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福建省宁德市:推行“1+3+N”近邻党建工作机制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中共宁德市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14日13: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近年来,宁德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心城市”的殷切嘱托,坚持“全市一盘棋、山海一体化”,中心城区扩大近3倍,小区、园区、楼宇激增,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全市城镇化率达61%,城镇常住人口突破190万人,城市已成为集聚人口、资源、产业的最大平台。为有效破解城市化快速推进中产生的社会管理复杂化、群众需求多元化、城市“陌生人社会”等问题,宁德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聚焦居民小区这一城市治理最基本单元,创新推行小区党支部引领业主委员会、业主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及各类组织多元共治的“1+3+N”近邻党建工作机制,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主要做法

(一)围绕做强“1”,突出党支部“主心骨”作用。扎实推进“支部建在小区上”,把党的领导延伸到居民群众家门口,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一是织密组织网。针对不同小区类型和党员分布情况,采取单独组建或联合组建等方式,先后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416个,楼栋党小组401个,推选党员中心户(党员楼长)3900多个,形成“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楼长)”的严密组织体系,实现居民小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同时,对新成立的小区党支部给予3000元的启动经费,每个小区党支部给予2000元/年的运转经费,为小区党支部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二是配强领头雁。制定出台城市居民小区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党(工)委备案管理、社区党组织日常管理制度。坚持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威望的“四有”标准,优先从优秀居民党员中选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动员81名离退休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行“导师帮带制”,试点成立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个人命名的“导师帮带工作室”,帮带培育小区党支部书记。加大激励保障力度,在评先评优、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待遇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提升身份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和履职荣誉感,2021年,全市有10名小区党支部书记获得市县“两优一先”表彰,70名通过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进入社区班子。三是用活微阵地。盘活架空层、配套公共用房等资源,通过党费支持、财政补助、共建单位共享等方式,整合各级各类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小区“近邻红色驿站”224个。立足居民群众需求,配备党员教育、居家养老、议事、托幼、阅读、健身等功能,建立小区党员、志愿者轮值管理制度,打造居民群众家门口的邻里共享之家。

(二)围绕引领“3”,建立健全三方联动机制。在小区党支部引领下,带动业主委员会、业主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架马车”齐头并进,提高自治能力。

一是深化双向融合。把加强党的领导写入“小区管理规约”“小区文明公约”等规章制度,发挥小区党支部对业委会、监事会组建、运作以及物业服务企业选聘、评价的主导作用,推动规范运行。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新换届或新成立的业委会党员比例一般不低于50%,2021年以来,小区党支部引导新成立、改选小区业委会189个,交叉任职比例提高到32%,派出物业企业党建指导员146名。二是畅通诉求渠道。社区干部、物业员工、居民党员带头成立1100多支志愿服务队,选聘物业监督员300多人,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2021年以来,建立“居民问题清单”980多个,逐一认领,跟踪解决,有效搭建业主与物业沟通桥梁。积极开辟线上渠道,通过“智慧社区”“智慧党建”、微信群等平台,逐步实现民意畅达、随手拍、微心愿、在线求助、投诉建议等功能,推动居民诉求“接诉即办”。三是健全议事机制。建立“小区党支部先议”和“小区书记列席业委会会议”等制度,积极推行“两议两评两公开”议事协商机制,联合开处方、解难题。制定出台红色物业星级评价办法,由小区党支部主导,每年对业委会履职情况、物业企业服务质量等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业委会换届,物业续聘、物业“黑白名单”、物业项目招投标的重要参考。

(三)围绕带动“N”,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感。

一是联席会议解难题。对于小区难以自行解决的问题,推行小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吸纳业委会、物业、周边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并针对具体问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解决小区停车位、违建、充电桩混乱、下水管道堵塞等难题1800多个。二是共驻共建聚合力。推动社区共建单位延伸挂钩联系小区党支部,建立“共建清单”“供需项目清单”,每年至少为小区办一件实事。推动在职党员回居住地社区、小区报到服务9.5万多人次,根据“居民所需,党员所长”,认领党建工作指导岗、文明创建宣传岗、环境卫生保洁岗等10类4万多个服务岗位,帮助解决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托幼等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00多件。三是志愿服务暖人心。在小区“近邻红色驿站”设立志愿服务站,建立“爱心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动员引导小区党员、律师、教师、医生等各类能人开展邻里志愿服务,涌现了一批“爱心妈妈”“银发先锋”“巡逻大叔”“小巷管家”等邻里身边的热心人。积极推行“三社联动”,联合360多家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常态化为居民提供幼儿托管、居家养老、法律咨询、医疗护理等便民服务。

三、成效

一是有效推动了组织体系“全覆盖”。推行“1+3+N”机制,把党的组织链条从社区向居民小区延伸,实现了党的领导末梢覆盖,完善了市、县、街道、社区、小区五级组织架构,形成覆盖整个城市的严密组织体系,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实现一声令下、迅速响应、一贯到底,有效筑牢群防群治钢铁防线。

二是有效构建了小区治理“共同体”。推行“1+3+N”机制,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服务评价、监督管理等工作制度,加强小区党支部对业委会、业主监事会、物业等各类组织的领导,改变了过去“群龙无首”,业委会、物业“针尖对麦芒”或“一个鼻孔出气”的两个极端,使得小区有了一个凝聚各方、团结战斗的坚强“主心骨”,在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东侨开发区上东小区党支部,引领业主委员会改选,党员比例提高到60%,推动更换物业,并实现三方协同共治,2022年春节,业主首次收到了停车费、场所租赁等公共收益“分红”,真正体会到了小区党支部带来的变化。

三是有效解决了居民群众“烦心事”。推行“1+3+N”机制,以小区党支部为纽带,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共驻共建、在职党员报到服务、志愿服务进小区等多种方式,推动各类资源力量向小区一线下沉,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停车难、环境脏乱差、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等一大批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蕉城区继光花苑小区党支部主动协调各方力量,动员党员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实现怨声载道的“老旧小区”向睦邻和谐的“美丽庭院”的华丽转变;福安市阳春社区安居小区党支部把业委会、物业拧成一股绳,主动呼应群众诉求,顺利加装了15部电梯,居民群众纷纷点赞。

四、探讨

一是必须筑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实现从“无人管事”向“核心引领”转变。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把每个小区治理好了,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面就稳了。实践证明,小区治理遇到难题,根源在于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各类组织之间缺少了党的领导核心,只有把党组织战斗堡垒前移至居民群众家门口,把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威望发挥出来,才能有效架起沟通桥梁,让居民小区从“无人管事”向“核心引领”转变。

二是必须健全互联互动制度机制,实现从“各自为战”向“共建共治”转变。党组织建立以后,能不能发挥作用是关键。要通过建立健全互联互动机制,在小区党支部领导下,把原本“各自为战”的业委会、业主监事会、物业等各类组织联结为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互利共赢,提升治理水平。

三是必须激发小区自治内生动力,实现从“陌生人社会”向“邻里一家亲”转变。居民是小区的“主人”,把居民群众参与自治的活力调动起来,基层治理才能富有生命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民主协商、志愿服务、邻里活动等多种平台,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形成“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