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湖滨街道党工委
2019年10月03日15: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福建省石狮市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商贸经济活跃,民营企业众多,吸引40多万外来人口来石干事创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人流物流越发密集,位于市区中心的新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不能很好跟上形势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居民需求日益多元。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追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同时,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大量涌入,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趋向多元并且日益复杂化。社区大部分工作主要承接上级政府部门事务,对群众现实需求研究不足、把握不准。二是传统党建跟不上形势发展。当前,人民日常活动空间由“单位”向“社区”转变,角色也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以相对封闭的单位为基本载体的党建工作,难以适应开放多元流动的社会新形势,难以有效覆盖更多的人群。三是群众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尽管交通、通讯日益便捷,但是党员干部与群众直接面对面、手拉手的机会反而少了,加上街道社区上下联动机制不畅,各种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传递、精准回应,导致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盲区”和“真空”。对此,湖滨街道新湖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石狮市委关于推行“五化一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总体要求,创新提升“1+1+N”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再造、联系服务群众体系的重构,联合辖区多方力量,将工作重心沉向社区一线,建立“纵横到边、覆盖全面、活动规范、功能互补”的社区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
二、做法与经过
近年来,湖滨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石狮市委“五化一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以新湖社区党委为试点,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片区党员为骨干、多元群体为支撑的“1+1+N”党建服务网络,推动社区党建提档升级。
1.坚持精细管理,建强社区组织体系。一是社区划网格。早在2013年初,湖滨街道新湖社区在石狮市率先推出并实施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按照“界定清晰、任务相当、管理方便”的原则,绘制社区网格地图,在各网格配置网格督导员、负责人、管理员,落实中心任务、治安管理、计生管理、卫生管理、民生问题、基础设施、便民服务等“七项任务”,建立排查报送、信息管理、处置反馈、责任督查等“四项机制”,形成“一格八员”的服务格局。二是网格建支部。2017年,按照“就近就便、易联易管”的原则,把社区网格重新整合划分为3个大片区,将辖区党员编入片区,相应成立片区党支部,由街道机关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社区党员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配套建设片区工作室,配置必备的办公用品及活动设施,作为片区党员的学习家园和活动阵地;制定片区党支部工作职责、绩效考评办法、工作月报制度,切实在各栋楼宇、各个商铺、各类群体中织密组织之网。三是党委强统筹。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对区域内小微企业、社工机构、物业公司等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吸收党员社区民警以及步行街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供销社党员等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扩大社区党委班子中各领域成员的覆盖面。由社区党委牵头,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讨论社区建设和党建工作,加强与业主委员会、两新组织、驻区单位等社区单位的沟通联系,广泛凝聚党员、群众和各类组织的思想共识。
2.坚持从严从实,激发党员先锋作用。一是把党内组织生活严肃起来。线下创设主题党日、流动党课、辅导讲座等有效载体,线上依托“党员e家”、“魅力新湖”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平台,融合开展党员教育管理。设置党员谈心室,跟踪发现党员思想动态,及时约谈解决问题。强化党内关怀帮扶,设立社区爱心互助会,多方筹措募集爱心基金400多万元,将每年11月30日定为“新湖爱心日”,累计关怀慰问近百名病困党员居民。二是把党员队伍管理规范起来。编制片区党员分类管理台账,在管理对象上做到向生活在社区的在职党员、辖区内流动党员、驻区单位党员“三个延伸”,引导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制定社区党员自我约束“十带头”规定,对遵守规定、履行义务的党员作出优先安排子女就业、遇到困难协助处理、达龄(60周岁)发放生活补贴等“三项承诺”。开展党员积分考评,将社区党员在片区化管理中的表现,作为党员积分考评的重要依据,增强党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三是把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出来。推行“6+1”(6个正常工作日+1天轮休)、“AB”岗和“四查”工作方法(查思想认识、查工作作风、查工作纪律、查工作能力),明确片区党员干部“四知四能”要求(知片区概况、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重点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切实解决管理服务悬在空中、落不了地的问题。开展党员设岗定责,落实党员“三诺”、先锋岗等制度,编制居民需求清单和服务项目书,搭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的平台。在步行街商圈开展“共产党员经营户”和“党组织推荐的诚信店” 活动,示范带动其他商户守法经营、照章纳税。
3.坚持区域统筹,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一是组织共建。积极开展结对共建,与地税局、湖滨派出所、供销社、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华侨医院步行街分院等12个驻区(联系)单位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建立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二是阵地共用。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大楼,打造集便民服务、党员接待、学习阅览、物业家政、居家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党员服务阵。推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等驻区单位文体、教育等活动设施和场所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三是文化共融。设立社区“开放日”、“体验日”,邀请驻区单位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现场观摩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共同举办知识讲座、灯谜竞猜、政策宣讲等活动,促进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四是服务共创。以片区为基本单元,整合片区内各类党员、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志愿服务者、群团组织、驻区单位等多元群体力量,组建相对固定的服务团队,开展走访慰问、纠纷调解、困难救助等组团式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领域、全方位服务。今年来,3个片区已开展各类服务活动70余场次。
三、成效与反响
新湖社区“1+1+N”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成熟定型,其成效主要体现在:
1.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加强制度优化、组织设置、财力支撑、人员保障、资源整合等措施,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打造成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坚强堡垒和重要平台,社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梧桐花开,凤凰自来”。正因为该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驻区单位党组织纷纷前来开展共驻共建,或宣讲政策思想,或指导工作业务,或提供活动阵地,或联办主题党日,形成区域党建联合体。
2.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社区党员带头响应社区党委不烧金纸、不放鞭炮的移风易俗号召;在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中,17名外来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向社区党组织靠拢……网格服务人员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面对面与群众谈心交心,实打实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正如一位街道干部所说,推行该模式以后,感觉责任更重了,压力加大了,下基层跑社区更勤了,工作起来更加细致细心了,群众也更满意了,称赞道“党建网格化,服务不漏网”。
3.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湖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做好民生大文章。养老服务方面,在原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扩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构建富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比如,开办老人餐厅,社区年满60周岁以及“三无”老年人可前往免费就餐;发放老人生活补贴金,对符合条件的社区离休干部给予一定养老生活保障待遇。育苗服务方面,创建石狮市首家儿童综合服务工作机构——新湖社区儿童综合服务中心,开办“四点钟学校”,提供幼儿托管、作业辅导、书香伴读、科普实践等服务。
四、经验与启示
1.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必须强化党的领导。社区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新湖社区推行“大党委”制度,把党支部建在片区上,进一步严密了党的组织体系,有效提升了组织管理效能,同时,围绕便于党员参与加强党员管理,围绕服务群众设计党建载体,通过各类经常性活动,不断增强党的威信和影响力,开展各项治理工作自然而然得到群众的呼应和支持。实践证明,社区党组织有力,就能发挥好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
2.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因此,开展社区治理工作,要在增强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时刻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不断做大做强服务群众的供给侧,把群众的事办好,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湖社区就是这样做的,他们紧盯“老”和“少”两个民生关键点,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和载体,不仅深得老人好评和儿童欢迎,同时也消除了青壮年群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开手脚干事业,为城市发展献策献力。
3.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必须调动各方资源。在城市社区,各类组织互不隶属、相互交织、平起平坐,治理对象、治理需求、治理手段等也都是多元的,如何把各方资源统筹整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新湖社区创新推行“1+1+N”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切实把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凸显出来,把党员带头作用激发出来,并通过党建引领,有效地把驻区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群体凝聚到党组织周围,避免了党组织的单打独斗。新湖社区的成功经验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充分发挥党的组织资源对激活配置、优化统筹社会资源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集聚有效的资源与动能。
五、探讨与评论
新湖社区“1+1+N”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很好解决了当前社区治理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三大问题。第一,“谁来做”。该模式坚持明确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通过组织再造、功能转换,有效整合辖区组织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引领各类主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第二,“做什么”。该模式既强调了社区党组织在政治方向、服务供给和多元共治的引领作用,又明确了网格人员治安管理、卫生管理、纠纷调解等基本职责。第三,“怎么做”。该模式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党员积分管理、干部绩效考评等一系列制度,发动各方资源,深入社区一线,细化服务单元,实现了综治网格从“治理单元”向“服务单元”的华丽转身,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开展,为新时代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关专题 |
· 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