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以“行村制”为核心,打造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模式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党工委

2019年10月11日10: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起因

2014年,汤泉街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就“三个为什么”开展大讨论活动,即:“为什么工作标准不高,为什么缺乏争先进位的干劲与激情,为什么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基层党组织号召力不强”。经过深入讨论、思想碰撞以及探索实践,“行村制”工作理念破土而出。2015年3月,“行村制”在全街正式推行。行村制”要求全体村(社区)干部每周行村入户,现场了解群众诉求、及时收集问题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各类隐患,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17年,“行村制”工作被评为浦口区创新项目一等奖。

2018年7月3日至4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基层党组织要在贯彻落实中发挥领导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为了使党中央的声音传达到每一名基层群众,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服务百姓的贴心人,使广大群众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切实破解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汤泉街道对“行村制”工作深入拓展优化,构建起“行村制+”新模式,实现了党建与各项工作互通互融、同频共振。2019年6月,经过浦口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行村制”被列入浦口区“明珠先锋”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区得到推广。

二、主要做法

1、编制一张网络,从“条块分割”到“全域覆盖”。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发展面临的问题,街道以“全方位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为目标,建立了“街道—社区—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即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了14个一级网格,结合辖区村组、片区、安置小区等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划分了146个二级网格。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一级网格负责人负总责,社区干部作为二级网格负责人分片负责,保证每个干部联系到组到户,把行村责任落实到人。街道为每个社区统一制作行村流程图和行村网格表,公示行村流程制度、网格联系人、联系户数等,提高了行村工作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确保做到“一户不漏”。

2、建立两支队伍,从“个别行动”到“全员参与”。一是打造社区党员干部行村主力军。将社区干部全部编入二级网格,每周至少行村入户1次,每月实现行村网格内居民家庭走访“全覆盖”1次,在分组包片逐一入户的基础上,筛选出贫困户、矛盾纠纷户、上访户、建房申请户、12345诉求人等“特殊户”进行重点走访。社区干部行村时,填写《行村工作笔记》和《走访纪实表》,记录行村情况和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发展街道机关干部行村编外军。建立了街道机关部门联系社区工作制度,将街道各科室的年终考核与社区挂钩,街道党员干部结合联系社区开展走访,协同社区做好扶贫帮困等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在拆迁、控违拆违、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联动工作机制,显著提升行村实效。

3、创新三项制度,从“被动处置”到“主动解决”。一是“三必到”制度。在行村过程中,社区干部坚持做到“三必到”,即居民生病住院必到、难事急事必到、红白喜事必到。社区干部除了利用上班时间正常行村外,还主动起早带晚或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上门走访,通过面对面拉家常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对于外出居民利用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二是问题解决制度。对行村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能够解决的,立刻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由行村干部带回社区登记汇总,定时定人跟踪解决,实行销号式管理,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制作摆放行村问题解决情况公示板,将行村对象、时间、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认领人、解决时限等公示出来,在3个工作日内解决;对于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街道研究并分解给相关职能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解决,结果对社区和群众进行反馈。每季度召开一次行村工作点评考核会议,编发一期行村工作简报,及时通报表扬在行村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优秀的经验做法,对存在的错误做法和不良倾向及时批评纠正。三是督查考核制度。将行村工作纳入月考核,每月进行考核打分。安排专项督查,定期编发督查通报,督查结果和年终考核挂钩,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落实的人和不落实的事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进行诫勉谈话,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社区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街道每半年召开一次行村工作推进会,将行村工作纳入书记抓党建述职内容。

4、融合四方工作,从“各自为政”到“合力推进”。一是与社会治理“大联勤”工作相结合。街道创新开展“行村制+大联勤”工作,将党员干部在行村过程中发现的群众诉求和问题通过大联勤智能巡防管理系统快速处置和答复,将联勤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的群众困难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社区行村干部,实现两个平台体系的互动交流和资源整合,形成动态跟踪、联合处置的工作模式,努力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二是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过程中,结合“行村制”,社区干部走村入户收集历史资料、老旧物品、照片,通过文字、实物、口述等方式搜集村史,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的意义,带动了老党员、老干部和社区群众齐参与、齐上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成基层党建的创新园地、村庄历史的传承基地、文化民俗的展示场地和社区发展的宣传阵地。三是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结合“行村制”,社区干部逐一入户了解居民收入情况,宣传社会救助政策,使符合帮扶条件的全部纳入,不符合的一户不进,确保做到精准识别,一户不漏。对确定为帮扶对象的,上门详细采集低收入农户信息采集表,指定一名机关或社区干部为帮扶联系人,深入挖掘了解致贫原因,研究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方案,明确脱贫路线图、时间表,实现精准管理。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常态化跟踪管理,对确实符合脱贫条件的,按规定程序做好退出工作,实现精准退出。目前,全街1279名低收入农户,已全部脱贫。同时,率先成立了困难党员帮扶基金,每年“七一”、春节,结合“行村制”工作,对困难党员和党龄在40年以上的老党员进行帮扶慰问。四年来,共对1642名困难党员和1493名党龄40年以上的老党员进行了帮扶慰问,总计196余万元。四是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结合“行村制”工作,社区干部积极入户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目的和意义,征求居民对街道、社区未来建设规划的意见建议,引导居民自觉提高环境卫生意识,主动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亲身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中来。经过努力,基本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不乱泼乱倒、粪污无明显暴露、村内无私搭乱建的目标,村容村貌明显提升,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三、工作成效

1、进一步化解了矛盾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入户走访为群众解决下水道堵塞、楼道灯不亮、住宅楼进水等生活琐事的同时,进一步延伸为民服务触角,主动关注老百姓所需所想,将行村工作与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有机结合,受理、代办群众的建房申请、医疗报销、市民卡申请、水电费缴纳等各类业务,使群众办事做到足不出户,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重点排查征地拆迁、农民建房、及劳资纠纷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持关口前移,从源头排查处置各种细小矛盾问题,实现矛盾不上交,信访不前移,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诉求,把许多问题都化解在了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2019年以来,共走访居民5770户,发现收集并解决问题1352件,基本实现了“无上访、无违建、无环境脏乱差、无治安事件”的预期目标。

2、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行村制”工作引导党员干部走村入户,真正把身子沉下去,思路跟上来,推动党员干部由本部门、本领域的业务专才变成服务群众、解释政策的全科通才,提升了素质,改进了作风,消除了“隔阂”,增进了感情。2019年以来,街道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奋走在基层一线,主动放弃节假日等休息时间,积极投身到“三清一改”、美丽庭院及“三大革命”等环境提升行动中,每天顶着烈日查看厕所、清理杂草杂物、清除粪便、下水打捞枯枝败叶,“黑皮肤”成为标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3、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在行村过程中,广泛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区街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以及发展规划等,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传递到全街每一个角落,彻底打通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中梗阻”问题。社区干部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征求群众需求,在开展重大决策前,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让群众主动参与发展、服务大局。围绕拆迁任务,开展摸底调查,宣传拆迁政策,提前处理矛盾,为拆迁工作扫清障碍;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对所辖片区居民逐一走访,征询对工程实施的意见建议,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围绕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积极征询意见,主动化解困难,使村民由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转变为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力支持者。通过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发展、建设发展,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党的支持者、拥护者、信任者。

四、经验启示

1、激发干部动力是前提。“行村制”工作刚开始推行时,不少社区干部带有抵触情绪,认为增加了工作负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社区干部尝到了甜头。发现这项工作看似增加工作任务,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了,老百姓把干部当成知心人了,更加理解支持社区工作,反过来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整个社会氛围更加融洽了,真正达到了“1+1>2”的效果。

2、走实群众路线是核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所谓众口难调,要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肯定,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行村制”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向群众问及问策,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受益。

3、强化制度建设是保障。再好的做法,没有制度保障,最后都会难以坚持。汤泉街道为“行村制”工作制定了一套成熟完备的工作制度,对行村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具体规定,为社区干部如何开展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同时加强考核督查,定期编发工作简报、督查通报,真正将好的实践转化为制度优势,又以好的制度指导具体实践。

(责编:乔业琼、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