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佶
2020年06月01日08:18 来源:光明日报
摘 要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在连续15年雄踞百强县(市)之首的江苏省昆山市,近300万常住人口中,“新昆山人”占到2/3,还有超过12万的台湾同胞和外籍人士,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市委市政府聚焦“平安稳定、为民服务”主责主业,树立尚法明德、刚柔并济的社会治理理念,构建党建引领、网格为基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机制创新,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能力,奋力走出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昆山之路”。
关键词:基层治理 尚法明德 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
在连续15年雄踞百强县(市)之首的江苏省昆山市,近300万常住人口中,“新昆山人”占到2/3,还有超过12万的台湾同胞和外籍人士,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新部署。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昆山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坚持尚法明德,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具有昆山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能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1.树立刚柔并济的社会治理理念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昆山着力打造“尚法昆山”,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丰富社会治理道德内涵,树立尚法明德、刚柔并济的社会治理理念。
尚法的基础是普法。在昆山市尚法中心,既有宪法教育、法治讲堂、法律测试等知识学习,也有模拟法庭、法治实践、法治动漫、法治微电影创作、尚法歌曲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这里不仅是引领“关键少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全市法治型党组织实训基地,也是新老昆山人和青少年熟悉的法治宣传前沿阵地。
2019年3月,“昆山高新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法律知识考试”在市尚法中心举行。来自高新区22个行政村及13个社区的30多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了闭卷机考,考试内容为法律知识和党建知识相结合。他们对着电脑一脸认真细心答题的情景从侧面生动体现了昆山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引导基层自治组织提高民主法治化管理水平,健全村(居)“两委”班子及村(居)民学法制度的实践。
尚法是一种共同愿景、尚法是一种生活方式、尚法是一种全民信仰、尚法是一种城市精神,法治实践是最生动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
近年来,昆山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业企业蓝盾护航百日行动、安环消防领域专项严打整治,全面推行群租房标准化管理,创新开展“红蓝军”对抗演练,启动建设城市安全管控指挥中心,积极创建“无黑城市”,建立“公众评判庭”,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让公众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实现了“评判一件事、影响一群人”。2018年9月,江苏省昆山市公安、检察机关通报了“昆山反杀案”调查处理结果,收获点赞声一片。在这起案件里,不仅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更倡导了社会法治思维,提升了社会法治意识,也为广大民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秉承昆山先贤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昆山将“责文化”“和文化”“廉文化”融入社会治理;实施好家风好家训“昆山人家”工程;组织中小学生编演《朱子家训》情景剧;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德法思想;开展村规民约梳理、法治家训征集、道德家庭评选,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用春风化雨的道德力量和润物无声的文明情怀润泽群众心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走进百姓生活,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良性互动。
在昆山,“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全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效能节节攀升。2019年,全市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8.7%,创历史新高。昆山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升格为国家级,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
2.筑牢网格为基的社会治理体系
昆山坚持党建引领,从2017年起全面推开网格化社会治理实体运作,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
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市、区镇(城市管理办事处)、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平台。在市级层面,建成集信息采集、研判分析、指挥调度、事项处理、绩效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网格化信息系统。在镇村层面,全市15个区镇(城市管理办事处)一级网格、325个村(社区)二级网格和1593个基础网格划分到位,无缝对接。
建立“党建+网格”机制,深化“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推进“专业+综合”网格建设,形成全要素网格。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群服务点设在网格内、党员纳入网格中,建起“区镇(办事处)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能、专综结合”要求,组建“1+3+N”基础网格工作队。“1”即网格长,由村(社区)干部兼任;“3”即网格督导员、网格警务员和专职网格员,分别由党员干部、社区民警和警务协管员担任;“N”包括民政、城管、应急管理和环保部门等部门专业网格员,以及楼道长、保安、物业人员、社工、志愿者和群众代表等作为网格辅助员。全市1593个网格党组织全部由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网格长。
用“信息化+人性化”手段,将管理和服务职能寓于网格中。无论是基础信息采集、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理,还是居家养老、垃圾分类、政策咨询等民生服务,在基层一线信息互通、相互配合、高效协作,大大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周市镇永共村距离昆山市区不远,户籍人口5800人,流动人口约1.8万人,有房屋出租户1031户,流动人口体量大、矛盾纠纷多。为摸排清楚居民楼沿路一层车库开店、住人问题,永共村第二网格网格长、党员陈中,与专职网格员、辅警集中排查消防隐患。仅永平家园一个小区就发现有252家住户的车库改做商用,274家住户的车库直接住人。
昆山市通过建立“一张全域网格、一支网格队伍、一份职责清单、一个实战平台、一项闭环机制、一套考核办法”的工作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精细化、高效化,真正把网格打造成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沿阵地,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服务窗口。2019年,昆山全市网格员主动发现上报各类事件78万余件,日均处置事件2500余件,事件办结率、合格率全部达到99.99%以上。
3.提升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能力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治理需求,昆山市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促进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年来,昆山市通过政治同向、服务同心、工作同步的“三同”工作法,把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统一起来,推动社会组织建设,孵化出越来越多志愿互助类、专业服务类、文化体育类社会组织和公益队伍,培育壮大了社区自治力量。
康居新江南社区是于2007年就建成的大型拆迁安置社区,社区居民隔阂多、融合难,成为社区治理难题。2014年,昆山市引入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作为第三方力量入驻康居新江南社区,挖掘社区自治力量,培育社区“五彩益家”社会组织,营造互助自治氛围,多方合力开展社区综合服务。
2014年昆山市政府印发《昆山市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实施办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改革和创新政府服务供给机制,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外包等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如今,在养老、文化、法律服务等领域都可以见到政府运用市场化手段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市民享受到专业、完善的公共服务。
昆山乐惠居养老服务中心在柏庐街道为政府援助补助对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由昆山市民政局“买单”,由签约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派出爱心服务员,走进五保、残疾、高龄等老人的家里,为签约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居家安防、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服务。
张浦镇由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在全镇范围内开设三家新昆山人文化俱乐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搭建促交流、益和谐的群众精神文化平台。
市司法局积极培育司法行政类社会组织,发挥其在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昆山乐融融法律服务中心创新建立“家事公众评判庭”,以圆桌评议方式柔性化解家庭矛盾纠纷。
近日,昆山市出台《“五争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关于社会治理,方案指出:聚焦基层党建、治理创新、民生改善、文明创建、安全发展,深入实施社会治理现代化“引领工程”“平安工程”“幸福工程”“文明工程”“强基工程”。昆山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共治同心圆中,又开始了新一轮谋篇布局。
昆山曾因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业创新创优为精神动力、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昆山之路”闻名全国。如今的昆山,正在深化“昆山之路”的新内涵,奋力走出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昆山之路”
(作者:余佶,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相关专题 |
· 专家辅导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