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伟
2019年12月06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优势要体现到治理绩效上,制度竞争主要是治理绩效的比较。一个国家治理绩效好,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制度优势就能凸显出来,在制度竞争中胜出就有了坚实基础。但也应看到,一种制度要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保障国家长治久安,除了治理绩效,还取决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取决于能否形成具有解释力、说服力、影响力的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科学完备,能够有效说明和解释制度,把握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引领和推动制度发展演进,就能在制度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话语权。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的理论是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科学的理论,阐发了有关未来社会发展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制度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维护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义性提供理论说明和支持,坚定全党全国人民的制度自信。
无论经济竞争还是制度竞争,都需要令人信服的理论支撑。只有制度理论具有解释力、说服力、影响力,制度故事才能讲得好,制度安排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增强制度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在英国兴起并向全球扩张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撑,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为国家干预主义大行其道作了思想理论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的国家虽然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但并没有形成一套能够解释其经济运行的制度理论,在国际经贸及规则竞争中不能据理力争,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不得不吞下经济衰退的苦果。从长期看,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形成有解释力、说服力、影响力的制度理论,在制度竞争中没有话语权,就会陷于被动。
制度理论成熟,对外可以支撑制度竞争,对内则可以支撑制度运行。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有序运行离不开制度规范。人们自觉遵守和执行制度,制度运行就会顺畅高效,国家治理就会卓有成效。人们自觉遵守和执行制度,前提是能够理解制度、认同制度、掌握制度,了解其是怎样形成的、是为谁服务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是什么,明确如何使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如何对待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就需要将制度实践成果及时上升到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和揭示制度建设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制度理论,为制度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和舆论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理论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还能引领和促进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长期保持生机活力。马克思的理论让人们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和历史局限性,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制度探索实践中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就包括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进制度理论创新,为人们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遵守和执行制度提供学理支撑和理论引导。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06日 09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