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用心构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体系的“京口实践”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委组织部

2019年10月12日09: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组织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党政纲领、目标和任务而将相关资源有效组织起来的能力。对于新时代城市基层党组织而言,组织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对厚植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影响。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部署,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引领下,以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聚力最大限度地把党员和群众有效组织起来,构建起有新时代特征、主城区特质、京口特色的组织力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一、初心构图——背景与动因

1.构建组织力体系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的“红色路径”。列宁曾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在党的历史上,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了党的组织力的概念,并在《论持久战》中阐释政治组织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放手发动群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号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016年2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时,首次明确提出了“必须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的要求。

2.构建组织力体系是推进党建伟大工程的“红色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坚强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提出“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

3.构建组织力体系是撬动京口党建的“红色杠杆”。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更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更大。京口区是镇江主城区,城市化率高达97%。近年来,京口区坚守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这根红线,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党组织组织力不强、基层党建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等突出问题,需要以组织力体系的构建撬动党建质量的提升,唱响“京口——党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时代强音。

二、匠心勾线——做法与路径

(一)聚力“铸魂”——融入“五聚焦五落实”新布局,立足最大限度地把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构建组织力的政治功能形态。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是基层党组织的魂,同时也赋予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根本形态”。

1.聚焦基本组织,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实施好“三大工程”。 一是领航工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区开展“一坚守两争当”(坚守让京口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全区各级党组织争当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红色堡垒”,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学思践悟新思想的“红色先锋”)活动,使主题教育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航工程,提高京口党建质量的基础工程、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工程。二是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年初预报、随机抽查、综合考评机制,动态实施星级评定,对未评星定级党支部、定级与星级评定标准不符党支部进行定期通报,并与党建目标考核挂钩,推动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三是“两新”党组织扩量提质工程。常态化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项检查,巩固党组织存量覆盖成效。深化苏宁、八佰伴、欧尚等核心商圈党建内涵,创新e创小镇、高创中心党建实践,打造“益家乐”等一批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

2.聚焦基本队伍,把党的坚强力量落实到基层。一是培育“红色头雁”。扎实推进“四强”型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社区(村)书记中选拔街道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出台社区(村)党组织12项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抓好梯队培养和各领域党组织书记分层分类培训,每年区级层面举办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各直属党(工)委分级分类开展培训,以“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学员分享” 模式增强书记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二是配强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发放岗位津贴和“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特殊津贴,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坚守红色初心·担当光荣使命”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干部的平台、选拔干部的台阶。全区统一增设8个街道(园区)党建服务中心工作机构,按照正股级事业单位管理,配备22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专职党群工作者。制定专业化组织员队伍建设“京口方案”,着手建立组织员队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群工作力量和专业化水平。三是建设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靶向社区工作者队伍普遍存在的队伍不稳定等“七个不”问题,在全省率先试点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双全(全科+全能)”社工培养模式,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走出“六有六化”改革路径,形成由员额管理、选任转聘招聘及人事档案管理、职业培训、“全科+全能”社工考聘、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职业薪酬体系构成的“工作链”。深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将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复制推广到5个行政村,打造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 “城乡一体化”。四是实施党员意识提升工程。落实“先锋亮绩、积分管理”制度,出台《京口区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清单》12条,实施“双培养”工程,在全区推广“京口先锋”党建信息化平台,全程纪实支部“三会一课”。

3.聚焦基本活动,把党的号召要求落实到基层。创新党内政治生活形式载体,把党的旗帜树起来,让党员形象亮起来。一是构建“全域党建”工作格局。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现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开展“融合”党建和党建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活动,选派80多名区、街道两级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面对面问需求,点对点解难题,区委组织部重点联系30家民营企业,推动党建、经济、人才资源有效整合。二是完善“温暖20”(谐音:“温暖爱您”)访谈机制。落实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制度,每月20日推动区四套班子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到结对单位,进村居、入企业、访居民,通过开展民情恳谈会、信访接待活动等多种形式,统筹落实“暖企惠民助居”大走访,听民(企)情、增感情,办实事、解难事。三是建立公益服务“双向认领”。深化“八共八联”工作法,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互相提供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了解对方所困所需、所有所长,设立个性化服务项目,开展“双向认领”。发挥街道在项目运作中的枢纽平台功能,积极引进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清单,为驻区单位、党员群众和特定人群提供精准、高效、优质服务。四是深化党员志愿服务“三单制”。以“京口先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龙头,完善“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为主要内容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开展圆梦“微心愿”、“街社吹哨、党员报到”活动,推动机关在职党员、社区(村)无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认领服务岗位和项目。

4.聚焦基本制度,把党的纪律规矩落实到基层。遵循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规律,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一是推进党支部基本制度执行标准化。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建立区委常委直接联系党支部、街道(园区)党工委委员分片包社区(村)党组织制度,常态化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双重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等制度。推行《党支部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工作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发展党员工作标准化操作手册》,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二是着力党代表工作制度和网格走访制度的常态化长效化。建立90个党代表实体工作室和80个网上工作室,引导200名区级党代表常态化开展“三问三访五服务”,巩固提升党代表工作室建设水平。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实施网格“五星”走访模式,推行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三提三知”群众工作法,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效率。三是实施党建责任提升工程。把“书记项目”作为党建责任落地的重要载体,以项目化方式抓好区委、各直属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和“四星”级以上先进党支部的211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把责任落实成效体现在破解基层党建突出问题上。

5.聚焦基本保障,把党的关心服务落实到基层。一是建设“红色阵地”。围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职工的工作目标,打造京口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象山花园三区网格党群服务站、镇江京口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党群综合体等全领域全覆盖的党群服务阵地,将阵地打造成为团结邻里职工的政治中心、宣传教育职工的文化中心、联系服务职工的便民中心。二是开展“红色关爱”。设立区级党内关爱资金,常态化关怀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开展“红色关爱——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活动,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三是建立“红色资金”。健全基层党组织经费投入增长机制,落实每名党员100元/年活动经费、38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20万元城市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资金,采取调研、申报、审批、实施、验收“五步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聚力“强根”——深入区委“书记项目”新实践,立足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构建组织力的服务功能形态。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要求,是基层党组织的根,京口以区委“书记项目”——“365”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赋予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基本形态”。

1.以“3治”融合提升社会治理服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构建全区社区(村)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组织力不够强、社区治理信息化不够畅、治理服务合力不强、社区治理法治化社会化民主化程度不高、网格治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出台《关于建设京口区“365”社区治理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3大项15类工作任务。制定《京口区2019年度区委“书记项目”工作品牌清单》六组清单,打造“三治”服务品牌150个,其中深化老品牌49个,培育新品牌101个。

2.以“6类服务”落实党组织的基本功能要求。围绕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根据法律法规、审批期限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政务服务;围绕让群众得到实惠,为居民提供集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公共交通、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就业创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社会保险为一体的生活服务;围绕让群众生活安心,构建1+1+1(司法局+司法所+律所)的法律宣传服务新模式,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教育等法律服务;围绕让群众幸福,紧贴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需求开展关爱服务;围绕让群众开心,将党的建设与文化“六进”、全民艺术普及深度融合,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服务;围绕让党员满意,协助结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辖区党组织、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宣传、业务指导,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党员活动。全区机关部门、街道(园区)、社区(村)共提供383项服务。

3.以“5个看得见”提升党组织公信力。努力让“书记项目”见人见物见事见思想、有形有神有效有色彩,真正看得见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责主业、社会各方的共治力量、群众的积极参与、信息化手段的运用“5个看得见”的目标。

(三)聚力创新——引入“跨界融合”新概念,立足最大限度地把动力有效组织起来,构建组织力的创新功能形态。创新是第一动力。“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为组织力体系建设指明了创新方向。京口区将理念学、地理学、广告美学、生物学、交通学等理论科学与党建工作“跨界融合”,既为城市基层党组织赋能,又形成了组织力形态“领跑式的原始创新”。

1.运用理念学思维,树牢“党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初心使命。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最大政绩”(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重要理念,打造全区“红色初心”党建总品牌,把党建总理念定位在“党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构建党建让楼宇经济更繁荣、让社会组织发展更稳健、让城市更平安、让社区生活更美好、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的“矩阵群组”,让习总书记“两个最大政绩”理念在京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转化地理学知识,推动京口党建“耳目一新”。将地理学科思维与城市基层党建“跨界融合”,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地图语言,将全区党的建设各类要素和信息进行科学概括和综合,以手绘地图的形式传递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践的空间分布、组合、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编制城市基层党建系列地图册;打造京口党建“北斗七星”(“党建思维”星、“党建理念”星、“党建方法”星、“党建品牌”星、“党建项目”星、“党建工程”星、“党建整体态势”星)。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服务的“经纬网”,以网格体系为依托,完善“社区建党委(总支)—网格建支部—楼栋建党小组”工作模式,全区519个基础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289个;实施社区治理和服务“166”工程,构建以“两网”治理与服务品牌为“干流”,66个社区(村)“一居一特”为“支流”的京口社区治理服务“水系”。

3.参照生物学理论,培植京口党建“树林”。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以“党建树”思维彰显全区党建整体态势,形成区委链接17个直属党(工)委和100个基层党组织汇聚的党建品牌矩阵,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共绘一张图、同下一盘棋、齐抓一个总品牌,变“独唱”为“合唱”。紧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系统三项职责,种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树”,建强党组织堡垒,扫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以系统化的思维,种好“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树”剖解社工队伍“七不”问题。栽好“四化同步”树,化解京口路社区“村改居”后“居民身体进入新社区、生活停在过去时”难题。

4.吸纳广告美学元素,党建标识传承“红色基因”。结合京口所处的地理位置,设计富有京口内涵特色的京口先锋logo 标识,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监委、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财政局等近50个党组织结合自身工作设计党建品牌logo;全区每个社区(村)统一悬挂设置京口先锋logo的党群服务中心标识。顺应互联网发展态势,借助信息化平台,打造以“京口先锋”为主体的立体化“红色矩阵”,创建“幸福象山”“清和谏壁”“美好正东”等微信公众号23个。

5.利用交通学思路,打造新兴领域党建品牌。互联网好比是一条高速公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企业是行驶在公路上的各式车辆,保障这些车辆安全行驶,必须在高速公路上安装好党建指向牌,必须聚焦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发挥。京口区e创小镇党委以强化党建引领服务力为主抓手,坚持“两大功能”相统一,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发力,积极打造“网聚正能量,绽放新光彩——党建让互联网企业更美好”的工作品牌。江苏金海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北斗导航研发,公司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打造“红色引领 一路通畅”党建品牌,在全市唱响了“党建让互联网企业更美好”的主旋律。

三、质心施彩——成效与反响

1.组织力体系提升了政治领导力。发挥党组织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建设各类虚拟讲习阵地近80个,推送理论知识1000多条,受众达6万人次,利用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200余场次,万余名党员群众深受思想洗礼。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在全区形成了紧跟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展现新作为、发展高质量的强劲势头。

2.组织力体系提升了组织覆盖力。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开展“两新”组织集中排查整改,切实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了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商务楼宇等新兴领域,全区有3名党员以上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建立独立党支部占比分别为96.2%、70.6%。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全区17个直属党(工)委、66个社区(村)党组织、63个区级机关党支部以及184个“两新”组织党支部中,设立工会组织408个、团组织165个、妇联组织78个。

3.组织力体系提升了群众凝聚力。将党组织根植于社会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开展“三解三促”、“真·实”活动、“暖企惠民助居”大走访、“万个党支部结对万户特困家庭”奔小康等活动,设立12个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为全区2272位老人提供午餐供应、个人照料等助老服务。采用“五星”服务模式,成功帮助居民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2000余件。

4.组织力体系提升了社会号召力。发挥党组织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构建了全区所有街道(园区)、机关部门、社区(村)共同参与的“365”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打造自治特色亮点品牌90个,其中深化“自治理事会”“滨江议事堂”等老品牌23个,培育“老弗士”基层工作站、“民风议事会”等新品牌 67个,法治“编外所长”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利用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等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荐产生“江苏好人”“镇江好人”“最美京口人”等先进典型130余人,涌现出“江东大妈”、“老弗士” 、“星光义工”、 “九朵金花天使爱心团队”、 “米服”志愿者等一批“京口群贤”。全区上访总量同比下降52%,全区进京越级访在全省96个监测点中排第95位(位次越后越好)。

5.组织力体系提升了发展推动力。建强了战斗堡垒,江一社区创成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京口路社区创成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以评星定级为抓手,创成“五星”先进党支部9个、“四星”先进党支部136个,“三星”党支部以上占比75.3%。涌现出了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卜美琴、江苏“优秀党务工作者”张凤霞、江苏“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钟文斌、“30年如一日服务居民的老支书”孟家园等一批优秀党组织书记。全区66个社区(村)获全国和省级荣誉101次(个),京口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2018年“中国百强区”。

四、琴心抒怀——经验与启示

1.构建组织力体系,必须运用好习总书记“28字党建工作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的“28字党建工作法”为指导,构建起集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体系。运用好系统化思维“问题导向是基点、顶层设计是核心、综合平衡是灵魂”三句话的内涵,种好“京口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体系树”。

2.构建组织力体系,必须把握好“三个最大限度”的目标导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关键是最大限度把党员、群众、动力有效组织起来。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不断提升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思想认同、组织认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始终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创新思维,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精髓,紧盯新问题,落实新举措,为党建质量提升提供不竭动力。

3.构建组织力体系,必须紧扣“两个全面”的党支部工作指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必须树立好“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履行好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职责,才能有效履行好党支部对群众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的职责,实现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工作指向。

4.构建组织力体系,必须遵循好党组织“三大功能”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是基层党组织的魂;服务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要求,是基层党组织的根;创新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是基层党组织的源。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不是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基层党组织要以政治功能来引领服务功能,以服务功能来体现政治功能,而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则需要创新功能来激发和提升,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只有强化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只有发挥服务功能,基层党组织才更有力、更有效地引领群众,也只有增强创新内涵,基层党

组织才能张开政治、服务功能的“两只翅膀”行稳致远。 

(责编:乔业琼、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