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分享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专论)

强担当 扬优势 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郑科扬

2020年06月15日07: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在齐心协力战疫情的同时,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正扎实有序向前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出色的工作和斗争去迎接这场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

提升决战意识,强化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党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是下了决心的。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同心才能同德,同德才能同行。人心齐,泰山移。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持续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发展到现在举国推进脱贫攻坚,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领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时,一直把脱贫攻坚工作紧紧抓在手里。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谋划推动面上工作发展,紧扣重点、难点持续进行专题调研,亲自深入边远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乡村了解民心民意。经过不懈奋斗,到今年2月底,原来832个贫困县,只有52个尚未摘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农村贫困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长期困扰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住房安全有了保证。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经济活力日益增强,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总的看,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论述,将帮助我们深化对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意义的认识,激励我们更加自觉地“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

我国反贫困斗争的成就,展示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前所未有的进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奇迹,尽管决战还在继续,但其意义之大、分量之重、传播之广、影响之深必将光耀史册。

第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之处就在于,我们的发展是在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逐步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做到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一步一步消除贫困,让贫困地区一处不落、贫困人口一人不落地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中国建设的小康是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在这样的小康社会里,原来的贫困地区有了新产业、新市场、新需求,反过来就为整个国民经济优化结构、高质量转型升级,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

第二,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治好国理好政,必须懂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治贫又治愚,既扶贫又扶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进行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治国理政有力有效,引领国家闯出了一条成功脱贫、走向共同富裕的好路子。

第三,我们在扶贫脱贫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实现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的扶贫脱贫成就是对世界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经验也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全部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处理国际关系和对外开放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路子,就包括为消除贫困而斗争的国家和人民提供支持,是对世界反贫困斗争事业的支持。

总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使命,是我们强国兴党、造福人民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再接再厉,乘势而进,用好我们的宝贵优势

一场伟大斗争越是临近最终胜利的时刻,也越是工作艰苦卓绝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这句话,并要求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艰巨复杂何在?在于最后剩下的贫困地方、贫困人口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算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对脱贫攻坚和全局工作的影响都不轻;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大调整大变化加快,外部环境趋紧,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面临的压力加大。当前,我们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要珍惜好、利用好、发挥好我们的宝贵优势,使之转化成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新时代新的伟大斗争让人民群众更加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民亲民的深厚情怀,兴党强国的历史担当,驾驭形势、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艺术,应对挑战、指挥若定的政治魄力,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高尚政德。正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所以我们党能够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许多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能够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全党的大团结、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践中,这一优势展现得尤其生动、充分。

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发展到了一个新境界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的原理和世界观、方法论深入浅出地回答党和人民面临的时代课题,现实针对性很强,很有说服力感染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就会更加牢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就会更加坚强有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前进征程上排难祛险,进而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会更加胜券在握。

我们有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牢牢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人民。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坚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反对任何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我们党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原因所在。当今中国,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的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我们要继续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我们有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系统总结中外历史上治国理政得与失、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求实创新的政治和制度成果,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这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提供根本保障。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必须继续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我们党有9000多万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这些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遵循党的纲领,分布在全国城乡各条战线的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中。当前,我们要继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干劲,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决战中自我革命,烈火炼真金

为了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时代和历史负责,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要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战的全胜,必须高质量地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中央确定的奋斗目标一点不能变,各方面必须完成的任务一项不能少,工作的标准一点不能低,投入的力度一分不能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现在,距离夺取最终胜利的时间不多了,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战斗。越是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我们越要肩负起职责范围内的主体责任,保证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脱真贫、真脱贫。这就越需要认真整治我们身上的不良作风,把聚焦点放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些同志还做得很出色。但是毋庸讳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官不为、不愿担当,言行不一、表里相悖,玩弄“数字脱贫”“花瓶工程”“文字功绩”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此类自欺欺人的假把式害人害己,甚至误党误国误民,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作风障碍,必须坚决整治。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党性不强、党性不纯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党的优良作风是水火不相容的。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官僚主义同形式主义的病源是相通的,都在于党性出了问题,在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动摇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淡忘了,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改变了。所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要从现实斗争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思想深处、党性高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标本兼治,决不能就事论事。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上下一致去解决问题。只有求真务实,高标准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高质量、效果的高质量。

投身到艰难困苦和疾风骤雨中去经受磨砺,是锤炼党性、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好时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我们党的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共产党员,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领导人才和其他人才,就是这样成长起来、成熟起来的。这当然不是不经过主观努力就能得到的,而是在伟大斗争历程中,自觉把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的结果,是按照客观形势和党的任务要求,主动自我革命得来的。

加强党性锻炼、整治不良作风,务必强化问题意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五花八门,其要害就是回避、掩盖矛盾和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在按照规定程序开会、发文件、提要求、进行督促检查,但都是水过地皮湿,无视问题,不解决问题。所以,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过程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要强化问题意识。全面从严治党要常态化,党内生活的政治性要强化,都必须落实到解决确实存在的问题上。要大力弘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推动党员干部把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好作风问题。这样,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就更有保证,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更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作者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5日 09 版)

(责编:谢倩、闫妍)
相关专题
· 专家辅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