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刚 刘伟
2022年04月29日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的深邃思考、殷切希望,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了信念之魂,开掘了奋进之源,擘画了发展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红色血脉和鲜明的红色基因。85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以吴玉章、成仿吾、宋涛、卫兴华、高铭暄等为代表的、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家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近37万名热血青年怀着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来到这里,又怀着对人民事业的崇高使命奔向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85年的探索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历史进程的生动缩影。
进入新时代,学校锚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回答中国问题,将自身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着眼“四个服务”,紧扣国家重大战略,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为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积累了人大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发展。2017年10月3日,在学校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学校表示热烈祝贺、提出殷切希望。
我们要深刻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关心厚爱、深切期盼,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前进之魂、办学之基、目标之要、信心之源,从政治方向、历史纵向、时代定向、价值取向角度深刻领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之新,把学校特色优势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大能力,使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扎根中国大地,坚决做到“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最本质的特征、最显著的优势。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担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把红色基因融入加快推进新一轮“双一流”特色建设、内涵建设、高质量建设全过程,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示中国高等教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闯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聚焦“独树一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将进一步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独树一帜的优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人大方案、发出人大声音,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坚守人民立场,弘扬红色教育家、人民教育家精神。面对当前高校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将以造就教育家的标准构建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实现新时代精通专业的“经师”与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造就大批“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中国人民大学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思政”体系塑造青年,全方面、立体化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工程,坚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育人。坚持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改革创新,把思政课的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校情,增强青年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号召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跻身世界一流。中国人民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