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河南鲁山:“三四五”模式 抓实党建促脱贫

2019年09月19日13: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河南省鲁山县牢固树立抓党建促脱贫理念,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激活力,探索推行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产业发展“四链模式”、激励保障“五五评创”“三四五”工作模式,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2018年全县35个贫困村甩掉“穷帽”,1.88万人实现脱贫,今年预计2.5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1%以下。

“软”“硬”齐抓,“三化建设”强组织

从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运行机制规范化“三化”建设入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其打造为引领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

一是阵地建设标准化,适应形势新变化。为解决农村基层阵地场所建设问题,鲁山县采取“三步走”办法,2017年,县财政投入资金535万元,新建村室71个,解决了一些村没有村室问题;2018年,投入资金700万元用修缮新建村室68个,解决了租赁村室问题;2019年,投入资金1460万,新建修缮村室140个,解决了村室老旧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规范活动场所、规范功能分区、规范党建标识、规范制度建设、规范教育管理、规范党建融合等基层组织“六个规范”标准,通过创建基层党建标杆村,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县555个行政村,村村建起标准化村室,天天都有村干部值班,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管理手段信息化,服务群众多样化。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建立了远程监控系统,在县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一键点击,可以看到25个乡镇服务中心和555个村级服务站的值班服务情况;建设县、乡、村视频会议系统,召开会议到村,教育培训到支部、到党员;建成无线广播服务系统,村村组组通无线广播,按照早、中、晚三个时段定时播放,第一时间将党的政策传遍山城大地。同时,健全县、乡、村三级红色网络教育角,党员群众可随时免费上网查资料、学科技。

三是机制运行规范化,教育管理常态化。党建阵地筑牢了,服务形式灵活了,鲁山县把重心下沉到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建好“三支队伍”上来。建好干部队伍。在去年村“两委”换届期间,选齐配齐2880多名村干部,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工作报酬稳定增长等机制,大力培养“四有四带”型村干部,使他们成为引领发展的“领头雁”。带好党员队伍。把每月20日确定为农村党员集中学习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组织党员学党的理论政策、学脱贫攻坚知识;把每月第一个周五确定为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开展“红遍鹰城”志愿服务活动、党员群众“2+1”帮扶活动,帮贫困户立志向、解难事。管好帮扶队伍。向全县184个贫困村和11个深度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向360个村派驻工作队,走访困难群众3.2万人次,解决矛盾纠纷4600多件,帮上脱贫上项321个,当好基层党建“组织员”、政策方针“宣讲员”、脱贫致富“领航员”。

“破”“建”并举,“四链模式”强产业

推行“四链模式”,激活党建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强村富民。

一是组织建在产业链,挺起脱贫“主心骨”。打破传统的以行政村、居民组设置党支部、党小组的模式,把从事相同产业的党员编为一个党小组,把若干产业党小组组建为产业党支部,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全县成立3个产业党总支、69个产业党支部、1500多个产业党小组。董周乡五里岭在产业党支部引领下,从只有65亩酥梨的乱石岭,发展为绵延15公里、面积达3.5万亩,梨树种植户2800多户、年产值1.7亿元的“花果山”,600多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

二是党员聚在产业链,当好脱贫“主力军”。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把奉献意识强、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产业大户、党员致富能手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配齐配强产业“领头羊”。同时,组织全县1万余名有能力的党员,主动认领政策宣讲、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示范岗,设岗定责,积分管理,推动产业持续发展。辛集乡三西村种植产业党小组组长,带动12户贫困户利用葡萄残枝种植七彩蘑菇,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库区乡东许村蓝莓产业党支部党员,率先引进蓝莓种植,辐射带动全乡发展蓝莓种植3480亩,带动26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三是人才育在产业链,培育脱贫“主人翁”。把68名拔尖人才和“土专家”“田秀才”组织起来,组建县农业科技服务团和25个乡镇分团,分包联系产业扶贫项目,“手把手”教技术,“一对一”带项目。服务团还利用“掌上红鹰”APP视频功能,对于群众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会诊、“对症下药”,目前科技服务团开展产业技术帮扶5800多次,培训群众4.6万余人次。马楼乡发挥自身优势,向群众传授全国有名的“养蝎”特色产业技术,包销路,帮扶贫困群众229人。

四是农民富在产业链,决胜脱贫“主战场”。采取“产业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该县打造了六大支柱扶贫产业、七条扶贫产业带,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将群众个体经营的“小舞台”推向共同致富的“大天地”,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辛集乡葡萄产业党总支下设6个产业党支部,带领从事葡萄产业的88名党员,示范引领26个行政村、3200多农户种植葡萄1.5万亩,年产值1.5亿元以上,带动853户贫困户增收致富。熊背乡大年沟村成立血桃产业党支部,创办“中山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大年沟血桃”商标,血桃种植面积从800亩发展到3800亩,年产量突破40万公斤,年创效益220万元,130多户贫困户靠种植血桃脱贫。

“奖”“惩”分明,“五五评创”激活力

持续开展“五优五佳单位”“五面红旗村”“五星家庭”“五型干部”“五好党员”等“五五评创”活动。每年初,在各领域、各层面选树先进典型,在政治上、物质上给予奖励,激发工作热情,凝聚党群合力。每年初,该县围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村庄、信访稳定等五个方面,评选红旗村,每获得一面红旗,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每月增加500元,其他村干部每月增加300元,激发了工作热情。通过“五五评创”活动,该县涌现出了河南省脱贫攻坚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等一批先进群体,锻造了一支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成为脱贫攻坚主力军。

(张正领 黄高鹏)

(责编:宋鹤立、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