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阎锡新:每一个抉择都事关生死

2020年09月12日09:12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阎锡新:每一个抉择都事关生死

       9月8日,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阎锡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两项荣誉。习惯于埋头做事、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的他,一下子“红”起来。

  58岁的阎锡新,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一科主任,省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今年疫情突发,他被任命为我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同行称他是“专家中的专家”。

  从1月23日起,在省卫健委不大的远程会诊室里,阎锡新坚守了一百多个日夜。疫情高发阶段,每天会诊十几个小时,逐个讨论治疗方案。

  你如果近距离观察过他,会发现黑框眼镜后面,淡定如水的双眼里布满红血丝。“在这个位置上干一分钟,就要尽力60秒。我的背后,护佑的可是7500万河北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啊。”他说。

  疫情汹汹,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打开那段抗疫日子里的记忆,他轻描淡写,但谈到的每一个场景都足够惊心动魄。1月31日午夜,张家口紧急求援:患者老代病情突然恶化,双肺几乎全白,呼吸衰竭,怎么办?

  新冠病毒充满未知,治疗方向差之毫厘,就有可能失去宝贵生命。生死一瞬,来不及半点迟疑,必须立即作出决断。

  远程会诊室里,阎锡新和专家们紧盯屏幕,层层分析。短暂讨论后,他果断发令:“将仰卧位机械通气改为俯卧位,立即实施高流量氧疗,开展床旁血滤。”那声音,沉稳有力,坚如磐石。

  几小时后患者病情好转。一直守在会诊室里的阎锡新,长长松了口气。

  一个数字背后代表一个家庭。阎锡新怕数字增长,更怕这个数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有疏漏而增长。

  面对全新的病毒,没有现成的路走。如何防止轻症转重症?怎样抑制炎症风暴?如何应对多脏器衰竭?疫魔凶猛,一个个新问题接踵而来。

  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为了找到预警指标,他带领专家组一个个患者比对,一个个指标查找,“救治容不得一丝失误,我们只能对出现变化的指标追着打。”

  俯卧位通气、维持液体负平衡、控制炎症风暴……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摸索中,总结出宝贵的“河北经验”。这些方法被写进我省诊疗方案,沿用至今。

  呼吸衰竭,上不上ECMO?上,可能加剧病情;不上,就是等死。救人如救火,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的艰难抉择。

  阎锡新总是很小心、很小心,权衡再三,冷静拍板。他的冷静,让人踏实。有基层一线的医护人员评价:“阎主任的气场,让我们有信心。”他却说,“每一次拿意见,都可能决定患者生死,怎能不怕?但你是组长,关键时刻就得顶上去!”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

  深耕呼吸专业36年,各地医院呼吸学科怎样、医生水平如何,早已像一张清晰的地图,深深刻在阎锡新的脑子里。这一次,他把排兵布阵做到了极致。

  一名患者突发多脏器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当地专家组几经努力仍未见起色。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省人民医院……阎锡新立即调度呼吸、血液、心内等十几位专家连夜驰援,优质资源精锐尽出。随后,又邀请李兰娟院士远程会诊,为救治患者提供指导。最终,患者在使用ECMO 57.5天后顺利脱机。

  全力救治,不放过一丝希望。截至6月30日,省市专家联合会诊903人次,邀请国家级专家外援24人次,从生死之门“拽”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老代就是其中一位,这是我省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2月14日,阎锡新在电视新闻里第一次见到老代,那个专家组拼尽全力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人,生机勃勃地站在医院门口。

  那一幕,直到现在想起,他依然有“热泪盈眶的冲动”。“重获新生的艺术家,一定能画出最美的画吧!”阎锡新一遍遍回味,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冬去春来,从至暗到天明。老代出院了,李先生出院了,孙氏兄弟出院了,张大姐也出院了……截至9月6日,我省确诊新冠肺炎患者365例,其中重危患者54例,死亡率1.6%,展示出较高的重危症救治水平。

  有人说:“他有专家之专、战士之勇,更有医者之担当,是抗疫战场上当之无愧的特殊战士。”

  表彰大会会场里,铿锵的旋律还在耳畔回响,阎锡新的目光已望向更远的未来。

  盛誉之下,不能有负重托!他想全力推进全省呼吸学科建设质控与巡讲,尽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他打算把60篇新冠肺炎诊疗日记结集出版,充分总结自己的抗疫诊疗经验;他还计划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攻关……

  新一轮的战斗又打响了。而他,只是全省近23万名医生中的“浪花一朵”。(河北日报记者 周 洁)

(责编:刘尤罕、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