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委统战部

2019年09月02日14: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访贫问苦,与村民促膝座谈,共谋脱贫增收发展大计,首次作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委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群众脱贫攻坚致富上探索出来的以“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让党员与群众组成互助小组,围绕“五兴”,共同奋斗、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内生动力,消除“等靠要”思想,增添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5年来,十八洞村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引领下,奋力决战贫困,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正悄然转变,种植、养殖、苗绣、乡村游、山泉水等致富产业逐步成型。2018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10180元,全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56.8%下降到1.37%,彻底甩掉“贫困帽”,踏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成为新时代新农村最美范本。5年来,十八洞村沧桑巨变、破茧成蝶,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殊荣。

二、做法

1.突出政治站位,把握推行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十八洞村试点推行的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了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互助共进的生动格局。全面推行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是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是深化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是加强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对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两个维护”、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实践证明,“五兴”互助治理模式,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触角”深植于群众之中,为群众明心、指路、护航,让诸如十八洞村的贫困群众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让诸如十八洞村的贫困山村成为新时代新农村的最美范本。

2.突出工作重点,把握推行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推行农村“五兴”互助要坚持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为原则,围绕五个方面开展互帮互助。一是学习互助兴思想。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爱国爱家爱集体;不等不靠不要,自信自立自强。二是生产互助兴产业。共同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经济新模式、市场新业态,壮大当家产业;提高就业技能,互通就业信息,壮大劳务经济;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积极参与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乡风互助兴文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遵纪守法,践行村规民约,坚决反对邪教、抵制黄赌毒等不法行为。四是邻里互助兴和谐。互帮互助处理邻里家事;合理表达诉求,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积极支持村级公益事业,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五是绿色互助兴家园。保护绿色生态,守护绿水青山,保持村寨自然风貌;推行绿色生产,推广有机、环保生产方式,降低农业污染;建设绿色庭院,互帮互助美化庭院,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

3.突出工作机制,把握推行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的操作方式。以“153”机制推动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落实落地,即1个互助组,围绕“五兴”内容,按照“建、诺、评”方式开展互助。一是建立小组。采取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自愿的方式,按照地域相近、双向选择的原则,以“党员+产业大户(或致富能手、社会能人等)+群众”的形式,由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村组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或后备干部担任组长,就近联系5户左右群众,建立互助小组,结成利益共同体。二是开展承诺。按照“力所能及、适宜适度、常态长效”的原则,组长每年年初结合小组实际,围绕5个方面确定任务并公开承诺;结合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定期开展走访,践行承诺,落实互助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实施评议。村党组织年终结合民主评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对“五兴”互助组开展评比。对被评为先进的互助组,组员可在享受优惠政策、产业项目等方面按照相关规定优先给予支持;对小组长的评议结果纳入党员积分管理、积极分子考察、后备干部考核以及推选任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对群众互帮互助中表现优秀、作用突出的进行表彰,可通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按照村民议事程序给予一定奖励,并注重从中吸纳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

4.突出工作落实,把握推行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的组织保障。要全面推行“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推行“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加强统筹协调,定期研究部署,整体有序推进。各级组织部门要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纪检、政法、宣传、农业、民政、财政、文旅、环保、美丽办等部门结合职能职责,联动推进“五兴”互助,形成工作合力。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二是突出分类指导。各县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着眼不同乡(镇)情村情分类施策,区分乡镇之间、村组之间、党员之间、群众之间的实际情况,把准特点,分层分类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把“五兴”互助的任务具体化、精准化、个性化,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各互助组要认真对照五个方面互助内容查短板、找弱项、定对策,重点围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开展互助,增强实效性。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县市要统筹好推行“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相关经费保障。乡镇(街道)要大力宣传发动,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加强联系指导服务。

5.突出经验提升,把握推行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的复制推广。一是注重宣传总结。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媒介,加强农村“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的宣传力度,并认真总结实践成果,大力宣传推行“五兴”互助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注重总结提升。要拓展和丰富“五兴”互助途径与内涵,要拓展和丰富学习互助,让一批批“村懒汉”变为“带头人”;要拓展和丰富生产互助,让一打打“新平台”拓宽“当家业”;要拓展和丰富乡风互助,让一出出“和谐牌”擦亮“文明风”;要拓展和丰富邻里互助,让一个个“村支部”架起“连心带”;要拓展和丰富绿色互助,让一拨拨“乡旮旯”跻身“示范村”。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五兴”互助组的作用,紧紧瞄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愿景,党员打冲锋,群众不掉队,不忘初心,携手前进。三是注重融合推广。要融合平安乡村建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融合网格管理建设,达到诉求格中报、人在格中管、事在格中办;要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彰显乡村布局之美、底色底蕴之美、人居环境之美、和谐共生之美;要融合民族团结建设,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融合支部“五化”建设,做到政治坚定、组织健全、队伍过硬、机制完善、服务优良、保障有力;要融合乡村振兴建设,达成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

三、成效

1.学好新思想,紧扣“精准”魂,脱贫发展提高政治站位。针对干部群众认识跟不上,身子进入新时代、脑子停留在过去时的问题。一是武装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精准扶贫主战场、首倡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先一步、深一层、实一筹,以脱贫攻坚的精准有效彰显首倡地的政治站位和担当作为。二是指导实践。坚持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对标对表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25个精准扶贫政策性文件、277个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方案,做到扶贫政策了然于心、践之于行,用好用活用足精准扶贫系列政策这个有力武器,使沈从文笔下这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曾经也是一个“穷得让人揪心”的地方,如今蝶变成一个“靓得让人心动”的地方。脱贫发展使基层党员更加筑牢了“四个意识”,增强了“四个自信”,坚定了“两个坚决维护”。三是推动工作。聚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做工作,做到五个讲清楚:向群众讲清楚,2020年如期脱贫,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上下同欲,实现目标,事关国家荣誉,事关国家形象;向群众讲清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国家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工作;向群众讲清楚,贫困线是国际标准,是国际社会认同的脱贫标准线,绝不是省市和地方随意所为;向群众讲清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不等于致富,致富要靠奋斗,靠不断高质量发展;向群众讲清楚,只要人民群众不断脱贫发展,那怕是因灾因病返贫,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群众的保护神和坚强后盾。让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以国家站位来致力脱贫发展。

2.建好新支部,除去“软骨”病,脱贫发展筑牢领导核心。针对过去班子软弱的问题,狠抓基本队伍,建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一是注重“换血健身”。在村委换届选举中推行“两述两评”制度,真正把讲政治、有文化、“双带”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班子。通过竞争上岗,班子得到“换血”,3名产业带头人、1名大学生村官成为村主干,结构全面优化。二是注重“舒筋活脉”。在农民合作组织、产业链、村寨网格上建立党小组,推选4名支委成员担任村苗绣公司等新经济组织责任人,使党组织的触角在村级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等领域全方位覆盖,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三是注重“造血强体”。突破人多地少瓶颈,探索“飞地经济”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花垣县苗汉子野生蔬菜公司签订合同,在外乡流转土地1000亩,规模发展猕猴桃产业,总经济效益达2.85亿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60万元,使村级党组织有能力、有保障为党员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村民对“村支两委”的满意率由68%上升到98%。5名本村的退休干部、教师自愿回村参与精准扶贫管理。3位致富能人打破“自顾自”思想,放弃高薪回村担任村主干,通过强筋健骨,增强了党支部的存在感、党员的归属感和群众的获得感。

3.搭好新载体,苦练“造血”功,脱贫发展彰显党员作用。针对过去党员涣散的问题,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对党员分类管理、设岗定责,推行承诺兑现制、绩效考核制、坐班服务制、代访代办制、结对帮扶制、群众评议制“六制”工作法,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引导民主议事。创新“六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就村级脱贫攻坚发展重大事项,在“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增加“党员与群众协议”和“群众事后评议”环节,使党员人人成为脱贫攻坚一线“战士”,带领群众献言献策,啃“硬骨头”。通过党员引导民主议事,明确“7道程序”、“9个不评”的精准识别标准,识别出贫困户136户542人。同时,为村民有效解决脱贫攻坚中土地流转、占田占地、产业建设等难题120多个,矛盾纠纷发生率较2013年减少86%。二是坐班代办服务。在村部成立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干部轮流坐班,按照“统一受理+归纳分类+集中代办”的“三合一”代访代办模式,接待来访群众,限时办理村民事项。70多岁的老人龙爬满,身体不放便,为办理养老保险,她对照民情联系卡打了服务电话,村主任施金通很快就上门来了,一理到底地帮老人办好了相关手续。村民龙昌成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党员隆成志了解情况后,经常上门看望老人,并从她家流转土地13亩种植牧草,流转租金让老人有了更稳定的生活开支。三是带头创业致富。23名党员带领村民,在村里首开“产业发展股份合作制”,按照“公司+合作社+党员+村支两委+村民”的模式,引导村民入股创业、按股分红,光是猕猴桃产业,在盛果期,入股贫困户人平分红达2000元以上。通过党员带动,120多名农民工回乡创业,30多位光棍由懒惰变勤劳,大力发展农家乐、稻田养鱼等产业,不仅稳定脱贫,而且幸福脱单。

4.做好新产业,打优“组合”拳,脱贫发展突破攻坚瓶颈。针对思维方式僵化、主导产业薄弱、经济组织空壳等问题,结合党建“三级联创”,创建引领村级经济发展的“五好党支部”。一是引领经济组织。通过田间讲座、“互联网+”等形式,引导村民在淘宝网注册电子商务平台,将村里的苗族织锦、苗绣屏风、苗家腊肉等特色产品进行网上销售,并成立苗绣、养殖等8家合作社,引导村民“抱团脱贫”。吉首金毕果等3家服装公司,就苗绣产业采取“订单扶贫”模式,使贫困村民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湖南步步高集团兴建十八洞水厂,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时曾经说过,十八洞村像个小张家界,有很好的条件搞旅游。借助总书记视察的东风,发挥本村山、洞、瀑、溪、雾、谷等自然地理优势,引导村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成立十八洞村游苗寨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引领村民创办了6家苗族文化元素农家乐。现在,每天来村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去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仅国庆黄金周就接待3万人次,今年预计超过30万人次。前不久,又引进首旅集团华龙公司和消费宝公司,投资6亿元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力争3年内创建4A。火红的乡村旅游让乡亲们尝到了甜头,20多户贫困户通过卖土特产、开家庭旅馆、当导游等走上了致富路。三是发展融合产业。关门发展产业难有大作为,有了闯市场的经验后,十八洞村人把目光投向了山外更大的市场,提出“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的理念。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村民采取入股方式,在30公里以外的花垣县农业科技园区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精品猕猴桃基地。明年盛果期后,预计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为村集体增加近100万元收入,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飞地经济”模式。目前,十八洞村已经形成种植业、手工艺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劳务经济业、电商产业、山泉水厂和太阳能、小水电为支撑的多元融合产业,还通过电商平台、荣誉村民大营销等模式推动经济发展,脱贫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5.抓好新治理,擎画“美丽”梦,脱贫发展打造平安高地。紧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城乡同建同治、网格服务管理、一村一警为抓手,实现“诉求格中报、人在格中管、事在格中办”,全力推进农村新治理,彰显乡村布局之美、底色底蕴之美、人居环境之美、和谐共生之美。一是形成新格局。形成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切实健全“三个机制”: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机制,提高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健全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系统性、实效性;健全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协同机制,打造权责统一、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二是满足新需求。满足以农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切实做到“三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赢得民心,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大限度汇集民力,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限度尊重民意,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最终评判者。三是构建新体系。构建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根本方式的农村社会善治新体系,切实发挥“四个作用”: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基础作用,增强农村社会治理活力;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增强农村社会治理定力;充分发挥道德建设的教化作用,增强农村社会治理潜力;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农村社会治理动力。四是打造新模式。打造以预测预警预防为根本任务的矛盾风险防控新模式,切实把好“四关”:把好“源头关”,做到防范在先;把好“监测关”,做到发现在早;把好“管控关”,做到处置在小;把好“责任关”,做到压力在肩。五是激发新动能。激发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根本支撑的农村社会治理新动能,切实做到“三个深入推进”:深入推进县域治理创新,更好发挥社会治理整体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农村治理创新,更好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更好发挥农村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作用。

6.树好新风尚,走稳“特色”路,脱贫发展谱唱和谐凯歌。针对村民思想落后、价值保守的问题,狠抓组织活动,凝聚人心和发展力量。一是开设道德讲堂。围绕助人为乐、团结互助、守望相助、遵纪守法等内容,开展道德讲堂15次,讲述身边道德模范事迹18人次。组织道德评比,评选星级家庭等活动。二是盘活文化资源。争取部门、团体支持,举办苗族赶秋、“你是大姐”主题画展、微电影《寂寨》开机仪式等文化活动20多次。引进文化艺人、企业法人、产业强人、技术能人等260多人。三是营造发展氛围。在各级媒体宣传村里先进模范个人12人次,组织表彰会议6次,开展民风民俗、道德礼仪、民族文化、先模精神等宣传活动16次。近两年,村里先后涌现火车轮下救人、拾金不昧助人、孝老爱亲敬人等先进典型人物8人。

(责编:乔业琼、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