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贾志华:让李保国精神薪火相传

2020年01月03日09:40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贾志华:让李保国精神薪火相传

“这黑小子能行吗?”20年前,当贾志华走进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科研基地时,团队里的研究生们看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的山村小伙儿,心里有些打鼓。

今年37岁的贾志华出生于河北临城县赵庄乡贾庄村。他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跟着父亲搬石头修水坝、在荒山上放牛、在小吃店打零工。一次偶然的机会,贾志华父亲听说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来村里选拔技术员,便报了名。“让志华来林学院报到吧!”李保国教授的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贾志华的人生。

在河北农大进修期间,贾志华除了学习果树管理,更从李保国教授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们搞果树研究,归根结底是要为农民服务。”李教授的这句话,贾志华一直记在心里,也让他萌生了用科技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想法。

“进修时间短,志华的底子比科班出身的孩子们要薄些。”为了帮助贾志华积累实操经验,李保国生前到村里讲课,总会带上已经结业的他。

一次,李保国的团队在地里给果农做技术指导,有个果农没听明白。看着一旁的贾志华,李保国说道:“你来给他们示范一下。”

一听说示范,贾志华慌了,啥工具也没带,光比划也没效果。一旁的李保国看出了他的窘迫,从口袋里迅速掏出剪刀,一剪子下去,果农就记住应该在哪个位置修剪了。

回去之后,感到羞愧的贾志华饭也不吃,直接跑到了县城的五金店,专门买了一个工具包,里面装上剪子、刀子和锯子。

这个工具包后来跟了贾志华十几年,成了他手里的“宝贝”。如今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会坚持每个月背上它,到农户的果园里看看,遇到果树管理技术上的问题,总要亲自“操刀”示范一番。

在河北省临城县东沟村,贾志华示范讲解的嫁接技术如今派上了大用场。1000亩核桃林结满了绿油油的果子,一改往日只见枝叶不见果的局面。

“现在种出的核桃能达到技术指导要求的标准,加工公司高于市场价回收,多亏了志华教给俺们的嫁接技术。”东沟村核桃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赵贞军说。

晚上11点,刚刚写完报告的贾志华拿起手机,看到微信上果农发来的消息,便马上开始回复。白天工作繁忙,他就在深夜为果农答疑解难。

这些年,贾志华跟随李保国团队到全国各地讲授核桃种植技术,每到一处总要先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亮出来,这样果农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

贾志华的微信里有884个好友,其中有近700人从事核桃种植和加工工作。平日里,他通过朋友圈转发核桃种植技术的科普帖;遇到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年份,他出面联系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到了核桃采摘季,他又帮忙联系销路。

2019年初,贾志华带领团队注册了“绿岭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微信公众号,专门用于推送科技扶贫资料,还申请开通了免费技术服务热线。他们在网络上搭平台、讲技术,让上千名果农从中获益。

“我再也不来了,有时间我去管自己的核桃不好吗?”听到争吵声,贾志华急忙放下刚拧开的水杯,一路小跑回到果园里。原来是团队成员陈利英遭到了村民的误解,一时有些着急。

“我们团队推广的是李老师留下来的矮化密植技术,长得太高的老旧枝干就要及时修剪。”贾志华一边解释一边比划,“要让核桃树长成‘小松塔’,而不是‘大帽子’。”

调解完双方矛盾后,贾志华又找来了村里的种植大户贾书芹,说服他在自家果园里辟出一块地做示范田,为的是让村民们一年后能实地看看矮化种植技术的真正效果。

贾志华的这张嘴不仅能调解矛盾,还能讲课。几年的时间里,贾志华和他的服务队先后去过10个省份开展果树种植培训,最远到过新疆。这期间光是培训资料就发放了4000多份。

家住河北省辛集市北四冢村的赵藏波在村里第一个种植核桃,有了贾志华和服务队的帮助,他也带领村民建起了合作社。现在,他们的50亩核桃林年产干核桃达2.5万斤。

李保国教授曾经先后3次走进贾志华的家乡贾庄村,在他的指导下,贾庄村120户村民全都种上了果树,2018年全村脱贫。

后来,李保国教授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和“人民楷模”等国家荣誉称号。为了弘扬李保国教授的精神,以贾志华为队长成立了“河北绿岭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通过多种渠道为全国的核桃种植户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李保国教授的精神传递下去。”贾志华说。(本报记者 郝凌峰)

(责编:王静、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爱国情 奋斗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