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

——党建引领诉源治理往深里走实里走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2022年07月08日10: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案例背景

面对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司法工作的期许、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不断增长、人民法院工作中凸显出的解纷供需矛盾、法院党员干警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人民法院积极参与、全面融入社会治理,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提供精准高效的司法供给服务。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北京市委“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和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治理机制,有机融合党建政治性和审判专业性,推出“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党建品牌。通过健全党建引领平台,形成三级联动格局,“线网站巡”对接人民群众,推动纠纷化解、诉讼服务、普法宣传向社区延伸,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依法化解,有力推动了辖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二、主要做法

(一)以党建引领为根本,建立组织联动体系,提升整体服务“系统聚合力”。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任副组长,统领各支部各司其职、一体推进。领导小组先后9次专题研究,相继出台《关于党建引领开展“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行“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机制的意见》等9项配套制度。建立三级联动推进机制,党组成员对接区委政法委、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时了解辖区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各党支部对接辖区街道工委,了解掌握司法需求、矛盾纠纷特点及社会治理情况;党员干警对接社区党委,线上回应群众诉求,线下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法律咨询等工作。推动形成立体化服务体系,推动区委在法院“诉源治理直通车”的基础上建立“法律直通车”体系,并发挥“火车头”作用,主动对接公安局、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强化组织力应用效能,实现党建工作与司法服务同频共振,使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

(二)以服务群众为中心,畅通需求收集渠道,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直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通过“人工+自助”24小时不打烊方式,为群众提供诉讼咨询、联系法官等多元服务,确保第一时间了解、回应群众诉求。两年来办结群众线上诉求156739件,做到群众需求响应率100%,一个工作日内办理率100%。疫情期间,推出党支部书记接听热线、工单24小时办结等7项措施,增设立案、执行、信访、查档、投诉5条服务专线,接听答复热线电话13569通,全方位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开设“网上直通车”移动端,定制提供诉讼咨询、多元解纷、普法宣传服务清单,将司法服务从“去法院办”变为“手中办”“家里办”。收到各类留言3124条,其中诉讼咨询占比92%,案件查询、联系法官、申请普法宣传占比8%,留言中85%来自社区通道,社区干部表现出对司法服务的旺盛需求。设立“诉源治理直通车”党员先锋岗,通过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西城家园”APP等多种渠道征集群众需求,收集呼声最高的及时联系法官、事项一次办结等诉求,建成实体工作站,选拔优秀党员专职专岗负责热线接听、工单办理与视频调解,全体党员法官轮流值班,强化有效供给,满足群众期盼,办理工单145140条,做到来电平均等待时长11秒,占整体办理率92.6%。

(三)以定纷止争为重点,着力前端矛盾化解,做到司法服务“多元零距离”。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线上回应群众诉求,线下深入社区上门巡回,对解纷需求较大的街道社区进行重点巡回,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解。组织各庭室优秀党员法官和法官助理成立巡回法官临时党支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全国劳动模范赵海法官团队引领作用,每周例行巡回3-4个基层调解组织和街道社区,开展诉讼咨询、指导调解。疫情期间,与各街道社区开展视频连线79次。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与43家调解组织形成对接,在辖区 4 个街道试点开展委派调解,获评“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立案庭由“分诊台”变成“急诊室”,非诉和快审方式结案占民事结案 70%以上。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成效显著,司法确认案件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小额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率稳步提升,独任制适用率上升 40 个百分点。疫情期间,开展线上“多元调解+速裁”,依托“云法庭”“北京诉讼微法院”“审判信息网”等平台,通过电话或线上调解解决各类纠纷,实现“群众纠纷家中解”。开展定制式精准普法,推出“诉源治理直通车”普法讲堂活动,成立“普法讲师团”,举办“法律十进”活动32场,召开新闻发布会20场。疫情期间,紧扣群众普法需求,围绕合同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开展普法讲堂和线上新闻通报会52场,全程网络直播,累计普法280万人次。

(四)以协同共治为目标,主动参与区域化党建,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主动担当作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践行“首善标准”“红墙意识”,深化与辖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对接,提供分析报告,总结运行态势和矛盾纠纷、群众需求变化情况,提出风险预警和工作建议。发送司法建议62件,建议相关部门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规范行为、消除隐患,针对群众反映凭法院生效文书不能直接办理不动产变更登记的问题,向市规自委发送司法建议,建议被及时采纳,直接减少了大量撤销原不动产登记的行政诉讼案件,让群众的胜诉权益得到尽快实现。坚持定期走访回访,领导小组成员每年至少走访两至三个街道,对发现的社区管理不到位、不规范、不合法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对于社区反映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根据需要召开现场会,推动问题现场解决、实质性解决。领导小组成员坚持每年两次走访对接全部街道,法官联系263个社区,实现走访全覆盖、接触无死角。充分发挥“红墙先锋”带头作用,以社区为网格,不断升级为民服务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成效

(一)参与诉源治理更加靠前一步。“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党建品牌,依靠诉源治理直通车机制,增强了“接诉即答”“接单即办”机制质量效果。西城法院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机制是诉源治理工作的重要创新,是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探索创新,展现了区法院的主动担当、奋发有为,具有可复制性和借鉴推广性。该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法院系统司法改革“微创新”最佳示范案例,获评首都职工志愿“特色职工志愿服务项目”、西城区“七五”普法特色法宣项目。

(二)司法便民利民更有力度温度。“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将普法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促进司法服务“多元零距离”,引领广大党员牢记党员身份、践行初心使命,久久为功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支部党员干警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将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对干警“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期限内办结率和是否实质解决问题“双路径”考核督促,确保了落地落细,一对一实打实解决诉讼当事人和群众实际需求。

(三)党建融合蝶变更加紧凑有序。“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党建项目创设以来,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政治引导力和社会动员力,依托法院审判职能和党组织资源优势,引领强化党组织“硬核”力量,通过完善支部建设、强化党员管理、调动党员能动性,与各单位、各组织共搭平台,融入到西城区为民服务党建同心圆中,与街道、社区开展党建共建,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浓厚“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在项目的逐渐推进中,党建工作政治性和法院工作职业化有效融合,党员法官队伍战斗力明显增强,司法履职能力明显提高,法院良好形象得以树立,司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普法宣传活动更加精准有效。总结精选案例,聚焦难点堵点,持续精准普法,引领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八五”普法为抓手,精心研判辖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积极组织案例发布、普法讲座、旁听案件、模拟法庭等专题普法活动,发挥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直通车”品牌的作用,组建学历高、擅表达、亲民型党员法官普法团,重点做好对民法典等重要法律以及涉民生类纠纷化解的普法宣传,形成全社会尊重法治、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的良好风气,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示范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

四、探讨

(一)需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主责意识。近两年来,最高院相继出台《关于深化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解纷服务大格局。《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公布实施,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接诉即办工作体系。西城区委接诉即办工作“领哨行动”也将法院纳入责任单位,要求法院发挥普法宣传职能,依托12368诉讼服务平台和西城家园APP两个主渠道,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对接重点街道,推动区域治理改革。

(二)需进一步满足群众新需求新期待。要持续研判需求,统筹牵引。党员干警结合“双报到”活动,与街道党委和社区书记建立常态化联系。优化法官巡回方案,结合专业特点,将区域司法需求分派至各审判庭室的法官或助理,发挥党组织统筹作用,带动全院各支部积极创新开展工作。在巡回过程中,注重发挥专职巡回法官的旗帜作用,在实践中实现资深法官“传帮带”,青年干警锻炼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效果。确立标准,创建“无讼社区”。坚持“调解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联合基层治理组织开展“无讼社区”品牌创建,选取条件适合的社区作为试点,科学论证,率先明确评估指标,综合社区调解介入率、社区调解成功率、司法确认适用率、调解自动履行率等几项具体指标,形成“无讼社区”的评判和考核标准。

(三)需进一步提升诉源治理覆盖面。要继续发挥“西城家园”APP矛盾纠纷化解合力线上主平台作用,促进线上线下解纷资源互联融通。增加源头预防通道,拓宽“法律直通车”应用范围,将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纳入。开通视频功能,服务方式更加智能、便捷。引入更多调解力量。继续扩大与行业调解组织的对接范围和力度,梳理现有对接力量,优中选优,力争做到行业调解组织专业覆盖更广、调解力量更强。选聘更多优秀调解员常驻法院,定期开展业务讲座、组织研讨,提升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升区域基层治理能力,预防化解各类社会风险。

(四)需进一步锤炼干警党性意识。“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工作促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入,聚焦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角度分析,提出解决建议,确保服务群众工作更全面、各项审执工作无死角。法院队伍司法作风进一步转变,拓展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模式,党员干警在“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工作过程中要审视和反思日常行为,促使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要持之以恒锤炼作风形象,敢担当能奉献,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第一线的作用,聚焦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主动融入社会共建共治格局,助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良性运行的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