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福建连江县:打造新时代乡镇党校 开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局面

中共连江县委组织部

2019年10月18日14: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福州市连江县地处福建沿海,是福建省革命老区重点县,下辖22个乡镇277个村(居),农村党员1.4万名。如何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是连江县委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2016年9月以来,连江县委从解决乡镇党校建设的场所、经费、师资、办学、管理等问题着手,坚持“树正气、接地气、聚人气”和“常态化、规范化、特色化”的目标要求,大胆创新,在各乡镇建立党校,村居全面设立教学点,实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全域覆盖、全面提升,累计办班2523期,轮训党员8万余人次,受到了农村党员的普遍欢迎,探索出一条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

一、背景和动因

(一)打造新时代的乡镇党校,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农村基层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党员数量众多、教育条件薄弱,有的农村党员甚至一辈子没进过党校。要把新思想贯彻到农村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就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让乡镇党校这个阵地再强起来,解决好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打造新时代的乡镇党校,是破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题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农村党员流动更加频繁,网络全面普及使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受到较大冲击,这些新形势都对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实践经验看,仅仅靠村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无论是场地、师资、经费还是制度机制、内容方法等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建强乡镇党校,有利于对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力量下沉,网络延伸,上级可以更有力地指导村党组织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三)打造新时代的乡镇党校,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党组织力量来自党员。实施乡村振兴,党员不仅要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先锋模范,还要练就脱贫攻坚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过硬本领。建强乡镇党校,便于党员在家门口学习,便于在最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地方开展培训和实践,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农村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二、做法与经过

基于乡镇党校长期虚化弱化的状况,连江县加强乡镇党校建设分为四个阶段逐步推进。第一阶段是试点,选取6个乡镇用两个月时间试行;第二阶段是全面实施,总结经验,制定规范,全县22所乡镇党校全面开班;第三阶段是质量检验,开展量化考核,评星定级;第四阶段是提升完善,全面健全乡镇党校村居教学点和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教学体系。

(一)突出新思想,把“党味”贯彻始终。始终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任务,聚焦主课主业,推动新思想深入基层。坚持政治方向,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一切教学活动坚持党性原则,遵守党的政治路线,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内容占党校总课时70%以上,其中党性教育课时不少于20%。抓好源头,对讲师先行开展党性教育,对教学内容实行预审制,保证政治方向不偏。坚持红色传承,发挥革命老区优势,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到连江调研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并组织学习,编写适合本县党员的《连江县党员学习读本》等乡土教材,教育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坚持潜移默化,乡镇党校以党徽、党旗为主标识,以红色为主色调,以“习语金句”、党史、党章党规、入党誓词等为教室布置内容,投放党建学习机滚动播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等,使党员时时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二)适应新时代,让党的阵地全覆盖。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乡镇党校立体化教育阵地,最大程度地把教育覆盖到每个角落和每名党员。一是强化“线下”培训阵地。以乡镇、村居会议室为教学场所,按照“有标识、有场所、有设施、有氛围、有台帐、有管理”的“六有”要求开展标准化建设。22个乡镇党校把教学点延伸到277个村居,并设立46个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作为现场教学点。根据党员生产生活实际,将教学点向党员分布较为集中的海上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等拓展,共建立12个特色教学点。二是拓宽“线上”教育渠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开展教学。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开设“党课直播间”,并延伸到公园、广场等群众聚集处,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实现县乡村三级、党员和群众同步学习。通过“即会通”、YY语音课堂等实时视频系统,实现流动党员与在家党员同上党课。向长期出海作业的渔民党员、70周岁以上老党员以及行动不便党员发放了6000余台“党课随身听”小广播,每季度更新党课音频。开通“党课大家听”广播栏目,每天定时播放党课。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学习”党课,便于党员随时学习。

(三)探索新方法,让教育深入人心。关注党员需求,贴合党员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一是营造“仪式感”。规定乡镇党校每月第二周为办班周,每年党员必须轮训一遍;村级教学点办班与“三会一课”制度结合,每季度至少办班一期。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上课,按照“5+N”模式(5即重温入党誓词、通报党务、教师授课、小组讨论、颁发培训证书五个环节,N即若干自选动作)办学,营造庄重的仪式感,有的老党员第一次进课堂甚至流下的激动泪水。二是强化“体验感”。 挖掘老区红色文化,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牢记初心”“绿水青山”“亲亲两岸”等七条不同主题的红色学习路线,配备红色讲解员宣讲新思想,并精心设计走革命小道、看史迹、听故事、唱红歌等体验环节。如今年3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系列活动,至今有逾万名党员群众重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地,部分党员还组织全家老小一起参加。三是突出“亲近感”。用当地方言录制新思想和主题教育党课音频,鼓励讲师推出方言党课,让党员倍感亲切;提倡“党课人人讲”模式,鼓励党员“晒一晒”身边故事,谈一谈自身感悟,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大白话讲好大道理。

(四)打造新机制,实现教育常态化。从组织领导、机制体制、师资建设、激励引导等方面保障乡镇党校有序运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乡镇党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托组织部,下设3个乡镇党校指导室,对22个乡镇分片指导。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党校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副书记为乡镇党校校长,配备一名专职副校长,并成立校委会加强日常管理。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分别制定乡镇党校、村级教学点建设意见,建立县乡财政拨付、党费补充等党员教育资金整合机制,保障党员每人每年100元教育经费;对建设达标的村教学点,由县财政另按每村3万元标准予以奖补。健全教学管理、学员管理考评、讲师挂钩联系等8个配套管理制度和月抽查、季通报、年考核的督查机制,保障工作落实。三是配强师资力量。从全县党政干部、专家人才、先进典型等中选聘100余人组成县党员教育培训“百人讲师团”,由县委党校统一培训管理,各乡镇党校另配置3-5名“乡聘教师”,解决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实行“点单式”教学,将授课课题汇总形成课程库,由镇村“按需点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四是加强激励引导。分五级开展乡镇党校星级评定,在经费、表彰等方面对四星级以上党校予以倾斜。开展评先评优工作,授予成绩突出的党校工作者“乡镇党校优秀校长”“乡镇党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授予优秀讲师“金话筒”荣誉称号,并评选一批“优秀学员”,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五)倡导新理念,构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提倡知行合一、学做结合、党性与技能同步等理念,创新载体,为党员实践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一是党员技能提升平台。以乡镇党校为依托,成立了22所乡村振兴学堂、7个乡村人才实训基地,帮助农村党员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如海上党支部人才实训基地多次开展《鲍鱼养殖》《防范赤潮灾害》等水产养殖技能培训,提升渔民党员科学养殖水平。二是党员攻坚克难平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引导党员率先攻坚克难。比如在征地现场开设“项目党课”,发动党员带头配合征地工作。再如开设移风易俗专题党课,成立了以老党员为主体的“白发劝导队”,带头抵制大操大办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三是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将党员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群众活动。如召集党员志愿者讲解国家“垃圾分类”政策后,组织开展垃圾清理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受到群众好评。四是党员关怀互助平台。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打造“党员之家”。如茶厂党员通过镇党校牵线,为贫困党员免费开设茶叶采摘制作的党课,并与20户贫困党员签订了茶叶收购合同,帮助贫困茶农顺利脱贫。五是党员建言献策平台。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乡镇党校和村教学点讲党课并听取意见,进一步改进作风,畅通联系基层、服务基层的渠道。

三、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连江乡镇党校受到党员广泛认同,相关做法得到省、市委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同时被中办法规局列入党内法规制定试点工作,众多媒体深度报道。

(一)责任实起来,党委责任由被动变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是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党委书记是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党校的成立,让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有了抓手。乡镇党委通过办党校、管党校,从而必须研究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倒逼他们从“被动履责”转为“主动尽责”,真正让党建实起来。

(二)队伍强起来,党员作用由模糊变清晰。通过乡镇党校实行全员轮训,每月组织党员进党校“熔炉”淬炼,在浓厚的党建氛围和常态化的教育培训下,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意识由“淡”变“浓”,党员作用发挥由“虚”变“实”,党员队伍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三)机制活起来,党建工作由弱化变强化。乡镇党校体系化运作模式,把党内人数最多、生活在社会最基层的农村党员纳入党校的教育管理范畴,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教育向经常教育深化,同时抓住了农村党建工作的上下联接点,推进了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科学化,开创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局面。

四、经验探讨

总结乡镇党校建设经验,我们认为,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要把乡镇党校建设好,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目标定位,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来通盘谋划、搭建平台、统筹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并长期坚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既统一规范,又一镇(村)一策。

(二)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整合。大部分乡村受自身条件限制,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力量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县级必须坚持重心下移,加大对基层的场所、师资、资金等资源的倾斜力度,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这样才能为乡镇党校有效运转提供坚实保障。

(三)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在党校课程安排上,既要突出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也要满足农村党员就业创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载体方法上,要主动适应不同党员的特点,设计满足不同党员的学习需求的方式,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要坚持尊重基层,鼓励创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基层的创造性是无穷的。在乡镇党校的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和吸收基层的创新,充分调动镇村积极性,鼓励他们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在保证党味的基础上做到接地气,这样才能源源不断为乡镇党校注入生机活力。

(责编:乔业琼、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