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乌什县托万克麦盖提村第一书记 李科琼
2020年03月10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年,我到托万克麦盖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个村子距离国境线只有几十公里,地处南疆阿克苏地区深度贫困县乌什县,人均耕地近5亩,但土壤盐碱大,粮食收成始终不好。1500多人的村子,贫困人口230多人。
工作有成效,村民才认可,首先就要解决村民牵肠挂肚的问题。我带领“访惠聚”工作队给村里修了排碱渠、防渗渠,改良土壤,建起了学校,孩子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村民眼看着我们把事情办到了心坎上,对我们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
村里要发展,还是得有产业。经过考察,我们发现黑木耳的产品附加值高,储存方便,管理也相对简单,比较适合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同时村里每年修剪核桃树砍下很多树枝,可以作为菌棒的原料,用完的菌棒还能回收还田做肥料,形成一个闭环。
开始缺乏资金,我们就试着把菌棒装到集装箱里用土锅炉加热灭菌。试验成功后,说服村民种黑木耳也非易事。我们找了6户贫困户试种,免费提供菌棒,手把手地教技术,担心村民自己浇水掌握不好时机,又给他们安装了自动浇水装置,村民只需要等着黑木耳长出来后采摘晾晒,就可以卖给村办工厂。经过4个月时间,试种的村民收入近7000元,这才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现在,不光我们村户户种黑木耳,还带动周边乡镇发展黑木耳产业,辐射到600多户贫困户。村里成立了黑木耳产业孵化园,有先进的菌棒生产厂房,每天能生产2万棒。我们种的黑木耳通过了绿色有机认证,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提升了一大截。现在,市场上黑木耳的量越来越多,考虑到销路问题,我请来专家试种其他菌类,也取得了成功,这些新品种将会成为我们的替代产业。
但是扶贫工作不能只靠单一的产业,需要组合拳出击。村民们普遍缺乏就业技能,我们就把就业培训纳入了日常工作。我们办全封闭的培训班,7天一期,包吃包住,一期40人,培训内容涵盖砌砖、挖掘机操作、面点制作、缝纫等,村民们都抢着报名。经过我们扶持,已经有50多人开起了各类小店,月收入都在1万元左右。
经过3年努力,我们村现在已经整村脱贫,曾经的贫困户还开上了小汽车,生活的变化都蕴藏在他们的笑容里。
(本报记者 李亚楠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0日 19 版)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