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委党建办
2019年09月09日10: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神,黔南州立足少数民族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等实际,着力寻找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管用措施,探索形成一条思想扶贫的新路子,为脱贫攻坚助力加油。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15年以来,黔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决策部署,聚力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和“七大战役”,“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然而,贫困群众“不愿脱、不勤劳、不理解、不会干”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个别群众还“争当贫困户”,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不小影响。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精神和物质方面问题,2017年12月,黔南州委研究出台了《黔南州开展“志智双扶· 感恩奋进”思想扶贫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拉开思想扶贫工作序幕。实践证明,全州各地通过抓党建核心引领、抓思想发动先行、抓群众主体作用、抓干部真帮实促,不断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有力促进村庄美化、产业推进、群众增收,加快推动物质精神“双脱贫”,真正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目的。黔南思想扶贫工作做法,得到全国、全省有关媒体报道和关注,省外有关党组织特地组团到黔南考察学习。
二、做法
2018年8月3日,黔南州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黔南州开展“志智双扶·感恩奋进”思想扶贫工作情况报告》,确立了思想扶贫“一核引领、八项强化、两个实现”的经验做法。
(一)“一核引领”加强志智双扶领导。思想扶贫必须围绕党建核心引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黔南州不断创新州县镇村“两部一站一室”党建扶贫“四级联动”指挥体系建设,先后出台《黔南州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实施意见》《关于建强村级干部队伍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黔南州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党支部创建实施方案》,扎实抓好农村“两委一队三个人”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扶贫工作中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的作用。
(二)“八项强化”推动志智双扶实施。一是强化思想发动。依托全州1470余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1.1余万名讲习员,充分依托农民夜校、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团、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宣讲小分队,采取村民小组会、院坝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十九大精神、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论述、惠民利民政策、感党恩教育等宣讲到组到户,树立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二是强化致富意识。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实施中,引导贫困群众自主选择申报发展项目,参与项目实施、监督、验收,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扩大扶贫项目覆盖率,确保每户贫困户有1—3个增收项目,推行利益固定分成、入股分红、定价收购、“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让扶贫产业和项目效益惠及贫困群众。三是强化乡村治理。将思想扶贫与乡村振兴、文明村寨创建结合,严刹农村滥办酒席、攀比建大房大屋等不良风气,严厉打击赌博和巫婆神汉骗钱行为,强化乡村治理,培育乡风文明。指导村民组成立“组管委”,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评选表彰一批思想扶贫示范村寨、脱贫致富示范户。把“扶贫不扶懒”“破除等靠要”等内容写入村(组)规民约,或编成山歌传唱,将家风家训书写悬挂在显眼位置,营造积极向上的风气。四是强化激励约束。各地组织开展“有感恩之心、有脱贫之志、有增收之行”的“三有”评选活动,对勤劳致富典型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广泛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同时推出“评懒机制”,对经村民公开评议出来的“懒汉”,进行张榜公布并明确党员结对帮扶整改,群众受到很大触动。各村寨在显眼处设置“红黑榜”进行动态管理晾晒,形成了“红榜”引导新兴风尚,“黑榜”约束不良行为的良好氛围。五是强化真帮实促。以驻村干部为主体,推动干部下沉一线,实施“网络化”管理,长期进村入户真抓实帮,全州分轮次选派3490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698名)到698个贫困村驻村帮扶,从州直部门选派65名副县级干部或后备干部到65个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任党政副职主抓脱贫攻坚工作,选派82名农业科技副职、213名科技特派员和1039名农业辅导员到基层服务。六是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提醒、函询、诫勉经常化,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制定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十条规定,对驻村工作划出红线。抓实村级便民利民服务责任清单,切实为村级减负松绑。从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好中央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对审查出有劣迹问题的114名“两委”干部进行调整。七是强化技能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对党建、新兴产业、扶贫资金管理、金融风险防控等20个主题进行重点培训。紧紧围绕“一户至少1人就业”“户户有增收目标”,整合人社、教育等部门资源,为贫困户送去“充电输氧课”。落实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免费政策,推进“雨露计划”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三女”培育(持家女、家政女、锦绣女)、农技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八是强化基础保障。严格落实关心关爱要求,及时兑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生活补助、购买保险、报销往返车费、落实工作经费等,提拔201名表现优秀的帮扶干部,激发脱贫攻坚一线干事创业激情。将村干部月报酬提高到3000元以上,96名村干部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1116个村级活动场所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占83%。
(三)“两个增强”确保志智双扶成效。一是增强“志气”,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旨在通过开展思想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学习党的政策、感念党的恩情、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振奋脱贫志气、增强内生动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逐渐消除,主动脱贫意识得到显著增强,部分贫困户甚至主动写申请不当贫困户,涌现出“小矮哥”王华银、“励志贫困户”罗仁智等典型,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二是增强“智力”,变“授人鱼”为“授人以渔”。“造血”比“输血”更重要,旨在通过开展思想扶贫,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在资金支持、产业支撑等要素保障下,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其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2018年,12670户贫困户主动申请脱贫。
三、成效
思想扶贫工作深入人心,群众“不作为、不主动”“不理解、不满意”“不愿脱、不敢脱”“不会干、不能干”的现象已经得以杜绝,为打赢脱贫攻坚漂亮仗夯实基础。2017年,全州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3.86万人,214个贫困村、22个乡镇达到出列和摘帽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至9.87%,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2018年,全州预计减少贫困人口21.15万人,285个贫困村出列,贵定县、惠水县按照国家标准脱贫摘帽。
成效之一:宣传引领不断强化,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新转变。充分运用村规民约、宣传标语、“道德讲堂”“组组通广播”“双语宣讲”“现身说法”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将思想扶贫内容写入规矩里、贴在村寨头、编进山歌里,激发贫困群众致富信心和活力,提振了精神、鼓舞了斗志、凝聚了正能量。
成效之二:示范带动不断强化,贫困群众争先意识有新增强。以“三亮一创”活动为载体,亮出“共产党员户”身份,评出“星级党员户”,比出文明示范村寨、脱贫致富示范户,营造出“村村树示范、组组创示范、家家争示范”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自力更生脱贫群众、创业致富业主、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先进典型开展巡回宣讲,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形式,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激发。
成效之三:教育培训不断强化,贫困群众“造血”本领有新提升。坚持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的底线,采取免、减、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费敞开,达到“学得一技在手,全家脱贫有望”的目标。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技术支撑。
成效之四:联亲帮扶不断强化,干群关系有新融洽。坚持把干部作为“思想扶贫”工作主推手,建立干部联亲“三经常”制度,推动干部经常走村寨、经常访农户、经常拉家常,从而与群众建立感情、交上朋友、结为亲戚,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的行动更加自觉,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得到落实,增进群众与干部鱼水深情。
成效之五,组织保障不断强化,党组织领导地位有新加强。州委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优化机构设置、简政放权减负、优化调整村社等措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开展“示范村帮后进村、强村帮弱村、富村帮穷村”行动,建立“村社合一”党组织987个,推动381个先进村结对帮扶353个贫困村。深入推进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村级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四、探讨
2018年7月,贵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号角,黔南州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作出更具体的安排。省委和州委这两次全会,都提到思想扶贫工作对真脱贫、脱真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志智双扶”能够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志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各项扶贫事业离不开贫困群众的参与,优惠政策、扶贫资金和项目等外部帮扶需要通过贫困群众发挥作用。当前,部分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对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接受程度不高,对脱贫攻坚工作认识不足,一些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志智双扶”从培养、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着手,扶起贫困群众的脱贫志气,激励他们挺起脱贫的腰板,真正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唤起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既富口袋、更富脑袋,是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辩证统一。
其次,“志智双扶”能够进一步铆足脱贫攻坚力气。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思想上、精神上“看不见的贫困”成为制约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因素。“志智双扶”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志”“智”内因,将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培育贫困人口自身“造血”功能巩固“输血”成果。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驻村入户,融入贫困群众之中,一对一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把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贫困群众的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又把志气和信心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立志拔穷根。
最后,“志智双扶”能够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底气。从发展目标看,脱贫攻坚解决的是农村同步小康的问题,乡村振兴要解决的农村现代化的问题,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必须要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志智双扶”从“八个强化”着力,既补物质短板,又补思想短板,为个人脱贫致富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个人参与脱贫意愿强烈,实现脱贫致富能力增强,同样能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驱动力,乡村振兴才有了底气。
相关专题 |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