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乐当脱贫致富的“活地图”“活字典”

——记《闽东日报》原总编辑、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王绍据

高建进

2020年08月11日08:4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乐当脱贫致富的“活地图”“活字典”

火红七月,信念如磐。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的前夜,中信银行福州分行的学习教育宣传基地灯光明亮,座无虚席。《闽东日报》原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记者、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王绍据,应邀到这里,给中信集团驻闽分支机构全体党员干部开了一场生动讲座。

厅里的巨大屏幕上播放着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干部群众代表连线的视频。重温着这段视频,总书记亲切深情的话语,依然让73岁的王绍据激动不已!视频中,总书记称赞王绍据“几十年前报道赤溪村的情况就很有新闻价值”,并勉励这位宁德的“活地图、活字典”,协助大家总结扶贫经验,为下一步全国全面摆脱贫困、建成小康发挥余热。

看完这段视频,大厅里的热烈掌声经久不息,在座的党员干部们向王绍据表达着由衷的敬意。

这是一位大半辈子矢志为脱贫攻坚而努力的新闻工作者。“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之后,弱势群体依然会存在,我们扶贫扶弱、扶志扶智的工作,是不会落幕的。”王绍据表示,“帮扶路上,我不会止步,也不敢停歇。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发挥余热,为群众脱贫致富继续当好‘活地图’‘活字典’。”

敢于担当 大胆呼吁

20世纪80年代初,王绍据在福鼎担任县委办副主任兼县委报道组组长。1984年春天,他听说该县磻溪公社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极度贫穷,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让他决心去一探究竟。5月15日,他起个大早,从县城乘车一个半小时到公社,随后沿着崎岖山路徒步26公里抵达目的地。这个畲族村寨的贫困,让他十分震惊:村民的口粮除了番薯丝就是野苦菜,居住的茅草房破败不堪,大人小孩衣衫褴褛,连双像样的鞋也没有……

面对贫困,王绍据感同身受。“我12岁时失去父亲,13岁辍学回家放牛。白天在生产队挣工分,晚上就自学文化知识。”他回忆,当时家里穷得连煤油灯也点不起,自己就想办法捉萤火虫装在鸡蛋壳里照明学习。艰难的少年生活,让王绍据刻骨铭心。

王绍据说,回到县城的当晚,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下半夜起床写就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稿子,既反映了这个村寨的艰苦状况,又提出帮助脱贫的具体措施。第二天起早,他满腔热忱赶到省城投稿。一位相熟的编辑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你这是给当前大好形势抹黑,你不怕吗?”王绍据虽然碰了壁,但他并没有死心。他想:偏僻边远的贫困农村不只是下山溪,如果不如实向上反映,怎称得上“铁肩担道义”?一定要把这个革命老区基点村的真实情况反映上去。于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顶着各种压力,将稿件寄往人民日报社编辑部。

一个月后的6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以来信形式刊登了王绍据的稿件,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在全国各地激起了强烈反响。同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序幕。默默无闻的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

当即,福鼎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商讨扶贫办法,确定由王绍据当向导,带领一支由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对这个自然村进行“输血”式的帮扶,开了全省之先河。

践行“四力” 永不止步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脱贫攻坚是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在党课上,王绍据如是说。他认为,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既要有敢担事的“铁肩膀”,更要有干成事的“真本领”。这个“真本领”,就是要靠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磨炼。

1989年8月,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点将,选定王绍据筹办《闽东日报》复刊事宜,并担任报社总编辑。30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嘱托,勇挑重担,践行“四力”不止步。他坚持实践第一,注重调查研究,善于观察,脚力走得实、走得远;眼力看得透、看得明;脑力想得全、想得细;笔力写得好、写得深。从事新闻工作这些年来,王绍据身先士卒,带头采写稿件数千篇,以“三农”为题材的稿件就有360多篇。

在扶贫过程中,王绍据不断发现和总结经验教训,为脱贫攻坚尽心尽责。当下山溪村民们对脱贫信心不足时,他撰写稿件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当村里人养的猪、羊等牲畜发病时,他就带着科技书籍向他们传授饲养知识;当这个穷村扶贫效果不彰时,他接连进山13趟,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这里的自然条件过于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以此写下《十年贫困帽,为何摘不掉》的长篇通讯,提出“换血”刨穷根等新思路。他的建议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最终将下山溪整村搬迁到赤溪行政村所在地。当时搬迁集资,王绍据带头捐了两个月的工资。易地搬迁的“造福工程”新思路,后来也成为宁德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好经验。

王绍据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自己曾多次跟随他下乡。“总书记的调研工作非常深入,而且非常务实,尤其关心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彻底解决连家船民上岸问题就是典型的例证。”王绍据表示,正是这种扎实、求实、务实的作风,不断鼓舞和激励着自己,在扶贫工作与新闻实践中,脚踏实地,努力前行。

倾力扶智 关注未来

在扶贫的岁月里,王绍据始终牵挂着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状况。他认为,阻断代际贫困,就一定要加强“扶智”,要让穷孩子们能够读上书,学到知识,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早在下山溪自然村搬迁之前,村里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王绍据跑了十几趟县教育局,帮助协调了一位民办教师到村里教书。从此这个畲族村子才有了琅琅书声。

1995年,下山溪整村搬迁到行政村所在地后,王绍据听到许多搬迁下山的村民孩子交不起学费,眼看着辍学。他果断把自己获得中国新闻奖后当地政府颁发的6000元奖金,全数送到学校,为18个适龄入学的孩子解决了全部学费问题。这6000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而那时王绍据一家7口人仍挤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旧宿舍里,他的爱人原本想用这笔钱改善住房。但王绍据认为,帮助贫困孩子读书更紧迫,让下一代人有文化知识,才能斩断贫困链。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后,这一善举得到家人的支持。这18名贫困生很争气,有的考上高中、中专,有的还考上大学,他们有了文化知识,都成了各个家庭脱贫致富的顶梁柱。

为了将扶贫真心传承给下一代,2016年正月初三,王绍据带着全家老少到赤溪村,并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掏出6000元,为赤溪小学2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了奖学金。他还指定自己的孙子王庭钧在颁奖仪式上发言谈感受,希望做到扶贫精神代代相传。他的孙子去年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安系统成了人民警察,主动要求到赤溪村警务室工作,传承扶贫精神。

2017年的一天,王绍据在赤溪村走访村民,偶然看到村民李乃松愁眉不展,他问明情况得知是因为女儿在福鼎城关念高中,一年的学杂费、生活费达2万多元,家里供不起,准备停学回家。为此,王绍据多次找到福鼎市关工委,并联系当地信用社,一起来资助这个孩子继续读书。后来这个女孩终于考上大学,成为全家人的希望。

老骥伏枥 余热不减

2008年,王绍据退休后,仍经常到赤溪村调研脱贫进程,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帮助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积极参与谋划发展旅游产业,让村民们拓宽致富门路。

同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后,王绍据更是激情迸发,老当益壮。为了响应“发挥余热”的嘱咐,他年届古稀,顶着腰椎突出的剧痛,加班加点28天,全面总结了赤溪村从“输血”“换血”到“造血”3个历程的7个方面经验,写出10万多字的《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还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与此同时,他还主编40多万字的《滴水·筑梦》一书,详尽叙说扶贫开发历程的“宁德模式”。2018年,他又撰写了扶贫专著《下党在向上》。为了探讨怎样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他自费到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考察调研,认真总结那里发展林下经济、林产权抵押贷款、碳汇交易等有效经验,采写成《叶子变票子,鼓起钱袋子》的调查报告,在《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为全国各地加强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为传播精准扶贫体会,王绍据不顾年事已高,先后参加180多场报告会、讲座,介绍脱贫攻坚的“宁德模式”。作为老党员,他还应邀到有关单位上党课,结合亲身经历,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聆听王老的党课,我们深深为他数十年如一日、滴水穿石的扶贫精神所打动,为他执着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所感动。”中信银行福州分行负责人有感而发。他告诉记者,通过王绍据的牵线搭桥,分行正与宁德有关方面就扶贫开发项目进行洽谈商议。

“每个人生命的长度,无法由自己把握,但只要认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生命的宽度、厚度、浓度就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王绍据这样说,实践在行动。数十年来,闽东大地的崇山峻岭,留下王绍据的足迹。正是这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让他这位新闻人终于能成为习总书记赞扬的扶贫攻坚的“活地图”“活字典”。

(责编:常雪梅、王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