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许奎:“热血神探”的多面人生

2019年08月12日09:10    来源:湖北日报

原标题:图文:“热血神探”的多面人生

图为:许奎抓捕违法犯罪嫌疑分子归来。(图片由江岸区公安分局提供)

“我们多忙碌一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就能增加一分。”许奎,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政治教导员,一米八的个子,板寸头,说话时,眼神透着一股坚定与正气。

正是他,从警15年来,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上千名,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荣立个人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7次。先后荣获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群众赞誉的小案民警

2004年从警校毕业后,许奎如愿进入江岸区公安分局,成为台北街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每名警察都想破大案、当英雄。但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不管案件大小,能破案就是价值的体现。”入职后,许奎对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尽心尽力。

入职不久,他就接到报案:从大冶来武汉打工的两兄弟,被一伙青年抢了5元钱,嚣张的抢劫者还打砸两人的寝室。

许奎结合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迅速展开走访调查,并给受害人留下手机号,嘱咐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第一时间告知。

两天后,受害人打来电话,称在一条小路上再次看到抢劫者。许奎一边赶往现场,一边呼叫110的出警车支援。到现场后,支援的同事暂未赶到,两名犯罪嫌疑人正并排前行。担心错失抓捕良机,许奎独自一人摸上前去,机智地将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头“撞”到一起,趁机将两人制服。“真没想到,5元钱的小案,你们也办得这么尽心尽力!”看着受害人意外又感激的表情,许奎心里升腾起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看似“不起眼”的小案,有时也能带出潜藏已久的大案、要案。

2005年,台北街派出所辖区接连发生撬盗汽车牌照敲诈车主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每次都把撬下的车牌藏匿起来,敲诈车主100元至200元不等。单起案件不够刑事立案标准,加上线索少,查证工作困难重重。许奎没有放弃,白天,跑银行、取证据;夜晚,上门回访、细致勘查,硬是把一起又一起不够立案的小案,串并起系列案件,经过20多天蹲守布控,一举将犯罪嫌疑人人赃俱获,从租住地起获40余副被盗车牌,查证破案120多起。

善于借力的智慧刑警

街面“盗抢骗”违法犯罪一度在街头增多,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的重点和难点。2007年7月,江岸区公安分局专门成立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的便衣警察中队,许奎成为分队长,并于2012年升任队长。

当时,视频监控并不普及,民警能借助的科技手段有限,街面“盗抢骗”的违法犯罪分子又十分狡猾,警方难以及时获取有效证据。经过一个多月“摸底”,他发现此类案件大多是团伙作案,打掉一个团伙、刑拘一名惯偷,往往能带破一批积案。

一个大胆的侦破思路浮现在许奎脑海:“由人到案,先人后案。”许奎带领干警们运用跟踪、秘拍等方式,逐渐发现并掌握了一批盘踞在商业繁华区的惯犯资料。

借助信息手段,许奎将3000多份视频资料导入电脑和手机,汇总形成高危人员信息库,重点关注、防控,实施精确打击。建队第一年,许奎就带领公安干警们刑拘扒窃嫌疑人186名,将7个外省流窜扒窃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全部实现“零口供”移送起诉。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让许奎“如虎添翼”。他以“互联网+刑侦”的思维,结合工作实际,潜心钻研并总结出公交视频辅助追踪法、视频轨迹研判布控法等12项网上作战、信息化破案技战法,大幅提升办案效率。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与驾车疯狂冲撞的犯罪嫌疑人交手,生死瞬间跳上车头逼停犯罪嫌疑人的车辆,将已子弹上膛的犯罪嫌疑人生擒……听许奎讲述从警生涯,一个个惊险瞬间让记者倒吸凉气,他却习以为常。

2008年6月,城区接连发生10余起盗窃汽车内财物的案件。通过网上作战、信息比对,许奎发现全市同期发生此类案件近百起。面对犯罪分子疯狂作案,许奎发誓,案子不破不休。一连五天,许奎完全扑在案子上,直到掌握犯罪分子作案规律和活动轨迹,最终将犯罪分子人赃俱获。

时至今日,许奎在江岸区公安分局有一项个人最高纪录——不眠不休看视频录像18个小时。常年挺在破案一线,让许奎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

2014年,许奎的颈椎病复发,病情严重,医生下达手术通知。可彼时,一名涉嫌绑架的犯罪嫌疑人在逃,这让许奎放不下心。他默默将手术通知单放进抽屉,强忍病痛带着民警们昼夜奋战,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

抓捕中,犯罪嫌疑人突然从枕下摸出一把已上膛的手枪,许奎飞身一扑,死死按住犯罪嫌疑人的手。枪没打响,犯罪嫌疑人被及时制服,可颈椎的剧痛,像电流般贯穿全身。完成抓捕任务后,许奎被同事们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2015年1月,“许奎工作站”在江岸区公安分局挂牌成立,如今,这里已有8名民警和40名辅警,主要负责视频追踪工作和打击侵财类犯罪,成为刑侦人才的“孵化器”。至今,一批又一批的“许奎”,坚守在办案一线,护卫着一方平安。(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张琳 唐时杰 实习生 马风盈)

(责编:王珂园、吕腾龙)
相关专题
· 爱国情 奋斗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