精神”作为社区文化精髓融入社区建设,着力打造“牡丹社区劳模工匠精神文化园”。坚持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以“大国重器”为主题,以“两轴+两园”为改造思路,唤醒沈飞工匠精神记忆,打造品质养老社区。在牡丹家园公共空间打造劳模工匠精神彩绘墙、精神文化园,唤醒沈飞工匠精神记忆,让“劳模工匠精神”在居民心中绽放。开展劳模工匠“骨干倍增计划”,通过劳模“一带一、一带N”,带领党员、居民发挥其余热,尽其所能带动更多人传承劳模工匠精神。

(二)幸福养老服务圈。面对居民老龄化问题,社区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以老劳模为核心,着力实现老有所养,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网格支撑,切实摸清老年人底数。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着力发挥“三长五员”专班作用,由网格员牵头,着力摸准辖区老人需求,建立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做好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信息对称、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优化,合力社会各类组织力量,助力“幸福服务圈”,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医养结合,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与周边242医院密切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有序应医体系——社区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初筛,公共卫生防控和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任务,根据人员状况安排劳模工匠志愿者到医院学习基础医疗知识,在社区开展知识讲堂,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以点覆面,惠及社区老年居民;医院为社区提供坚强的医疗保障,完善“大病在三级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护理治疗在二级医院”的医养体系建设,选派专业医生下沉社区进行业务支援。居家养老,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引进九如城养老机构,为居民提供养老一体化服务。社区办公房内设置养老专区,内有养老食堂、老年活动室、助浴室、日间照料室、多功能大厅等房间,提供配餐、娱乐、康养等服务项目,满足老人日常生活需求,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注重发挥老劳模余热,利用专业所长,在社区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社区舞蹈队、社区歌唱团、社区京剧团、社区模特队等社区团体开展社区老年兴趣培养课程,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幸福聪慧学堂圈。围绕家长上班与孩子托管两难的问题,引进社会组织“四点半课堂”公益微创投项目,以“劳模工匠精神”为精神载体,为辖区特困家庭、双职工家庭及特殊家庭中的儿童提供免费课业辅导、特色兴趣培养课堂,为辖区青少年搭建了既可交流又可学习的互助平台,建立一支关爱青少年、具有奉献精神的劳模工匠志愿者队伍。以传承爱国教育、能力培养等活动,向辖区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课业辅导、文体活动、素质教育等多项志愿服务,用爱和陪伴为辖区孩子们打造“第二课堂”。社区将在原有开展“四点半课堂”基础上,对软硬件优化升级,充实“名师讲堂”为社区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师资保障,邀请社区老劳模、青年工匠为师,开设社会技能工作坊、安全教育工作坊、兴趣发展工作坊,开展陶笛课、沙画课、航空知识、劳模思政等主题课程,让辖区青少年从小培养起主人翁的责任感,传递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模文化。

(四)幸福书香润物圈。社区党委积极建设书香社会”,利用社区闲置空地建设面积为800平方米的城市书房——梧桐书屋,助力全民阅读、推动精品读物“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为百姓提供崭新的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动阅读的人文空间,提升了社区的品位和文化氛围。该书房藏书一万余册,设置有共享式阅读区、体验式阅读区、沉浸式阅读区,经营范围涵盖了图书租借、咖啡茶艺、文创字画、生活美学、旅游产品等,面向大众提供全民阅读服务,可以满足居民群众的不同阅读需求。书房不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系列活动,邀请辖区老劳模、老工匠以自身的经历定期讲授沈飞历史沿革、传承沈飞精神、论坛三台子故里等,传承红色基因,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工作探讨

牡丹社区党委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1+6+N”社区治理模式,健全睦邻议事会议制度,推动“民事共商、社区共建、家园共治、成果共享”在居民中扎实落地,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逐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良性互动。

凝聚“劳模工匠精神”,让党员群众在社区各显其能。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先锋工程”,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在夯实基层基础、服务改善民生上,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从细微处发力,以精准化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夯实一个(党建)根基,让党建引领在社区厚植深耕。按照社区党委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基层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动劳模工匠先进典型,把“两邻”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发挥社区头雁作用,挖掘地区贤能义士,建立头雁人才库,按照各自的能力分类管理,成为引领居民自治的带头人,在“两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一步,牡丹社区党委将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落脚点,持续丰富“1+6+N”服务模式内涵,让“两邻”理念在皇姑落地生根、繁花似锦。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