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追寻遍布于烟火气中的红色记忆——在红色上海,读懂初心

2020年07月27日08:56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在红色上海,读懂初心

上海,是许多人眼里的“魔都”,绚烂缤纷、五光十色。

其实,这座城市,有一种颜色最厚重、最深沉,那便是永不褪色的红。

7月,我们来到上海。在黄浦江畔的仓库堆栈中,在古老深邃的弄堂里,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我们寻访99年来凝聚在上海历史与现代中的红色基因,感受始终澎湃在这座城市脉搏里的红色力量。

繁华深处的石库门老建筑

沉淀着历久弥新的红色记忆

7月16日,小雨。穿过繁华的淮海中路、兴安路和太仓路,是短小精致的兴业路。街头,伫立着一排石库门建筑,青砖外墙、乌漆大门。戴口罩的人们安静有序地排着队,等待入场。

兴业路76号,见证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时刻——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的底楼客堂举行。来自7个地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7月30日,会场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会议被迫中止,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这次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工作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是当时中国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中的一个;99年后的今天,它已成为拥有9191.4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如今已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宣誓大厅,在“一大”代表群像浮雕的默默注视下,一拨又一拨党员在鲜艳的红旗面前举起了右拳……

区区18平方米的会议旧址,不到1000平方米的展区,走在狭窄的楼道、凝视不大的客堂,我们受到的震撼是强烈的:党就是在这么小的地方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脉和“产床”,所以不难理解,2017年10月31日,距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闭幕才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带领常委们重温入党誓词并发表重要讲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对中国人民最庄严的宣示和承诺。

相距“一大”会址不过1.3公里,车水马龙的延安路高架路旁,绿树掩映着一幢始建于1915年的石库门老建筑。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党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百年来,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承接地,早期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所在地、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2010年革命遗址普查显示,上海现存440多处革命遗址。

上海的红色记忆遍布在烟火气中,各种纪念馆、名人故居坐落在大街小巷。来自四方的“朝圣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藏着革命故事的老石库门建筑、流光溢彩的摩登大厦,构成这个城市独特的画面。

与时俱进的红色基因

深刻融入城市的肌理和人们的日常

在上海采访,我们常被这座超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细致入微和开拓创新所吸引。99年传承,上海与时俱进,让红色基因在高速发展的当下有了更多时尚、鲜活的形态。

坐标,“上海之巅”——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

世界最快的超高速电梯,即刻把我们送入一处党建服务站点——位于22楼的浦东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这里设有政治生活厅、信息发布厅、图书阅读区、体育健身区等9个功能区,全部免费开放。

弧形空中花园是个亮点。窗外,那些著名的摩天大楼似乎近在咫尺。沙发、绿植、书架、跑步机,处处可见的党徽、党旗等红色标识则提醒这里不仅仅是休闲场所。沿窗一圈展板展示着金融城各支部正在开展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活动内容。

工作人员介绍,几乎每天都有附近的“两新”党组织在这里上党课、开展党员教育等组织生活。

寸土寸金的陆家嘴金融城,集聚了252座高层楼宇、4万多家企业、50万名白领,平均年龄29.5岁。基层党组织能为他们做什么?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为此思虑良久,最终引入社区共治理念。

“我们从白领需求出发设定党建服务平台的功能,制定了3张清单:区域内企业、党员和群众的需求清单;政府、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机构的资源清单;通过区域党建联席会,将需求与资源精准对接,形成项目清单,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服务企业、服务白领。”一流党建促一流发展,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书记薛英平的话,浓缩了就是8个字:交流、服务、凝聚、引领。

党建服务站点成为“上海之巅”里的地标,这是上海基层党建的一个缩影。最新理念、最潮设计,党建服务就这样深刻融入城市的肌理和人们的日常。

坐标,虹口区曲阳路988号二楼。天台县驻沪流动党委,今年整整25“岁”。25年前,它是全国第一个跨省流动党支部。当时3万多天台人在上海闯荡,其中不少党员多年不曾参加党组织活动。虹口区委组织部与天台县委组织部创新性地对流动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双向服务”,发展到今天,已建立1个流动党委、9个流动党支部,凝聚了天台在沪近500名流动党员。

每月15日,是天台在沪流动党支部雷打不动的学习日。25年来,缺席的人屈指可数。党员们统一佩戴党徽、认真签到、专人记录、积极发言,不管路有多远、生意多忙,都风雨无阻地参加。

“党情、乡情、商情融为一体,服务能力有多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就有多强。”天台在沪流动党委书记许瑞明说。融入上海、回馈家乡、解决就业、热心公益……从最初来都市淘金的天台农民,到如今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每一个在沪流动党员都努力让自己发光,照亮周围。

人民建 为人民

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

在上海,眼下的最热词就是“人民城市”。

6月23日,上海市委九次全会通过重磅意见,吹响了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的号角。这是对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提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贯彻落实。

上海媒体曾发起一个讨论:上海这些年,哪些变化最打动你?其中一个回答引起广泛共鸣:“黄浦江昔日封闭的生产岸线变成开放贯通的公共空间。”2016年8月,上海明确在2017年底贯通黄浦江两岸45公里的公共空间。从封闭到开放,还江于民,仅用了一年多时间。走在黄浦区滨江段,沿江西行,多个亲水观景平台散落其中,杜鹃园、月季园、岩石园等悉数入眼。

在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老厂房与新景点交融。始建于1881年的杨树浦水厂,防撞桩上架起了全长535米的空中走廊,贯通了整个公共空间。市民既可以在空中走廊感受百年工业遗存的历史沉淀,又可以在创意空间里品味书香茶香咖啡香。

“我在江边生活、工作有三四十年,以前沿岸全都是工厂、码头,现在才算是真正走近黄浦江。”在半淞园社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向义婷告诉记者。

继黄浦江沿岸贯通后,上海还在推动苏州河沿河住宅小区、工厂单位打开围墙,努力在今年底实现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通。

城市如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发展……这些是上海多年来反复讨论的经典议题。而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重新探讨“谁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有着特殊意义。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上海就人民城市建设提出的新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发地,一个有着“开放、创新、包容”品格的上海,正以“人民城市”的自觉,乘风破浪再出发。(本报记者 吴妙丽 翁杰)

(责编:吴楠、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