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党支部让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及庆玲

2020年05月08日09:17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标题: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党支部让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诺尔镇北村位于多伦县城东南1.5公里处,总面积8平方公里,辖三个村民小组,常住353户、886人,主导产业为蔬菜、瓜果种植,是县城居民生活用菜主要供应地之一。但长期以来,因品种单一、种植方式简单、倒茬轮作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耕地亩产效益下滑,村民收入逐年下降,困难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4200元,成了全县2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为了摘掉贫困帽,2014年年初,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三访、四议、两公开、一反馈的“3421工作模式”,进组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多次召开党支部班子会议、村委会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会议,多渠道征求村民意见,最终确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村民”发展模式,创办了北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建起90座日光温室种植绿色蔬菜,并以股份制形式运作,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利润分红的经营形式,做大做强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村民谋福创收。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村“两委”以产业脱贫为重点,为村内44户贫困户、72户低保户及部分低收入农户争取帮扶资金101万元,作为股金注入合作社。为避免贫富分化设置入股上限,保证贫困村民的参与率,同时雇佣24名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劳动,层层保障确保本村困难家庭在合作社参与率100%,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通过产业带动,北村已有53户105人实现脱贫。村民张桂萍就是受益者之一,现在她每月可拿保底工资3000元,再加上每产出一斤蔬菜一元的提成,每月还可以拿到提成1700-2000元。

围绕“党建先行、引领发展”这一关键,北村党支部积极推行“联合党委+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按照产业相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联合共同需求的南村、双井子村和新仓村成立非建制性联合党委,注册成立了多伦县德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开了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转变的产业发展新局面。

北村党支部先后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京东集团线下超市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引进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种植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蔬菜生产附加值,树立了品牌效应。为了激发蔬菜产业发展新动能,依托全域旅游综合布局,北村进一步延伸蔬菜产业链条,发展集“山水林田湖草”于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多种模式齐头并进。为了方便蔬菜运输,北村里的水泥路比普通标准宽了一米,合作社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崭新的棚外保温棉被,每一项都是村集体收入买单,实现集体创收村民收益。

北村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村里的活动阵地融党员学习、村民议事、便民服务、科技培训、文化娱乐、接待来访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使阵地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建立保洁机制、整治私搭乱建、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养殖行为、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立完善 “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使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动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严格执行村财民理乡镇代管制,村财务统一交到镇里管理,公开透明,增加决策的透明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发组建秧歌队、健身队、文艺表演队等,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文化内涵。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崇德向善在北村蔚然成风。北村先后被评为全区文明村、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北村将致富能手、返乡能人、产业带头人吸纳到村“两委”班子,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青年回村、乡贤回归,引凤还巢,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作为锡林郭勒盟“不忘初心、凝魂聚气、固本强基”试点,北村党支部正全力以赴,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越来越有“奔头”!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