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四川成都市郫都区:构建“党建引领 巾帼服务 社会组织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成都市郫都区妇女联合会

2022年07月08日10: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郫都区立足郫都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创新社会管理手段,丰富社会管理路径,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挖掘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的潜力,出台“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计划16条,提高服务引领妇女的能力,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半边天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在乡风文明中的独特作用,为乡村振兴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巾帼力量。

一、背景起因

(一)“基层社区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新领域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是巩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基础。进入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健康、收入、医疗、就业、教育、家庭、安全等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同时,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力量也在基层。目前,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社区,使基层社区有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石。

(二)“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核心思想。“共建、共治、共享”意味着对社会成员的服务和管理,不应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应该是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服务和治理,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地对待各类社会主体,整合社区各种资源、动员社区多个主体来共同参与对群众的服务和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社区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稳定的社区发展环境。

(三)“巾帼行动”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新亮点

当前,“小政府、大社会”已成为社会管理改革的方向,越来越多涉及妇女、儿童、青年等特殊人群发展的职能将从政府中转移出来,群团组织“去机关化”也将成为趋势。基层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力量。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好地为妇女服务,是基层妇联必须积极探索和解决的新课题,也是妇联赢得群众认可的重要途径。同时,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与服务是促进社区繁荣发展、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的重要手段,基层妇女组织应在创新社区治理与服务中,结合自身特征,发挥纽带作用,为满足群众多元需求贡献力量。

二、具体做法

(一)出台“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计划16条,致力探索新模式

立足郫都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动”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乡村振兴思想共识,汇聚乡村振兴巾帼力量,围绕《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计划》,创新开展五大振兴活动,引领妇女参与独具郫都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通过妇联与农业、文旅、商务、民政、社治委等部门的联动,落实行动计划,激发广大女性的就业创业动能,提升妇女的获得感和受益度,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创新实践,讲好巾帼故事,汇聚巾帼力量参与推动社会治理工作。

一是开展产业振兴巾帼引领行动,推进巾帼融合产业发展。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产业园区、特色镇、川西林盘建设等10+3产业发展,重点开展巾帼产业平台搭建、技术培训、基地建设、组建知名女企业家“创业导师团队”等,推进广大妇女参与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二是开展人才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培树乡村振兴巾帼标兵。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培树乡村振兴巾帼标兵,引领妇女参与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开展乡村巾帼标兵选创活动、创建“巾帼云创·蓉城巾帼学院分院”、开设乡村振兴“木兰大讲堂”。在文博文创、社区治理、手工传承、家政服务、家庭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引领培育女性人才。启动“指尖的爱·四寻”工作,在全区范围挖掘、培树巾帼带头人,为高质量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贡献巾帼力量。

三是开展文化振兴巾帼引领行动,推动广大妇女参与提升。用优秀的家庭文化浸润乡村家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选树一批最美家庭典型,发布郫都区“家庭文明建设公约”,广泛开展“晒家风、晒家训、晒家规”活动,传播家庭文明作用,引领家庭文明风尚,实现家庭文明提升与文化振兴两者共赢。

四是开展生态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绿色家庭引领行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重要内容,引导妇女争做“百村整治、万户清洁”行动的参与者、宣传者、示范者、守护者,让清洁行动成为每一个家庭的自觉行为和持久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五是开展组织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建强乡村振兴巾帼堡垒。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在推进城乡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建好妇女儿童之家,打造市、区、街道儿童之家示范、建好“蓉姐对你说”维权站点。延伸拓展妇联基层组织,夯实妇联基层组织。

(二)构建全覆盖平台,提供多元服务

一是扶弱助幼服务。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按照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总体要求,将工作重心下移、前移,在村(社区)重点推进“妇女之家”建设,实现全覆盖,并积极探索建立各类“妇女微家”,对妇女儿童事业进行了有益探索。全覆盖平台的建立,使妇女儿童足不出村(社区)就能免费享受就业、维权、文化、等服务。将妇女儿童精准服务工作深入到基层,服务到基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有效地解决了服务妇女儿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精准把握女性创业就业需求,有针对性举办家政服务等各类女性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评选和典型宣传,激励广大妇女爱岗敬业、温暖服务、争创一流;围绕促进生活服务,深化“指尖的爱 四送”活动举办健康知识巡讲、就业培训等相关活动;联合人社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加强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创业。

二是城乡社区治理服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更是基层治理的重点。在调动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妇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优势,强化阵地建设,建立全覆盖服务平台,不仅起到了帮助妇女儿童的作用,还为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服务平台,为妇女提供了实现自我创造、分享发展成果、参与重要决策的便捷渠道,有效激发了社区妇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同时,通过平台开展的“书记党课”“社工讲座”“居民沙龙”等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平台开展的纠纷调解、教育培训、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服务,吸引了城乡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培育了城乡社区治理的多元化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城乡居民的自治作用。

三、成效展示

(一)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一是提高了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社会组织的服务能量,利用社区内的服务设施,为社区群众提供培训、就业、维权等独具特色的融合服务项目,每天为200余人次提供服务,共服务妇女儿童和社区居民10万余人次,大大提高了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是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以党建为引领,搭建社区共治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社区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共同参与。整合了党员队伍、专业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向城乡基层妇女组织发出号召,招募巾帼志愿者。吸纳了一批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级“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社会人士或组织等2600余人加入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培育了生态环保、家庭教育、法律维权、扶贫助困、女性健康等方面巾帼志愿服务队158支,其中特色巾帼志愿服务队28支。积极开展“一家亲”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发动更多妇女自觉参与社区发展治理。举办“垃圾不过年”“护水就是护家园”“人居环境整治进家庭”等活动,引导妇女群众及家庭追求健康向上生活。

三是强化了社区文化引领能力。社区党组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创新家庭文化建设,包括:依托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卫生整治、美化绿化家庭、家风家训传承、音乐艺术鉴赏、女性创新创业、家政服务智能化等社区家庭日活动。利用各类家长学校,举办“父母大课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围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进家庭”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清洁家园活动、美丽庭院评选、巾帼志愿服务等,提升妇女及家庭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

(二)发挥妇联“联”的优势,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服务内容

一是扩大妇联组织覆盖面。在建强各街道(镇)妇联的基础上,从打破行政隶属身份限制和行业分割入手,着力推进在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中建立妇女组织,已在川菜产业园区、菁蓉镇双创基地、机关单位、各街道建妇委会54个,实现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无缝覆盖。目前,全区共建街道妇联10个,村(社区)妇联147个,企业女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0余场,开展各类培训50余场。

二是建立密切联系基层直接联系妇女群众机制。建立了区妇联干部“1+1+N”联系点制度。妇联机关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名妇女群众或1个家庭,机关各科室和各街道妇联联系若干个村(社区)或若干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通过“三固化四包干”“三问三亮”“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固定党日”,以及下基层慰问等活动契机到联系的家庭、企业、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强化兼职副主席和执委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执委作用,推行“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工作法,主动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切实为广大妇女提供维权服务。在村(社区)妇女之家建立“蓉姐对你说”维权点位157个,凝聚法律、心理、调解、社工等专业队伍力量,构建集“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法律帮助、关爱帮扶”于一体的综合维权服务模式,有效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引导社会公众建立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加强对危机家庭的排查和干预。

四是主动作为,疫情面前显巾帼担当。疫情发生后,郫都区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全区巾帼志愿者开展服务,发动组织3000余名巾帼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开展摸排走访规劝等工作,依托微信公众号、社区电台、视频等载体,将防疫知识、倡议书、典型事迹以说唱、快板、才艺表演等形式,综合宣传共计3000余次。组织巾帼志愿者自制防护面罩980个,捐赠给医院和中国慈善总会送往战疫一线。

四、探讨研究

当前,“党建引领 巾帼服务 社会组织参与”的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由党建、群团和社会组织三方形成合力,通过合作的途径实现基层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不仅实现了对妇女儿童群体的有效帮扶,还大大激发其对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丰富了社区文化,提升了社区的善治良序。但由于各项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现实困难,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和解决。

一是体制机制的可持续性仍需关注。由于管理和服务人口众多且地域分散,处于基层的管理者往往面临巨大的直接治理压力,加之治理制度化不足,不能厘清权责关系,而行政和自治不分乃至以行政替代自治的“简约治理”问题仍然存在。

二是妇女儿童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仍需加强。由于宣传理念、宣传方式、宣传渠道、宣传技巧尚有不足,在省内外、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没达到理想状态,人气聚集程度还不高,亟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巩固“党建引领”效果上仍需着力。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等主题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引导更多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到“妇女儿童之家”开展志愿服务;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加大基层社区治理的宣传力度,广泛吸引更多社会关注,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对妇女儿童开展精准服务,吸引更多的社区妇女儿童居民既参与活动又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服务妇女儿童与社区治理双赢局面。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