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吉县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14日10: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和动因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推进,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为党的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年轻干部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但也存在着一些短板:一是基层经验不足,大都“出家门、入校门、进机关门”,不少干部“说不来群众话、进不了群众门”;二是优良传统发扬不够,普遍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吃苦耐劳精神有所欠缺;三是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专业本领还不能很好适应现代治理需要。早在2004年,安吉县上墅乡就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批老干部退居二线,而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干部仍显稚嫩,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为此,上墅乡党委借鉴传统“师带徒”做法,创新建立“导师帮带制”,安排4名“老乡镇”干部与11名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结成帮带对子。导师们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把自己的好经验倾囊相授,年轻干部跟着“老乡镇”走村入户,用脚步丈量民情,逐渐成长为“进村狗不叫、群众问不倒”的乡镇工作行家里手。
多年来,安吉县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陆续出台《关于在乡镇机关干部实行“导师帮带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开展导师帮带制活动的通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导师帮带制”加快推进中国最美县域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持续推动“导师帮带制”科学化、规范化、实效化运行,帮助年轻干部茁壮成长,推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二、主要做法
围绕怎么结对、如何帮带、怎样长效管理等方面,对“导师帮带制”作出体系化链条式制度性安排,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务实管用、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接续培养的新路子。
1.突出需求导向,确保“需者皆有师”。一是紧盯短板定向选徒。明确乡村两级年轻干部作为帮带主体,重点聚焦参加工作不满三年、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和实践本领的基层干部,并逐步从个人、群体延伸至组织、班子,涵盖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组织力较弱的村(社区)等,不断拓展帮带对象范围。二是聚焦实务精准择师。打破年龄、职务、身份等界限,通过个人自荐、基层推荐、组织遴选等方式,把与农村工作联系紧密的部门业务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乡镇”和省“兴村治社名师”、省“千名好支书”等纳入导师库,实行动态管理,按需调配使用。目前,全县导师库共涵盖政策法规、经济管理、党务政务等6大类480余名优质导师。三是立足实效灵活结对。深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传统帮带方式,打造学员点单、组织派单、导师接单等个性化结对模式,建立“资源共享库”,推行“跨村拜师”“组团帮带”等跨地域帮带方式,扩大帮带辐射范围。上墅乡组建乡村振兴导师团,指导施阮村、龙王村、董岭村干部调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方式,3个村的经营性收入均增长40万元以上。
2.突出效果导向,确保“帮出真本领”。一是传授专业知识。突出经济、改革、民生、平安、生态、党建等六大领域,“一人一策”研究培养举措,“一人一档”建立成长档案。针对乡村干部岗位特点,搭建“茶香夜学”“西溪论坛”“两山讲习点”等特色载体平台,采取导师授课、专家辅导、现场观摩等方式,提升干部理论业务水平。二是帮带实践能力。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推行作业布置法、放手实践法、案例分析法、交流提高法、头脑风暴法、情景模拟法等“帮带六法”,在一线实践中锤炼基层干部实践能力。杭垓镇为年轻干部开出学方言、查民俗、用民方、请民评“四贴土方”,有效提升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三是培树优良作风。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导师身体力行带领结对年轻干部爬山头、走田埂、跑项目,实地摸民情、谋思路、解难题,在言传身教中传承涵养良好作风。
3.突出目标导向,确保“带出好实绩”。一是明确帮带职责。根据帮带对象岗位特点和短板弱项,制定年度帮带培养方案,明确帮带任务和目标,通过公示结对安排、颁发聘任证书、举行结对仪式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压紧压实帮带责任。山川乡明确结对的15名导师结合项目推进,重点帮带乡村年轻干部熟悉征迁政策法规、掌握群众工作方法。二是开展过程点评。建立定期点评制度,由乡镇(街道)党(工)委牵头,每季梳理分析结对帮带开展情况,对表现优秀和较差的分别给予鼓励督促。列为县管后备干部的,每季点评情况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其他乡村干部,由乡镇党委记入干部成长档案。三是检验帮带成效。实行“双向评议、立体评价、动态管理”,每年年底开展师徒“背靠背”相互评议,乡村两级分层组织师徒所在单位和服务管理对象“面对面”测评,综合日常点评情况给出评价,作为能否“出师”的重要依据,表现突出的推荐纳入县级优秀年轻干部库接续培养。孝丰镇搭建“百姓讲堂”“群众观察团”等载体,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帮带绩效评价。
三、工作成效
这些年来,安吉县“导师帮带制”历久弥新、常抓常新,像一颗金种子洒遍安吉大地,在绿水青山间生根发芽,在栉风沐雨中开枝散叶,结出了累累硕果。
1.做强了铁军梯队基本盘。通过持续深化推行“导师帮带制”,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全县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梯队建设后劲充足、能力本领明显提升,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入了源头活水。近年以来,已有43名导师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兴村(治社)名师”等荣誉称号。2200余名年轻干部成为单位骨干,640人走上乡科级及以上领导岗位。
2.密切了党群干群鱼水情。结合“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包乡走村”等载体,越来越多年轻干部跟随导师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仅能进群众门,而且能帮群众忙,在促进群众增收、服务就业创业、保障教育医疗、解决矛盾纠纷等急事难事操心事中,进一步站稳了群众立场、砥砺了初心使命。近年来,因帮带成效突出,65名退二线干部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
3.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导师帮带制”让广大年轻干部学有榜样、做有示范、闯有支持,他们的履职底气、干事胆气、攻坚锐气明显增强。而广大导师特别是退二线干部,也在帮带过程中找到了作用发挥的平台,重塑了自我实现的价值,不少人表示自己“又燃了起来”。安吉县连续16年实施“服务创优先锋”行动中,先后组织2600余名优秀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驻村帮扶等一线结成帮带对子,在2017年城中村改造攻坚清零专项行动中,通过导师帮带制合理分配干部力量,拆迁完成率居全市前列,11名年轻干部得到提拔使用。
4.增添了赶超发展正能量。“导师帮带制”最好课堂在一线、最终检验也在一线。近年来,在治水治气、征地拆迁、重大改革等一线攻坚中,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平安维稳等大战大考中,在项目推进、招商引才、文明创建等工作专班中,一大批年轻干部在传帮带中成长为中流砥柱,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特别在打好“两战”中,安吉在2020年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零病例”“零疑似”县区,经济社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四、经验启示
总结回顾安吉县坚持十七年推行“导师帮带制”历程,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1.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既要大力传承优良传统,又要不断拓展内涵拓宽路径。安吉县推行“导师帮带制”,体现的是传承与创新的高度统一,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师徒之道,又赋予干部“传帮带”新的时代内涵,而且“导师帮带制”操作简便易行,不搞形式主义、繁琐哲学。在年轻干部培养中,应大力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要主动契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斗争需要、契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契合高素质专业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务实管用的载体、方法和制度机制,推动年轻干部勇立时代潮头。
2.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既要全面抓实政治武装,又要持续砥砺专业磨砺专长。安吉县在实施“导师帮带制”中,无论是导师确定,还是帮带过程,都十分注重“政治引导”和“专业培养”双管齐下。年轻干部要堪当大任,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这就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锤炼年轻干部党性品行作风,强化斗争精神,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还要把专业能力提升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弥补知识空白、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推动年轻干部练就真功夫、硬本事。
3.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既要大胆放手压担历练,又要注重指引航向指点迷津。安吉县在“导师帮带制”实践中,牢牢把握“帮带而不替代,放手而不撒手”的原则,既敢于放手让年轻干部“当先锋”“打主攻”,也积极为他们“架梯子”“铺路子”。对于年轻干部培养而言,一方面要充分信任,给他们经受历练、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为他们提供阳光雨露、肥沃土壤。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思想引导、工作指导、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在大是大非上把准方向、在急难任务中稳住心神、在利益诱惑前守住底线,避免“小马迷途”,确保根壮苗盛。
相关专题 |
· 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