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浙江永康市:创新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同质化管理”奋力开创农村治理新局面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委组织部

2019年10月11日11: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浙江永康市按照“一切工作到支部”要求,创新推行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同质化管理”的农村治理模式,通过实行“五同”管理,进一步拉紧“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考核”的制度链条,促使4.6万多名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成为担当表率,引领带动广大群众融入基层治理格局,形成“村干部领着干、党员和代表带头干、村民群众一起干”的生动局面,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新的借鉴思路。

一、背景

2017年,是浙江省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换届年。在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永康市委严格把握“从严”标准,全面加强“党委”掌控,确保换届换出战斗力。此次换届,不少基层党委和党员干部反映,党内的规矩严了,农村党员过组织生活成为习惯,守规矩成为自觉,干实事成为新风尚。与党员不同的是,对农村治理同样起到重要作用的村民代表群体,还存在“管理规定不够细致具体、学习不经常不系统、政治意识普遍不强、作用发挥有限甚至起反作用”等问题,能否有效管好村民代表、促进作用发挥,成为了农村治理的一柄“双刃剑”。

永康市深刻认识到,必须通过换届换出一支讲政治守规矩的村社队伍,其中村民代表必须从严把关、提高质量;必须在换届后有力加强改革,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凝聚治村正能量。全市710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党员与村民代表共约5万名,加之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上“经济能人”多且参政意识较强,但换届中因不符合条件被劝退的村民代表却达到了4%,空前从严的力度在基层引起巨大反响。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开创一种长期可持续、群众能认可、推行有实效的治理模式,把村民代表群体真正管起来、用起来、凝聚起来。对此,该市在换届结束当月召开市镇村三级连开的全市村干部电视大会,市委主导全面推行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同质化管理”的农村治理模式,开启了创新农村治理的新篇章。

    二、做法

(一)搭建学习平台推动“政治同心”。强化“政治认同”是首要任务。结合“三会一课”等制度,搭建像党员一样的政治学习平台,规定村民代表及其他村级组织成员须一并参加每月15日主题党日活动,一起学习党章党规、听讲党史党课,切实加强政治理论武装。突出规范规矩,参考党员管理,对村民代表等进行纪律约束,严格执行签到点名、张榜公示、会议请销假等制度,有条件的村还固定个人座位、贴名字标签,到会情况现场公示、一目了然,将学习次数、学习成效等进行量化积分。通过定期学习,村级各类队伍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如芝英镇雅庄村,原是一个6千多人口、环境脏乱差、信访矛盾突出的难点村,通过大抓三支队伍同质化学习入手,党员干部精气神全面“点燃”,“雅庄红”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村民代表说:“现在我们也和党员一样,以穿上这身红T恤为荣。”村民也说:“看着他们这么有激情,我们也想加入他们!”

(二)拓宽红色网格推动“体系同管”。对原有党员联系农户网格进行重新划分,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村级各类队伍成员全部纳入新的红色网格。建立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其他村干部为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等为网格员的“分工协作、分组负责”的联户体系。完善网格工作模式,村党支部牵头村两委承接工作任务后,召开网格组长会议确定一名负责人,由相应的村组织进行管理与指导,具体工作由网格组长布置到网格员,最后由网格员根据联户职责发动村民一起完成。新的网格体系不断吸纳村级队伍,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力量整合,实现农村治理“纵横到底无缝隙”。目前,该市5.5万名网格员分组联系13.4万户农户,以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不同心、不同向、窝里斗”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基层治理明显加强。近期,该市以“红色网格、同质化管理”为基础构建的基层治理“龙山经验”,通过网格管理实现“苗头不出格、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做法被省有关部门和金华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目前已在全省推广。

(三)突出联户包干推动“权责同担”。建立“两张清单、两项机制”管理体系,“两张清单”,即以“四权四责”形式确定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联户包干的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网格员有“联系农户审批意见的把关权、评先评优的提名权、村级福利待遇的否决权、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权”四项权利和“联户走访排忧解难、参与督导镇村中心工作、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带头宣传上级政策”四项职责。“两项机制”,即推行走村入户扫码制和联户包干倒查制,倒逼网格员履行职责,如在基层治理中明确矛盾上交而网格未发现或未作反映的,将予以责任倒查和追究。两张清单和两项机制明确了“联户包干”的工作责任,并赋予了工作权力,有效激发村级各类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各项工作得到较快推进,如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置体系建设列入省级试点;“厕所”革命走在前列,园周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市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88个,建成街角小品5941个。

(四)细化过程积分推动“实绩同量”。参照党员管理量化积分制,制定出台《推行村民代表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意见》,将非党员的村委会主任、其他非党员村干部中的村民代表、无职村民代表全部纳入,实行“分类积分、量化考核”。积分总分值100分,由基础积分60分、履职积分15分、联户包干积分15分、贡献加分最高10分等四个部分组成。设立“违规扣分”和一票否决情形,对村民代表违建、违纪、违法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严格约束,并于每月15日进行积分公示和公开说明。通过量化积分,管理更加注重过程化,更好形成能抓到每名党员干部、能覆盖到每家每户、能有效落实工作的分层负责的管理体系。如该市以积分管理为基础,搭建“双争双全、比擂争先”等平台,把治水剿劣、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景区村庄创建等中心工作压实到每个支部、每个网格,有效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五)强化群众监督推动“结果同用”。全面推行群众监督三项机制,即亮出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家庭户”,并实行联系户名单门口公示;主题党日活动规定每月工作和每月积分“双通报”;镇村两级公开栏醒目位置挂出“红黑榜”专门公示每月积分。加强结果运用,实施“双向培养”。将表现优秀的村民代表优先推荐入党,将优秀党员推选为村民代表、村干部,并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注重在市级大会和媒体上大力表扬宣传红旗支部、红星党员等优秀典型和事迹。对表现不佳的村民代表和村干部,按照情节轻重采取约谈提醒、书面检讨直至采取歇职整顿、停发报酬和启动辞职罢免程序等措施;党员则采取组织谈话、诫勉提醒或转入乡镇教育整转支部进行集中教育整转。2017年以来,该市共有228名村民代表因表现突出被推荐入党,105名村民代表因工作不力等原因被约谈提醒、歇职辞职。

三、成效

(一)基层政治生态得到全面净化提升。党的组织功能和组织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组织力得到巩固提升,“先进带后进、党风带民风”,党员与其他村级队伍参加的每月15号主题党日成为雷打不动的“红色风景”。村社组织换届取得历史性成功,46个多届选情复杂村首次实现一次性选举成功。各种乡贤、能人等普遍回归农村、参与建设,涌现出一批亮点村,如大陈村发展民宿旅游,成功创建4A级景区。

(二)有关做法经验获得广泛社会认可。成功举办金华市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金华市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有关做法和农村面貌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兄弟县市主要领导的称赞。不少市级两代表一委员高度肯定,提出相应议案提案要求深化抓实。村民代表的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全面增强,不少村民代表表示,有了管理就有了干事的平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农村群众得到更多的帮助,对党委政府更加拥护。

(三)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发展成效。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置体系建设列入省级试点,垃圾分类“端头模式”得到省领导点赞;“厕所”革命走在前列,园周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88个,建成街角小品5941个。一批落后村变成先进村,如芝英镇雅庄村,原是一个6千多人口、环境脏乱差、信访矛盾突出的难点村,通过大抓三支队伍同质化管理,党员干部精气神全面“点燃”,实现从后进到先进的成功“逆袭”。

四、启示

以问题为导向,从实践出发,走创新之路。浙江永康市遵循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充分把握“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践行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同质化管理”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治理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只有全面贯彻党的领导,农村治理才有坚强的组织保障。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永康市推行的同质化管理,正是基于近年来党中央一以贯之抓党建、抓基础带来的好风气、新风尚,正是基于党的坚强领导,才能有效巩固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有力聚各方治村力量,实现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农村治理的改革才不会失了方向、变了味道、没了成效。

(二)只有激发基层红色动力,农村治理才能抓出强村富民的成效。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靠人。永康市打破以往农村各类队伍“松散式”管理“壁垒”,发挥党的组织功能和组织优势,通过创新组织方式、搭建干事平台、优化活动载体,以推动农村发展的事业来激发、团结、吸引各方面“干事基因”,持续壮大乡村振兴力量,实现农村治理与村强民富互促共赢。实践证明,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要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长足发展,就必须激活村级组织及各类队伍,变“被动干”为“主动干”,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让基层强大的生机活力充分迸发。

(三)只有建章立制狠抓规范,农村治理才不会“走弯路”。经验表明,制度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手段。永康市在三支队伍同质化管理中,设置了一套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制度,从“主体、目标、内容、监测、考核、反馈”多个维度落实责任链条,促使农村基层组织既能围绕上级党委“公转”,又能结合自身建设良性“自转”,从而保障农村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实践证明,农村有效治理的关键是要有一套确保基层组织良性运行的制度机制,既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也要强化制度执行,不让制度变成“稻草人”。只有如此,农村治理改革各项工作才能抓到实处、稳步推进,避免“走弯路和回头路”。

(责编:乔业琼、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