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湛天阳

2022年07月15日08:2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寸草不生之地”。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原海子梁乡,紧邻毛乌素沙漠。他一生都在同沙漠、同贫困作斗争,带领这里祖祖辈辈受风沙侵害、被贫瘠土地所困的乡亲们,创造了治沙奇迹,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与贫瘠的命运抗争,为人民的幸福而战,是这位基层共产党员对初心使命的诠释。

坚忍不拔,敢向沙漠要田粮。“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治沙。”这是石光银践行了40多年的誓言。从1968年带领群众苦战3年,在不毛之地种活了树林,到1984年带头响应个人承包治沙,再到1988年战胜治理难度最大的狼窝沙,几十年如一日,石光银造林治沙的脚步从没停下,他带领乡亲们先后治理了25万亩荒沙地,硬是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出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年年出成绩,坚持创辉煌,石光银带领群众数十年行之以渐、持之以恒,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拼搏奉献,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不治沙就拔不掉穷根子。我是党员,必须站出来给大家做个样!”石光银从决定治沙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在沙窝窝里吃苦奋斗一辈子的打算。为了筹措买树苗的钱,他卖掉了家里的几十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为了方便治沙,他举家搬迁到了风沙最大的四大号村,带领7家农户一头扎进茫茫荒漠。树种到哪里,人就住到哪里。一捆捆树苗全靠人背,一走就是几里地;吃的是风吹干的黄馍,喝的是沙坑里的浑水。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石光银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展现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知重负重,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治沙最终是为了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石光银一直以来的心愿和奋斗目标。石光银牢牢扎在了毛乌素大沙漠里,带领乡亲们造林固沙5万多亩,植树5300多万株。如今治沙公司年产值达1亿多元,纯收入上百万元,极大提高了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曾经的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造林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良性循环。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建功立业,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人进沙退,点点绿洲连成片;岁月流转,治沙英雄已暮年。如今,年过古稀的石光银仍坚守在治沙一线,他的治沙故事还在继续。坚持离不开永不言弃的毅力,离不开一往无前的奋斗。党员干部要学习石光银的品格风范,拿出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进状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在应对风险挑战、克服工作困难、解决矛盾问题中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