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以“筑堡工程”缔造 城市美好社区幸福生活

中共宜昌市夷陵区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26日15: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夷陵区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筑堡工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推动组织聚合化、队伍专业化、响应高效化、服务场景化、应用数字化,实现组织触角扎根在一线、资源力量整合在一线、困难问题解决在一线、为民服务开展在一线,把夷陵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坚强堡垒,共谋大局、共担大任、共同缔造、共筑美好,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征程中,聚力打造“一线五化”基层治理的“夷陵范式”。

一、背景介绍

宜昌市夷陵区下辖1个街道、1个试验区,18个城市社区和118个小区(片区),城区常住人口25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剧增,基层治理面临着物业“管不好”、居民“不服管”、包保单位“难以管”、杂居小区“无人管”的现状困境,形成了党建有基础但引领不够、协同有机制但粘合不够、联系有渠道但参与不够、服务有热情但供给不够的“四个不够”基层治理痼疾。

二、基本做法

“筑堡工程”就是构筑堡垒、强基固本,坚持党建引领,迭代治理思维,注重多元参与,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真正把基层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根基。夷陵区把“筑堡工程作为统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的总体抓手,全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浆固土”的核心作用,党建引领筑堡强基,攻坚赋能基层治理,锤炼队伍专业效能,服务民生春风化雨,凝聚红色澎湃动力,推进夷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革命性”重塑,各项任务高位谋划、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一)迭代思维、重塑架构,突出基层组织体系“聚合化”

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原点出发,夷陵“筑堡工程”是为了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坚持把党的组织触角根植于夷陵基层,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筑堡工程的建设清单,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全网赋能的基层组织网络。

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夷陵“筑堡工程”从“舞活党委龙头”的全局视角开始顶层设计,通过构筑“1个实施意见+9个配套方案+16个立行事项”的“1+9+16”的总体框架,建立了党工委指挥领衔、责任单位多元共建、街道主导推进、社区落地见效、小区精准实施的五级筑堡体系,筑基立柱、积木成林,为夷陵筑堡工程推深做实、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组织架构。纵向做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星火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构架,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大支部”,组建楼栋星火党小组,推选党员中心户,将党组织建到楼栋上,建到群众心坎上;横向健全街道党组织居中引领,物业企业、社会力量、志愿组织聚合环绕的组织矩阵,发挥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公共卫生等配套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作用。

三是构建联动格局。根据夷陵基层实际,整合资源要素配置,按照“一小区一支部、一楼栋一小组”的原则,摸排三类在册党员8500余名,下沉定岗到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鼓励退休、流动党员将组织关系转移至居住小区,制定联合办公、委员值班、微信群管理等14项下沉管理制度,推进小区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构建“1个大支部+1个党支部+1个业委会+1个红色物业+1个网格+N个志愿队”小区治理联动格局。

四是发挥协同优势。建立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包联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为主体,群众共同参与的“三治融合、协商自办”多元共商机制,推广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五民工作法”,拓宽党员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路径,在18个社区全面建立协商委员会,备案社区居民议事等10类社会组织达1576家,筑堡为民、筑堡靠民、筑堡惠民。

(二)战略突破、激活先锋,推进基层治理能力“专业化”

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导向出发,夷陵“筑堡工程”着重解决长期以来基层涣散、资源匮乏、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全面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沉,带动引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度参与夷陵基层社会治理,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一是优选“红色头雁”。出台《关于夯实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十条措施》等“2+N”政策文件,鼓励和选拔在职优秀党员、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118名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387名下沉在职党员干部在小区任职。推进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双向培养、交叉任职”,吸纳具有党员身份的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和社会组织党员兼任支部委员,实行小区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全区“一肩挑”比例达62.7%,党员过半数的业委会占比达76.8%。

二是锻造“红色主轴”。依托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统筹资源、平战结合,常态化推进“双报到、双报告”“三吹哨、三报到”等包联下沉机制,发动广大下沉党员干部全员参与基层治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文明创建、“一下三民”实践活动等各项中心工作。2022年4月初启动区域核酸筛查后,全区6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火速上阵,159个核酸检测点仅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采样37万人次,全面展现筑堡工程在基层治理中的动员能力与制度优势。

三是建强“红色阵地”。全面优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布局,设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共享书吧、文体活动、心理咨询、社区警务、矛盾调解、24小时自助服务等民生功能,把社区建成了群众爱来、常来、愿来、还来的“红色家园”。激活小区闲置公房、社区综合用房等存量资源,建成76个党群连心站,把小区服务阵地建到群众身边,党支部、网格员、业委会、红色物业、志愿组织进驻办公,1/3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站长,189名社区网格员下沉服务。推选566名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创新布局“星火微家”,作为楼栋党小组议事、活动、服务的“微阵地”,将接收、解决、反馈问题的“红色堡垒”倾情构筑到群众家门口。

四是激活“红色先锋”。以财政支持为主、社区自筹为辅的模式,对小区党支部、小区连心站、党员星火微家给予经费奖补。将社区书记纳入事业岗位管理,建立面向社工人才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效机制。鼓励“退居二线领导干部”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出台党员下沉激励措施。组织开展党支部+业委会履职培训,定期发布物业服务“红黑榜”,实现41个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下沉党员主动认领楼栋长、志愿服务队长等岗位1030个,兑现群众微心愿655个,开展大中型服务活动181场次。实施“社工进小区”和社工人才引进“百人计划”,2022年1565人报考社工考试,报考热度持续高企。组建62支、1605人筑堡工作队,针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9类重点弱势群体,开展“筑堡暖心·结对帮亲”等包联活动。深度融合网格、警务、执法、志愿、应急等组织力量,分别组建301支、2832人的“四长三队”,切实把一方百姓宣传好、组织好、引导好、服务好。

(三)宜接就办、办就办好,推进基层吹哨响应“高效化”

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渠道出发,夷陵“筑堡工程”建立了“一个平台接投诉、一个中心强调度、一套标准严考核、一套机制解民忧”的“宜接就办”运行机制,推进“吹哨报到、宜接就办”与“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双向耦合、深度融合,实现夷陵基层公共服务的“一网通办”,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攀升。

一是便捷高效响应。组织成立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将除110等紧急报警电话之外的所有热线收集渠道,归并整合至“12345”市民热线调度平台。以响应率、化解率、满意率为要素核心,建立哨源发现、哨响集结、部门报到、评价回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构建考评、通报、约谈、督办等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整合以来,共通过平台办理化解群众民生诉求办件5750件,受理率100%、办结率98.5%。

二是及时精准研判。坚持“宜接就办”与“未诉先办”双线并行,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夷陵群众诉求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关口前移全面发挥“前哨后院”中心作用,在成诉前就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多元数据整合。建立“每季一题”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建章立制、滚动整改、动态销号,主动化解了夷陵群众身边针头线脑、房前屋后的民生难题68大类。统筹“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运用好“城市大脑”等大数据平台,精确掌握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体的多元治理需求及其动态变化,集中优势力量提升区域治理整体效能。

(四)开门筑堡、问需于民,推进基础设施服务“场景化”

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需求出发,夷陵“筑堡工程”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以“邻里生活、公共服务、健康医疗、文化休闲、全民学习、创新创业、平安法治、城市安全”八大场景建设为重点,构建综合完善、便捷高效的15分钟城市生活圈,以大地为基、为人民筑城,把夷陵群众朝栖夜寐的人居环境,营造得更加满意、惬意、诗意。

一是探索先行先试。坚持把“C位”让给群众,深入社区蹲点调研,走访居民2万余人、分析研判群众热线2.4万条,把兴安社区从小巷深处搬迁到繁华大街,阵地面积四倍于前,零工驿站运转以来,发布用工信息5237条,达成用工意向263人。绿洲社区依托社区“大党委”联系单位、下沉党员,走访居民2500余人,对接辖区内教育资源,建学堂、优环境、办活动,社区学堂开课3个月,累计吸引3000余人参与,直播浏览量超过3万余次。

二是服务落细落小。结合先行社区的场景建设经验,提炼“问需求、摸底数、配资源、建场景、评质效”场景建设“五步法”,在城市社区梯次铺开、全面推进。东湖社区针对辖区居民老龄化需求,建设“幸福食堂”,午餐只需10元钱,让老年人“食无忧”。长江市场社区延时打造“社区客厅”,把一楼大厅完全让渡给社区居民,24小时开放,提供空调、WiFi等便民服务,让群众夏有乘凉处、冬有取暖地。

三是领域联推联动。拓展延伸“筑堡工程”覆盖领域,创新提出美好社区、美丽乡村、美誉机关、美质企业“四美”之堡建设体系,分类实施、全域覆盖。积极探索农村筑堡,围绕“两坝一峡”深化G348国道党建示范带建设,以“红满峡江”为主题迅速展开推进。召开“坝头库首”第一村——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党建提档升级研讨会,将许家冲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村、产业兴旺标杆村、带动致富核心村、基层善治幸福村,全面践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广泛发动“两新”组织积极参与夷陵基层治理,美质企业建设有声势,组建百里荒党委、筹备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精心打造楼宇商圈党建综合体,“红色万达·服务万家”深入人心;党建引领聚合力、深度融合促发展,当好“红色店小二”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美誉机关创建,税务、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先试先行,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五)减负增能、智慧赋能,推进基层治理应用“数字化”

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径出发,夷陵“筑堡工程”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传统治理与数字治理的辩证关系,探索构建“大脑全、小脑强、神经末梢灵”的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变革过去主观、定性、经验为主的传统治理模式,探索未来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精准管理、全面服务的“互联网+”智慧化治理模式。

三、工作成效

夷陵区将“筑堡工程”作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动能,聚焦群众需求,从群众房前屋后、针头线脑的小事入手,坚持聚合架构、锻造治理主轴,坚持全面领导、激活治理先锋,坚持高效响应、凝聚治理要素,坚持共同缔造、创新治理场景,坚持把“C位”让给群众,凝聚人心、成风化人,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儿上。

(一)夯基垒台、固本培元,党建引领力显著增强

夷陵区按照“有小区就有党支部”要求逐步推进小区党支部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成立小区党支部118个。同时,小区党组织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62.7%,小区党组织成员与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64.9%,同比分别上升了26%、24%。红色力量的壮大,进一步放大了党建引领力,小区“大支部”理直气壮履行主体责任,三方共建、五方联动,充分利用联席会议机制,拍板解决小区一系列“疑难杂症”,逐步形成了小区治理“难事谁来说、说了谁来听、听了谁来办、办了谁来评”的责任闭环,小区党组织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破茧蝶变。

(二)一核多元、共同治理,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

夷陵区早在2018年就开始探索实行“单位联小区、党员进小区”包联机制,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参与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大战打响后,随着“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等机制的纵深推进,三类党员名册8500余名党员报到率,从疫情前的不到50%提升至现在的100%,实现党员干部下沉报到全覆盖,极大提升了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在18个城市社区推进社区客厅建设,成立议事协商委员会,培育“党员和事佬”“望江同心圆等居民议事社会组织167家,先后组织社区阵地、小区治理“怎么建”“怎么用”“怎么管”等活动300多场次。

(三)三治融合、齐抓共管,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鉴于疫情防控大战大考的思考,夷陵创新推动“大工委”“大党委”和“大支部”制度建设,构建包保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工作者、志愿团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三治融合、协商自办”工作格局,小区治理和运转效能快速迭代升级,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转变,从强硬行政手段管理到注重综合手段治理转变。118个小区的志愿服务力量,从原来的平均每个小区20人迅速提升至100人,同时在各类群众中聘请筑堡观察员380名,开展大中型服务活动181场次,参与群众5700多人次,成功把“吃瓜群众”变为“治理先锋”。

(四)智慧赋能、普惠民生,群众满意度显著增强

在“宜接就办”社情民意调度平台上,推动下访、信访、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全面发力,全域开展蹲点调研和民意调查。通过整理近4万份调查问卷和近1.7万件热线来电,确定了噪音扰民、消费投诉、充电难、停车难等矛盾纠纷整治重点共20大项,落实了物业管理、法律维权、文体设施、居家养老、幸福食堂、托幼托育等“效果清单”共68大类,通过智慧赋能把党的温暖送到万家门口,极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探讨与启示

党的全面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根”与“魂”,要把党的触角根植到基层每个角落,要把党的声音传播到社区千家万户,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通过把民生实事抓到“底”,把有限资源用到“位”,把群众工作做到“家”,才能全面增强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引领力、号召力。

(一)强根铸魂、破冰提能,大抓党建抓大党建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社区,社区治理是党群连心的“最后一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提速,邻里纠纷、房产销售、物业服务等矛盾频发,居民品质化、精细化、多元化服务诉求与日俱增,纵向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星火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建主轴,横向健全街道党组织居中引领,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聚合环绕的组织矩阵,才能有效解决小区党组织“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才能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核心统领作用。

(二)红旗擎天、星火满天,引领党员发动党员

强化引领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下沉社区,大力践行“五民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精神与先锋模范作用,做强“星火党小组”,健全“筑堡暖心·结对帮亲”“吹哨报到”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志愿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社区工作,一个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真正把基层社区打造成为“人气旺、服务全、党员群众都常来”的红色阵地,推进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烟火气。

(三)一核多元、共同缔造,党员连心党群同心

围绕“队伍全域组建、服务全域覆盖”综合目标,推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融合发展,做强街道、做实社区、做精小区,推进社区、下沉党员、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充分把群众组织起来,发挥党建“掌舵”、群众“划桨”作用,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实现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缔造和谐社区、美好家园。

(四)脚踩泥土、贴地行走,立足实际注重实践

针头线脑出细活,房前屋后见真情。按照“问需求、摸底数、配资源、优服务、评质效”五步法,畅通快速响应、宜接就办、及时反馈的群众诉求信息渠道,加快便民、利民、惠民的社区综合服务八大场景建设,推进幸福食堂、居家养老、文化健身、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落地见效,构筑资源在基层汇聚、功能在基层发挥、难题在基层破解、服务在基层升级的,新时代夷陵“筑堡工程”基层治理“红色愿景”。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