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高校党建】

益友方能成良师

——厦门理工学院着力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2019年10月15日08:3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益友方能成良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长期以来,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坚持“是益友方能成良师”的学生工作理念,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班导师”,学生的知心人、引航人

上学期期末,校党委书记林进川和校长朱文章分别参加了2018级设计艺术学院艺科1班和2018级机汽学院车辆(卓越)1班的主题班会,与同学们畅聊专业,探讨大学学涯规划。

“你们让我想起自己30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林进川从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出发,勉励同学们好好把握时代机遇,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朱文章则叮嘱同学们寒假回家多陪陪父母,“对长辈常存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良好教养的“阳光、健康、有责任”的人。

这是他们作为“班导师”与学生进行的一次面对面交流。所谓“班导师制”,是厦门理工学院的一个创新举措,指在班主任、辅导员等角色之外,让中层及以上干部担任新生班级兼职“班导师”,将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一方面增强了干部立足学校、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充分借助中层干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特长专长,通过言传身教,倾情关爱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品性与操守。

甄新既是厦门理工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也是数学专业的教师,第一次与2018级国际学院财务管理(中外)班新生面对面交流,她先将话筒传递给学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困惑和愿景。“大学里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针对同学们的普遍困惑,甄新一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专业前景、大学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制定自己近期能实现的“小目标”和长远的“大目标”。喜欢和学生聊聊人生、讲讲故事的她,凭借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成了学生们的“知心姐姐”。

辅导员,“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

一名辅导员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课题条件都符合要求,但还是没有获得参评资格。原因是学生对该老师的满意度测评成绩达不到学校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当时这名辅导员很受打击,经过谈心谈话,他本人进行了深刻反思。原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只专注于科研,与学校要求的走近学生,做学生可信赖的知心朋友的工作理念不相符。从那以后,他调整了工作准星,专注于关心、帮助、服务学生。第二年,学生对他的满意度测评有了很大好转。

正是因为有这段经历,他对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辅导员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说,满意度测评虽然简单到只有一道选择题,只有“喜欢、比较喜欢、还好、不喜欢四个选项”,但这却是一把有刻度、有力度的尺子,量出了他与学校学生工作理念的差距,也量出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为打造一支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爱之队”,厦门理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优化选聘培养、成长发展的制度体系。要求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政工干部放下“管理者”和“布道者”的架子,校正自己的工作准星,把“关心、帮助、服务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角色,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学生可信赖的知心朋友。

计算机学院的辅导员彭倩已经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7个年头了。在她看来,辅导员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包容、理解和尊重,“当学生行为有偏差时,我不应该作为裁判去评判他,而要像朋友、像教练一样引导和纠偏。”令彭倩印象深刻的是一位2016届的毕业生,因一时义气触犯了校规被学校处分,原本成绩优异的学生深受打击,开始自暴自弃,把自己关在宿舍。彭倩第一时间赶到宿舍,没有责备他,而是引导他说出内心的想法,并与他约定每周都聊聊天。在彭倩的鼓励和推荐下,学生重拾信心,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毕业后顺利进入心仪的全球500强企业工作。

学生,更有“感恩心”

每到寒暑假,厦门理工学院会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厦理工e起来”积极倡导亲情陪伴活动,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让他们记录下回家陪伴亲友长辈的暖心瞬间和亲情感悟,引导学生感恩社会,培养家国情怀。

环境工程专业的甘晗轩自上大学以来,坚持每个寒暑假都用心完成学校布置的亲情作业,从风景、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满怀温情地记录家乡贵州的美好。

第一年寒假,甘晗轩参加春晖公益行动,给偏远山区老人拍摄全家福。拍摄过程中,他深切体会到亲情陪伴的重要意义。2017年暑假,甘晗轩来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拍摄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当地服饰等各种人文风貌。那一年,甘晗轩以“用美丽回答一切”为题,图文并茂地记录下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风土人情,上传至网络,引发不少网友关注。2019年寒假,他走遍贵州瓮安青池村每一个角落,用镜头记录下青池村脱贫攻坚后的新颜。

陪伴了甘晗轩7个寒暑假的亲情作业让他明白,不管是家人对他的付出,故土对他的哺育,还是祖国的山川大河,都是亲情作业的题中之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感恩。

“我觉得完成亲情作业对正在不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培养一种家国情怀,也让我们从各种角度去感受亲情,感悟亲恩,汲取更多成长成才的养料和能量。”已经毕业的甘晗轩说,“厦理工的亲情作业,是我将用一生去践行的情怀。”

(本报记者 马跃华)

(责编:谢倩、闫妍)
相关专题
· 高校党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