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东兰陵:构建“红色坐标系”赋能城市基层治理

中共兰陵县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07日13: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兰陵县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构建多元“红色坐标系”,横向汇聚工作合力,纵向延伸党建触角,让党在城市的根基更牢固、功能更强大,将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美好愿景从纸上不断落实到地上。

一、背景起因

兰陵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有“山东南菜园”美誉,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04个行政村,城区常住人口达24万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需求更加多元,对于基础设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还存在参与治理的力量融入不足、群众诉求回应不及时等问题,由此产生了当前城市基层治理同居民需求之间的“空白点”和“盲区”,激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提档升级成为摆在兰陵县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兰陵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强化党建引领,破解城市基层治理的阻梗点,将《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县委书记突破项目进行攻坚提升,整合职能部门、社区、网格、物业、业委会、新就业群体等关键要素,让更多治理红利向群众倾斜,让群众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引领城市治理新风尚,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红色组织“坐标系”

坚持“人民群众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党建就覆盖到哪里”,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一是优化规划布局。将城市党建与县域城区发展规划融合推进,以全县“六城同建”为总基调,在原有16个城市社区基础上,重新划分增加5个纯城市社区,实现东城新建居民小区全覆盖,进一步精细了社区管理范围。二是强化社区中枢。建立物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权力下放,将物业管理、监督、考核等职能下沉到街道社区,赋予街道社区9大项、23小项权力,21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社区“大党委”,吸纳驻区单位、物业企业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同步选派了16名“红领书记”指导社区工作,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定期召集会议研究社区重大事项,让社区理直气壮“做主角”,解决过去社区“看得见管不了”的问题。三是强化物业力量。成立物业服务企业行业党委,对全县物业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指导,深入排查“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16个。制定《物业服务市场考核办法》,建立物业服务“红黄榜”,实行一月一考核,考核成绩前十名列入红榜、后十名列入黄榜,在全县进行公示,将考核结果与物业企业、开发企业评优评先、项目招投标等挂钩,推动物业企业服务质量提升。

(二)聚焦双化联动,构建红色网格“坐标系”

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化“双化联动”,以服务群众为目标,推动形成城市治理的“闭环”机制。一是多网融合聚合力。按照“任务相当、便于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在党建网格基础上,统筹整合综治、卫生健康、创卫等6类网格,实现“多网合一”。由规划部门统一进行规划,将21个城市社区划分为56个基础网格,成立56个网格党支部,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微网格)党小组”的四级组织体系。二是选优配强领头雁。每个基础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由网格党支部书记兼任,其他网格员由退休党员干部、热心党员、群众担任,有利于发挥贴近群众、熟悉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三是网格治理精细化。依托“兰陵首发”智能化平台,建立“街呼县应”系统,构建街道“内循环”和街呼县应“外循环”问题解决工作机制。街道党工委成立解决问题专业队伍和分流、交办、督办专职队伍,对网格员通过“兰陵首发”智能化平台上报的问题诉求,由街道专职队伍进行分类,能在街道辖区解决的,及时分流交办,限时办结,街道层面解决不了的,由街道管理员上报县级“街呼县应”平台,县级平台将上报的诉求矛盾转派到相关职能部门,限期予以办理、回复,有效优化了问题解决流程,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网格化治理新模式。

(三)强化基础保障,构建红色阵地“坐标系”

以阵地提升、群众自治为目标,进一步拓展城市治理空间,延伸服务半径。一是构建“1+N”党群服务矩阵。按“社区服务用房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小区党群服务站不低于50平方米”的标准,全面摸排全县住宅小区配套公建用房使用情况,科学统筹现有社区办公用房、小区配套公建用房及其他闲置场所等资源,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1处、小区党群服务站65处。同时,对所有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按照《临沂市新建住宅区配建移交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实施办法》要求,从源头上加强对新建商住小区配套公建用房的监管。二是强化业委会组建。规范业委会选举前置程序和选举流程,严格任职条件,进一步明确业委会及委员职责,推荐符合条件、具有业主身份的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支部书记、在职党员作为业委会委员候选人,组建了127个业委会,严格按照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60%要求,同步成立了85个业委会党组织。对尚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通过居民委员会下设的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对物业企业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建立“一联四帮”制度。针对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技防的“三无小区”(家属院),全面推行“一联四帮”制度(即:县直部门联系小区,帮党的建设、帮管理提升、帮基层治理、帮难题破解),由原建设县直部门单位联系帮包,明确1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对非家属院的“三无小区”,由街道、社区负责兜底管理。

(四)坚持双线推进,构建红色服务“坐标系”

兰陵县牢牢把握“服务”的鲜明主题,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创新群众表达诉求方式,满足多元化需求。线上,建立群众诉求解决“闭环式”机制,利用网络高效、便捷优势,拓宽业主反映问题渠道。一方面,依托城市社区党组织微信公众号开通“红管家”线上服务,收集群众诉求。另一方面,依托“兰陵首发”APP开通“物业专栏”,对业主诉求实行“接诉即办”机制,居民下单、平台派单、部门单位接单,建立诉求收集交办、限时督办、结果回复、满意评价“闭环式”运行机制,实现“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提高群众获得感。线下,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设立小区“红色议事厅”,每月固定一天由社区党组织、物业主管单位、小区(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等共同召开一次议事会,会议时间、地点提前在小区宣传栏、业主群公示,直面群众、开门纳谏,将“议事厅”开到群众家门口,由相关职能部门下沉社区一线解决。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解决时限,努力打通小区物业管理“堵点”。

(五)温暖新就业群体,构建红色双向“坐标系”

探索把党的工作有效融入新就业群体中,把新就业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形成“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一是打造红色矩阵。夯实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邮政等职能部门责任,成立直播电商和快递物流2个行业党委,构建“职能部门党组织—行业党委—企业党组织”的“红色矩阵”,构建起行业管理部门纵向推动、园区等聚集区横向拓展、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工作体系,凝聚起齐抓共管合力。依托行业党委和协会商会,全面摸排各行业经营管理、从业者数量、党员数量和党建阵地等基本情况,建立完备的行业工作信息台账。通过行业企业自查上报、社保信息比对、实地调研了解等多种方式,备案新业态从业人员13082名、党员121名,全部纳入动态管理。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通过企业单建、区域联建等形式,组建直播电商企业党支部6个、快递物流企业党支部11个、外卖平台企业党支部2个,行业企业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二是落实关心关爱。出台《兰陵县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十条措施”》,引导各类服务资源向新就业群体倾斜,增进职业归属感,让新就业群体更好更快融入城市生活。开设“技能培训直通车”,组织开展行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员工技能培训3期,开设电商直播孵化班11期,组织直播电商行业业务骨干实地考察学习2次。在快递小哥中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快递专线”5支、“党员服务专区”8个,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比奉献、比作为”活动,评选“最美快递小哥”10名、“最美司机”10名,不断放大典型示范效应。三是推进“双向服务”。统筹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楼宇商圈空置区域等开放场所开辟专属空间,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免费茶水、有休憩设施、有充电设备、有急救药箱、有专人管理的“六有”标准,高标准建设“沂蒙小蜜蜂驿站”21处,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便利服务。引导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包楼门、进网格,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精神文明“宣传员”、疫情防控“引导员”,首批聘任20名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担任城市基层治理监督员,有效融入城市基层治理。

三、工作成效

(一)力量整合更加突出。兰陵县将原本单打独斗的城市治理要素充分整合融合,健全完善了“一核多元”治理体系,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为加强城市基层治理构建了新框架、探索了新路径。通过构建社区大党委共建机制,使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更好发挥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了小区居民、业委会的自治水平,吸纳了新就业群体、“双报到”单位等共同参与,实现了城市基层治理目标路径的集中统一,充实了基层治理力量,促进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例如,全县9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与社区建立联系,建立了“三张清单”,完成了124个共驻共建项目,形成资源共用、活动共办、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服务措施更加精准。聚焦“坐标系”工程,城市治理服务效能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来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不齐全的“三无”小区,现在由原建设单位和街道社区负责兜底管理,享受了与其他小区同等的服务资源。新就业群体作为城市的新力量,一系列暖心服务措施让他们感受了来自党的关怀,自觉增强了从业意识和城市主人公意识,也把关爱传递到服务居民中去。极大调动了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丰富了服务内容事项,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提升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实现了服务力量的有效集中,发挥了“1+1>2”的效应。

(三)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建设了一批功能完备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配齐了一批城市专职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选派了一批有责任心的红领书记,阵地和人员保障不断细化。依托兰陵首发平台、“红色议事厅”畅通了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让群众的问题解决有了保障。截至目前,线下,89个小区设立了“红色议事厅”,接待群众来访932人次;线上,21个城市社区全部开通“红管家”线上服务,配合“兰陵首发”的“物业专栏”,受理群众线上诉求600余人次。

四、探索思考

(一)强化党建引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方向决定治理道路的选择,直接影响基层治理的成效。要始终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做实社区“大党委”核心领导作用,依托物业、快递物流、直播电商等行业党委,推动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好、服务好、发展好物业企业、小区(网格)、新业态企业等党组织,让各级党组织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上目标一致。

(二)夯实制度基础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制度管根本、管长远,要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健全“街呼县应、上下联动”协同机制,深化“双报到”和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推进多元共治,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三)坚持群众立场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根本原则。群众的需要就是工作的方向。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基层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红色坐标系”深入群众生活,更持久地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