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战地日记】防疫不放松,复工战“贫”两不误

2020年03月25日14:03    来源:中国交通报

原标题:【战地日记】防疫不放松,复工战“贫”两不误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及群众外出务工带来不利影响,也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全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打出“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点对点”接送贫困地区务工人员返岗,驻村工作队想方设法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交通人越是绷紧弦、不放松,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浙江

  美丽风光变为美丽经济

  伴着春日暖风,浙江淳常公路常山段建设项目复工,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佩戴着口罩的施工人员默契配合、有序作业。衢州市常山县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也是全省脱贫攻坚战的重点阵地。淳常公路常山段建设项目全长6.3公里,总投资3.42亿元,是衢州市首个复工的省重点交通项目,计划今年完成主体工程。

  淳常公路常山段项目部提前周密部署,紧盯施工人员到位、复工物资保障、防疫用品筹备等环节,提前与属地乡镇政府沟通,全力做好复工各项准备工作;按照项目节点工程建设需要,科学制定复工时间表及参建人员返场计划,备齐备足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和防疫物资。

  当地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属地乡镇、参建施工单位成立项目复工疫情防控临时领导小组,明确复工复产要求,快速形成复工方案,并从安全性、保障性、应急性等多方组织论证。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复工方案联审,审核复工各项制度的可行性,确保万无一失。从准备材料、属地乡镇汇报对接,到盖章备案,该项目只用了2天时间完成复工审批。

  为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及乡村发展的先行、支撑和保障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衢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服务和监督两手抓,一方面充分发挥“三服务”载体优势,市级交通运输部门成立服务组,深入项目梳理物资保障、防疫盲点、复工报备、外地返岗人员较多等困难,分类进行现场处理和交办解决;另一方面,加大检查管控力度,密切关注人员管理、消毒、检查等制度执行情况,协同属地乡镇、建设单位开展复工人员进出施工场所健康监测及集中隔离事项检查。

  青山秀水,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最大资本。淳常通道打通后,有助于构建衢州(常山)至杭州(淳安)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通道,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把美丽风光变成美丽经济。(特约记者 杨天骏 通讯员 吴敏 梅新然 徐莹)

  重庆

  通组公路全部复工

  日前,在重庆市武隆区平桥镇中村村,10余名工人在村道建设现场浇筑混凝土。“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复工复产,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已复工23个98公里。”武隆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武隆区将建设“四好农村路”210公里,其余项目将在近期陆续开工、复工,助力乡村振兴。

  中村村公路项目属于重庆今年实施的“畅返不畅”公路改造项目,全长6.7公里,建成通车后可有效改善沿线村镇居民出行环境,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疫情期间,项目部在中村村招募施工人员,体温监测合格后安排上岗,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帮助村民增收。

  武隆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交通建设项目复工后严格落实项目法人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责任和乡镇(街道)属地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取得双胜利,圆满完成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任务。

  “路基一定要铲平,该清除的部分清除干净……”在大足区高坪镇,岩香路水泥路面铺筑施工有序进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足区交通局创新性开展工作,确保群众办事不见面、各项业务不断线、服务群众不掉链,27个镇(街)300公里农村公路复工率达100%。

  记者从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了解到,目前重庆326个普通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累计复工322个,其中垫江、南川、潼南、酉阳等34个区县已全面复工;2313个通组公路在建项目全部复工,涉及南川、大足、开州、武隆等34个区县。(本报记者 朝霞 特约记者 赵小雪)

  江西

  小香薯变愁为宝

  “1月下旬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合作社长期供货的宾馆和酒店几乎全部取消订货,1万余斤小香薯滞销。”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驻上饶市湖村乡西龙岗村第一书记廖晓锋介绍,雪上加霜的是,合作社红薯苗供应商由于招工数量不足,只能提供原计划薯苗数量的三分之一,导致已经完成冬耕的80亩土地无苗可种,直接影响15户贫困群众的收入。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带领西龙岗村合作社社员培育薯苗。特约记者 徐迎 摄

  西龙岗村是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帮扶村。2018年,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和贫困群众共同成立了上苏扶贫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该村的土壤和气候优势,发展“灵山小香薯”扶贫产业。2019年,小香薯总销售收入61万元,带动80名困难群众增收26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13万元。

  “今年,我们准备跟着驻村工作队大干一番,田地都已经耕整好了,没想到遇上疫情,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贫困户李金杨说。

  为有效应对疫情对扶贫产业的不利影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利用滞销的小香薯作为薯种,变愁为宝,自己培育薯苗。

  驻村工作队带领合作社社员搭建起蔬菜大棚,并从外地聘请了小香薯种植专家全程指导大棚育苗。“目前已搭建大棚600平方米,种下薯种6000斤,基本解决了80亩土地薯苗数量不足问题,也为产业发展积累了技术经验。”廖晓锋说。

  “疫情期间,小香薯的滞销让我们意识到了单纯销售初级扶贫农产品存在的抗风险差、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合作社负责人徐书龙介绍,为拓宽产业链,合作社购买了红薯粉和粉丝加工机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小香薯进行深加工。目前,西龙岗村已生产红薯粉500斤,在解决小香薯滞销的同时,也让产品更加多元化。

  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青壮年在家空闲时间,组织群众修建和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扩建了80立方米、可容纳2万斤小香薯的红薯窖,整修田埂800米、灌溉水渠1200米,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备种两手抓。

  “我们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今年扶贫产业发展,预计能种植小香薯200亩,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40万元。”廖晓锋说。(驻江西首席记者 练崇田 特约记者 徐迎 通讯员 温静)

  贵州

  “点对点”服务,助贫复工两不误

  日前,一辆载着37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勉乡务工人员的包车,顺利抵达贵州路桥集团承建的兰海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扩容工程12标项目部。在进行消毒、测温、信息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后,务工人员全部顺利入住项目部宿舍。

  “这是我第一次来外地务工,没想到有专车坐,项目部还给我们准备了‘复工包’,有日用品和口罩、消毒液,太周到了。”加勉乡白棒村村民王老二高兴地说。

  施工人员在贵州湄潭至余庆高速公路乌江大桥进行拉索作业。特约记者 刘叶琳 供图

  为帮助务工人员有序返岗,贵州路桥集团公司积极响应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全省交通建设项目全力吸纳省内劳动力务工助推脱贫攻坚的通知》要求,成立服务地方劳动力就业专班,优先安排项目沿线劳动力,选聘存在返贫风险的已摘帽贫困户、边缘户和脱贫困难的群众;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优先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务工,对成规模、集中性返岗的,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包车形式提供“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服务。

  兰海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扩容工程一开始准备复工,项目部就立马和加勉乡污弄工程建设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韦金水沟通,组织加勉乡务工人员前来复工。“我们早就做好准备了,就怕来的路途中遇到困难,现在有包车,真是太好了。”韦金水说。

  2019年,在贵州路桥集团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韦金水和乡亲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所在的劳务班组年收入达100万余元,人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跟着韦金水去贵州路桥集团的项目上务工,收入稳定有保障,还能学技术。”这一消息在加勉乡传开了,不断有贫困群众向韦金水咨询。

  “想要外出务工的群众到我这里登记,随后会有包车来接,项目部会专门派技术员手把手教大家技术,保证大家都能学会。”复工准备期间,韦金水耐心解答贫困户的问题,并对有务工意愿的村民进行登记。

  此次跟着韦金水外出务工的贫困村民共37人,比去年增加了8人。这一支劳务队伍中,大多数人员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技能,他们在完成核酸检测和CT筛查后,按照项目部工作安排,已全部正式上岗。(特约记者 刘叶琳 通讯员 王毅)

  甘肃

  家门口就业 带薪培训上岗

  “因为疫情没办法出去务工,一直担心没有收入,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别提多高兴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王旗镇龙元山村村民林果红说。

  为解决疫情期间贫困户务工问题,定点帮扶临潭县的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省公交建集团按照就近就业原则,开展“订单式”劳务输出。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承建的新城至大岭山公路项目设有“扶贫车间”,可吸收王旗镇、新城镇1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监测户、低保户以及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当地村民约200余人,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各帮扶村已完成拟就业务工人员摸底报名工作,首批50人于3月10日通过“点对点”统一包车,赴新城至大岭山项目部,进行集中封闭式岗前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培训结束后可正式上岗。

  “由于务工人员80%是贫困户,项目部提供每人每天100元的带薪培训,上岗后按照工种支付工资,并在项目工地安排食宿。”龙元山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勇说。

  “我们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给务工人员发放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安排包车将其直接送达项目所在地,乘车前后都进行严格的体温监测,并在项目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切实保障务工人员安全上岗。”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安全生产管理部部长、王旗镇草场门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刘宝说。(特约记者 马琼晖)

  山西

  驻村工作队谋产业促就业

  发布就业信息,购买种子,保养农机具,宣传政策……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玉泉镇李家庄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高平忙个不停。

  为帮助贫困群众恢复正常生产,山西省交通运输厅20余名驻村干部提前谋划,千方百计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堵点,帮助村民有序开展春耕备耕,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驻村干部逐户上门,对贫困户农资需求和种植计划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与农业农村、供销、农资公司等有关部门、企业积极沟通协调,构建安全有序的农资供应网络。目前,驻村工作队已帮助贫困户购买谷子种子1000余袋、玉米种子1500余袋、复合肥2000余袋。

  玉泉镇唐八里村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果树种植专家,为唐八里村果树种植户传授种植管理经验;石家庄村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农资供应企业,为红芸豆、葡萄园等产业项目发展做准备。各驻村工作队还积极联系省内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农技科技培训活动,及早谋划种植布局,逐户落实生产计划,合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此外,驻村工作队逐户掌握劳动力情况,全面开展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意愿和产业发展需求摸排工作,积极联系有人员需求的企业,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快速返岗、就业,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创收。

  为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问题,各驻村工作队加强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产销对接协调工作,开展绿色消费扶贫专项行动,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和网上销售等方式,切实解决扶贫产品“卖不出”的难题。(薛延浩)

  (供稿:中国交通报)

(责编:赵晶、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