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如皋市委组织部
2019年10月18日17: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要突出政治功能,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如皋市抢抓“全国首批党建标准化试点单位”契机,将“标准化”原理方法与农村党建工作有机融合,用标准强化党建责任、用标准规范党建职能、用标准优化党建效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背景与动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既是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内涵的深刻阐释,也是我党在管党治党上有新作为新气象的庄严宣言。由此,构建党建标准体系、推进党建标准化成为新时代质量强党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村一级是我国政权组织的神经末梢,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没有村级党组织这一级,国家政权就没有基础。因此,研究并推进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在当前更为紧迫,也更为重要。
1.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是破解部分村级党组织“三化”问题的有效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但是“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农村党建中,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部分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追根溯源在于部分党组织定位不清、目标不明、举措不实。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标准化的明确要求,设计了标准化的丰富载体,规范了标准化的实施流程,细化了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为村级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具体行动指南,能有效解决“三化”问题。
2.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村居干部按规按章办事的具体举措。标准,就是标尺、准则,是行动的依据、行为的规范。从标准体系建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看,标准是党章党规等制度的细化和延伸。党章党规党纪主要回答“可为”还是“不可为”的问题,而标准包含诸多定量要求,主动解决了“如何为”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背景下,标准可以让农村党建工作所起的作用更加直接、灵活并富有针对性,还能通过渗透于日常工作来培养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党员干部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执行力。
3.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是助推更高水平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到底要靠党员干部来推动。村级党组织能不能成为带领农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梦想的坚强堡垒,更是重中之重。全面推进村(社区)党建标准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入融合,切实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大局勇担当、融入发展转作风,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打赢“三大攻坚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做法与成效】
1.抓试点强过程,确保标准化建设的实效化。一是出台方案,让标准化建设有遵循好考评。2017年10月14日,江苏省全国经济百强县党建论坛在如皋召开,国标委领导与如皋市委书记共同正式启动了如皋市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11月4日,如皋市委召开了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如皋市村(社区)党建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镇(区、街道)党(工)委、各村级党组织也制定了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时点、工作目标等。2018年通过村级自评、镇级考评、市级验评的方式逐村考核,有326个村(社区)基本达到党建标准化要求(占比93.95%),17个村(社区)获评南通市“五星级”党组织。二是抓好试点,让标准化建设可学习能复制。如皋市组织各镇(区、街道)、村级党组织开展了党建标准化试点村(社区)申报工作,筛选确定了首批33个试点单位。以市委组织部为主体,建立了领导分片督导、工作人员对接包干负责制度。试点村(社区)探索优化标准化体系新路径,形成了一批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党建“X”标准,为全市农村党建标准化工作打造可学习、可复制的示范样本。三是加强调度,让标准化建设有压力有动力。市级层面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所有市委常委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镇级层面明确了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所有班子成员是直接责任人,村级层面提出了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要求。定期召开村(带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交流经验做法,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努力将党建标准化做成新时代的精品工程。考核优秀的试点村(社区),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补资金。
2.抓根本强责任,注重制度建设的集成化。一是不断完善基础制度。编写印发《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应知应会一本通》,构建“221”基层党建规范(20项制度、20个流程图、10个范例),努力实现“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让村级党组织行有准则、动有依据、做有规范。尤其是严格组织生活,规范了“三会一课”备案公示、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联系服务群众“一中心三理五制”等制度,避免了基层组织生活的随意性、盲目性,推动村(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显著提升。城北街道袁桥社区创新实施“一天学一篇、一周听一课、一月行一善、一季悟一理、一年践一诺”党建“五个一”活动,实现组织生活的常态化、规范化、特色化。二是持续刷新创新制度。在多个层面座谈会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围绕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工作职责、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活动阵地、展示平台、运行机制、基本保障等9个方面,建立起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9+X”体系,并汇总编写《如皋市村(社区)党建标准化手册》一书,形成标准统一、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南。同时,鼓励村(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完善制度,务实创新。东陈镇南东陈社区探索形成了非公企业党建联盟制度,更好地实现与非公企业党组织机制衔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三是强势跟进督查制度。组建基层党建督查组,不断创新督查方式,坚持“四不四必”原则(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点、不明对象,重点督查村(社区)组织架构是否完善、人员配备是否齐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是否正常、各类保障是否到位等情况),每月到镇到村对照党建标准化清单暗访督查,每季度通报反馈督查情况,确保管理制度一一得到执行,标准清单一一得到落实。
3.抓保障强功能,聚焦阵地建设的规范化。一是“减负增效”,让党建阵地更“优”。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基层党组织基本阵地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严格“四个规范”(规范站室设置、规范公开标牌、规范上墙制度、规范台帐资料),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站室规范设置为“一厅三站五室一场一超市”【一厅:“一站式”服务大厅;三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卫生健康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五室:党群议事室(代表工作室)、多功能室、综治警务调解室、图书(电子)阅览室、资料(财务)档案室;一场:文体活动广场;一超市:便民超市】,加挂标牌由76个精简至15个,上墙制度由131项规范至19项,台账由73项调整为“基础资料模块+工作记录模块”,切实为基层“减负、瘦身”。二是“先锋领航”,让服务阵地更“靓”。创新建立轮岗坐班、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服务“十项制度”,大力推广党群议事室制度,由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30人左右的党群议事会,每两月至少召开一次例会,确保干群知情知政。打造“江海先锋”领航服务站,设置村情(社情)一览、党建风采、政策宣传、阳光公示、远程教育等宣传板块,以有效的服务影响和带动群众。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着力打造“五色土”党建品牌(红色党建引领、绿色生态旅游、橙色温暖关爱、金色产业富民、蓝色平安和谐),与党员群众共商村域发展、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重大问题,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组织根基。三是“深耕细作”,让基层阵地更“稳”。鼓励村级党组织结合工作重心,因地制宜设置谈心谈话室、书记工作室、“东皋书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兴建红白理事堂,将阵地建设做实做细做出特色。如城街道新民社区探索“三心合力”党建工作法,通过干部同心同力、群众齐心合力、干群合心合力,进一步凝聚干群力量,促进社区高质量发展;江安镇周庄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新建民俗喜庆堂,移风易俗,降低“人情”开支,倡导文明新风,获评“全国文明村”。
4.抓关键强素质,发力队伍建设的标准化。一是全力培育雁阵“领头雁”。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政治素质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创设“村(社区)书记大讲坛”,一季度一主题,让村书记定期同台竞技、比学赶超。加大激励力度,拓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政治发展空间,累计75名村书记享受公务员四级主任科员经济待遇;持续放大机关选派到村(社区)任职“第一书记”“联助书记”等特色工作影响力,放大“鲶鱼效应”。二是倾力打造贴心“小棉袄”。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村(社区)干部和党员干部为主体,整合各类专业力量,建立政策宣传、农业生产、法律援助、邻里照料等12类专业化服务引领队伍,全市组建2206支7411人的“一综多专”服务队伍,真正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100米”。长江镇中心沙社区结合“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为基层百姓讲时事、讲政策,送技能、送关怀,让基层党员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三是聚力服务流动“一面旗”。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流出党员、流入党员分类管理,把流动党员凝聚在党旗下,让每一名流动党员成为一面流动的红旗。在线上,突破空间限制,推动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等“小微课堂”,组织流动党员定期在“网上”碰面,通过网络视频、线上对话等开展网上党课学习,加强交流,分享心得;在线下,组建流动党员驻京、驻沪、驻宁联合党委,3个联合党委驻地设在建筑龙头企业南通六建集团公司驻京、驻沪、驻宁办事处,把如皋在北京、上海、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流动党员纳入教育管理范围,让流动党员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探讨与思考】
党建标准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如皋市在推进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尚有一些难点需要继续攻克。当前,推进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必须在以下“三个关系”上下功夫:
1.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推进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挖掘典型、树立典型是重要途径,通过以点带面、以个体带动群体、以局部带动全局,可以让大家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共同提高。但是,要摆正“盆景”与“风景”的关系,把全面规范、全面标准、全面过硬作为推进党建标准化的追求目标,防止发生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要从“开创性、带动性、可复制性”的角度抓典型,注重示范引领、全面统筹,把点上的经验转化为面上的做法,把精致的“盆景”打造成精彩的“风景”。
2.正确处理好“固定动作与创新举措”的关系。党建标准化是抓基层强基础的重要举措,不仅严格了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更推动村级党组织组织生活正常化、规范化、高效化。但是,不能因为推进“标准化”而导致僵化、绝对化,既要建立标准,又要不断革新标准,既要抓基础,又要抓创新,最终达到“去标准化”。尤其是走进新时代,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在线等渠道,构建党建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党建标准化建设提供强大吸引力。
3.正确处理好“适度留痕与避免形式主义”的关系。推进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适度的留痕可以帮助村居干部理清党建工作思路,促进组织生活常态化,但“痕迹”不能成为唯一手段,尤其是不能为了迎查,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要杜绝“远看很有阵势,细看眼花缭乱”现象,不简单以记录评优劣,避免基层造台账、造数据,光“留痕”不落实,做到“外”在有面、“内”在有质。要真正为村居干部“减负”,不能让其疲于应对,懒作为慢作为。
相关专题 |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