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中科院资深院士陈俊武七十年不变的初心与坚守

2019年10月06日09:1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一寸丹心图报国

  陈俊武院士 新华社发

  【时代先锋】

  我国有70%的汽油是通过催化裂化技术加工而成的。而这项工艺工程技术的奠基人,正是92岁仍然坚守初心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

  国庆节前夕,为学习英雄事迹、弘扬奋斗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决定,授予一批个人和集体“最美奋斗者”称号,其中就包括陈俊武。

  始终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3月生于北京。17岁那年,陈俊武考取了北京大学化工系。

  1946年,正读大二的陈俊武到抚顺参观,第一次见到了日本人留下的人造石油厂。当时中国石油资源匮乏、石油工业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窘况对他产生了巨大冲击。大学毕业,陈俊武本可以留在沈阳市工作,但他说服了家人,费尽周折只身来到当初参观过的抚顺人造石油厂,且选择了最艰苦的岗位。

  1969年年底,根据国家需要,陈俊武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更加偏僻的河南省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从此立足河南,积极投身洛阳炼油厂、洛阳炼油设计院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陈俊武,为了国家能源安全,开始重点研究石油替代问题。2010年8月,陈俊武指导完成的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包头建成投产,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1世纪初,进入耄耋之年的陈俊武,开始对一个并非自己研究领域的课题产生兴趣: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科学家的责任,就是始终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愿意去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争取提出一些对国家、对大局有益的论据和建议。”陈俊武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数据,历时3年写就24万字的专著《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为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

  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着陈俊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传奇。

  科学报国,就是要有牺牲精神

  陈俊武曾讲述自己遭遇严重车祸时的情景。1996年9月26日傍晚,陈俊武夫妇乘车前往四川的途中,发生爆胎、侧翻事故。陈俊武骨盆粉碎性骨折,肠道破裂,腹腔内大出血。陈俊武妻子吴凝芳脊椎、尾椎严重损伤,不能动弹。到当年年底的时候,陈俊武才可以勉强下床走路。

  工作狂陈俊武仍然惦记着他的工作。1997年2月底回到洛阳,3月就到北京参加一个科技会议。同时,他手头还有高研班学员的作业待审阅,还有上海的一个催化裂化项目待指导……

  70年里,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饥饿、车祸、永别……70年风风雨雨,陈俊武就像一名石油战士,以科学报国为己任,不怕牺牲、一马当先、克难攻关,继续为国家战斗!

  希望年轻人踩在我肩膀上成长

  2016年3月26日下午1点,河南洛阳高层次人才小区。陈俊武从一辆轿车里下来,立在车旁没有马上离开,他指指后座:“把那束康乃馨给我……”

  这束鲜花的背后,有个“20万元”的动人故事。

  2010年,年逾八旬的陈俊武牵头在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组建了河南省石油补充替代能源研究院士工作站,指导团队从事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论证工作。6年间,陈俊武每月坚持到郑州大学讲课、讨论,对郑州大学的孙培勤团队给予悉心指导。

  鲜为人知的是,6年来,陈俊武对化工与能源学院支付的酬金分文不取,也不让学院负担任何吃住行费用。在团队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化工与能源学院奉上陈俊武6年兼职所应得的酬金。这次,陈俊武提出把这近20万元全部捐出。

  当天上午,陈俊武专程赶到郑州大学,了却了这桩心愿。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学校的款待请求,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说,他要把花送给卧病在床的老伴儿……

  陈俊武晚年甘当人梯,为中国石化行业培养了许多人才。他打破门户之见,开办了一个有独特教学方式的高级研修班,当年研修班的许多学员,如今已经成长为石化行业的技术专家。

  “希望更多的年轻同志踩在我的肩膀上,成长得更快、更高,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成就大我、至诚报国!”陈俊武说。

   (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孙自豪)

(责编:乔业琼、闫妍)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