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汉市汉阳区委组织部
2019年08月08日15: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汉阳区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市委关于《武汉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若干规定(试行)》文件精神,着力建强基层组织,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全区统一部署,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江堤街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欣苑社区党委为样本开展联合调研,总结提炼其近年来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系统集成、创新制定具有汉阳特色、可学习、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引领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一、背景起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与此相适应,以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为最基本单元和最基础内容,如何适应这种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探索建立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保证在党委统领下体现地方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新体系,是当代中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村改社区”在城镇郊区越来越普遍。2004年9月,武汉市正式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2009年3月,区委、区政府总结试点经验,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区整体功能和形象为总体目标,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的意见》。2015年10月,原有36个行政村全部改造完毕,“村改社区”工作顺利完成。“撤村建居”涉及到复杂的利益纠葛、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革,积淀了许多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对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汉阳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村改居”经验做法,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代表性。
汉阳区江堤街江欣苑社区是武汉最大的农民还建小区之一,由原江堤乡渔业村12个生产组(农场)改造而成,社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原有居民2016户、6578人,现服务居民6850户、23975人。2005年7月,原渔业村正式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2009年12月,原渔业村党支部、村委会撤销,挂牌成立江欣苑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在“村改居”过程中,江欣苑社区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遭遇到了拆迁难、安置难、就业难、稳定收入难、平稳过渡难等诸多难题。
江欣苑社区党委秉承“拆迁不能拆组织、拆村不能拆服务、拆房不能拆人心”的理念,在城中村改造全过程将组织建设、班子建设挺在前面,主动适应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党建领导贯穿始终,建强组织体系,规范治理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发展体系,强化保障体系,用心用情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组织扎根群众,“三治”引领群众,全心服务群众,产业致富群众,成果惠及群众,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破解了新时期城乡社区治理系列难题。
二、主要做法
在城市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中,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是党在城市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近年来,我们结合江欣苑社区党委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经验做法进行样本解读和系统思考,探索出“五个体系、五个群众”的治理现代化路径。
(一)建强组织体系,组织扎根群众。通过建强“六级组织体系”,构建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协同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将组织建设这条“红线”贯穿社会治理,扎根基层神经末梢,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1. 组织体系坚强有力,高效运转。建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楼栋长—单元长”六级组织体系,六级体系分级履责,上下互动,高效运转。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做强区域化党建,把辖区内各类组织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推动互联互通互动,共享共建共用。
2. 红色头雁示范引领,凝聚群众。充分发挥红色头雁“主心骨”作用,推广“六点半晨步法”,“面对面”受理和解决群众诉求。运用“讲清小道理、解决小问题、开展小活动、树立小典型、化解小纠纷”的“五小工作法”走进群众。
3. 红色细胞创先争优,服务为民。组织党员在社区找亲戚、认亲人,将增强为民意识作为“支部主题党日”重要内容。开展“星级争创”活动,激发党员向上向善、创先争优。
(二)规范治理体系,“三治”引领群众。领导基层治理是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三治”的最终目标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实现基层的有序善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1. 凝聚合力,自治利民。社区党委将“四民工作法”作为社区民主议事的基本制度,建强“红色业委会”,推进“三社联动”和“三方联动”,众人的事大家来商量。建立居民议事会,开通“书记直通车”“民情直通车”,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2. 维护和谐,法治安民。社区牵头组织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打造法治楼栋,实施警民联治联防。落实书记“三必到五必访”“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托专业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加强对社区困境人员及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
3. 文化渗透,德治育民。依托社区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置社史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展示设施,深化楼道文化建设,打造“德孝”主题文化长廊。打造楼道文化、文化休闲设施、文体活动阵地,培养一批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优秀工匠、模范家庭、模范党员。
(三)完善服务体系,全心服务群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走好新时期群众路线,全面优化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关爱服务、党员服务,以精细、精准、贴心的服务,团结和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1.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延伸服务半径。围绕群众“少跑腿、办成事”,以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平台,实现为民服务一站式办结,居民少走冤枉路便能办成事。通过“互联网+”平台延伸服务半径,通过“线上预约、后台派单、线下服务”的方式,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式代办,方便弱势群体。对居民需求真正做到“随叫随到”,让居民群众不出社区,一样能够解决问题。
2. 以群众组织为主体整合服务资源。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区域领导核心作用,将辖区内各类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团结凝聚在一起,统筹成立社会组织,培养志愿者服务团队。结合实际引入专业养老、托幼等团队,为社区孤寡、独居、空巢老人、青少年、行动不便者等群体提供全方位、全天候贴心服务。
3.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推动服务升级。大力实施“红色物业”计划,推动物业管理提档升级,着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困难和问题。开发“微邻里”网格化服务系统,将党员骨干、社区民警等各类力量编入相应网格,居民通过“我要报事”“网格群聊”功能提出诉求,网格员及时收集问题,逐级办理,分类解决,做到网格工作力量全进入、群众需求全收集、分类分级全解决、服务过程全评价,实现党建工作、民生服务、基层治理“一网打尽”。
(四)创新服务发展体系,产业致富群众。所有的发展都是为了人民。江欣苑社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扛起发展生产、致富群众的使命和责任,引领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其经验做法对城市社区党组织有借鉴意义。
1. 服务劳动就业。针对社区居民缺乏就业技能的情况,组织社区内党员致富能人,举办成功创业事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开展就业、创业励志启蒙教育。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免费向党员群众开放。争取上级职能部门支持,统筹辖区单位、企业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清洁服务队、治安巡逻队等再就业岗位,探索一条解决失业居民再就业的可持续化发展路径。
2. 服务产业发展。社区党组织发挥引领带动和统筹协调作用,构建“社区+企业+能人+居民”产销模式。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争取智力支持。推进“互联网+党员三带”行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建设党员三带基地,拓展网上销售平台,让社区居民通过开设网店、网上营销的方式“足不出户、创业致富”。
3. 服务人才创业。结合社区实际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协调街道及相关部门落实“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等优惠政策。谋划建设创意街区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按照“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受欢迎”的原则,为社区发展引进、储备技能型人才。
(五)强化保障体系,成果惠及群众。社区是居民群众共同的家园。社区党组织要紧扣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努力推动社区阵地硬件与服务软件同步升级,健全群众保障体系。推动居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将纪律挺在前面,确保正确航向,让改革发展的胜利成果惠及到每个家庭。
1. 打造服务阵地,建设幸福家园。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做到“敞开一扇门、承办万家事、服务心贴心”。打造集党员群众活动、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将社区阵地打造为居民群众“发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幸福家园。
2. 提供精细服务,强化民生保障。通过网格化服务体系,按照“七色管理、八员服务”的办法,为居民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保障。对低保残疾等群体及时发放优抚资金,做到应保尽保;对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由党员志愿者建立“一对一”关怀帮扶;落实计生、助学等各类奖扶政策。
3. 推动居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坚持社区各类重大事项的提出、商讨、解决、落实、效果评定,都由居民群众全程参与和监督。落实民主监督制度,针对社区重要岗位、重要人物、重要工作仔细搜罗“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三、工作成效
10余年时间里,江欣苑社区在武汉乃至全国脱颖而出,从“村湾”到“小区”,从“村民”到“股民”,从“农民”到“市民”,从“管理”到“服务”,江欣苑社区顺利实现了一个落后的小渔村从物理空间、生活方式,到社区文化认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全面转型与重构,实现“华丽转身”。
1. 党建引领实现“村转社区”成功转型。在党建引领之下,江欣苑社区探索出一条“外引内化”的“村改社区”发展路径,较好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短短几年时间,江欣苑社区实现了“村转社区”成功转型,社区先后荣获“联合国千年非遗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社区”“全国文体先进单位”“湖北省百佳社区居民委员会”“武汉市十佳创先争优先进社区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 创新治理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向现代化幸福社区的“华丽转身”,正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和美好的发展前景。社区全面推动组织扎根群众、“三治”引领群众、全心服务群众、产业致富群众、成果惠及群众,走出了一条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新路子。江欣苑社区党组织团结带领社区居民,共建和谐社区,共创美好生活,使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 成功实践给基层社会治理提供蓝本。江欣苑社区作为我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典型,立足党建基本点,画好社区同心圆,生动诠释了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面对急剧而深刻的社会结构变化,江欣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协调利益、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以及文化渗透等功能,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速推进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创新实践,对新时期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应有一定借鉴意义。
四、探讨思考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体系最基础的一环,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是服务联系群众的“末梢神经”,发挥着维护基层稳定、促进居民幸福的重要作用。江欣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表明,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四个“强化”。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压实治理责任。健全抓党建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促进基层党组织切实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防止就党建抓党建、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核心领导作用,街道大工委要引领辖区组织推进区域化治理创新,社区大党委要以党建统领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楼栋长(单元长)”六级组织体系,织密治理之“网”,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要强化头雁效应,建强治理队伍。着力建强一支党性强、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观、品行观、廉洁观,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政治能力、履职能力,严格政治管理、组织管理、履职管理,激励他们担当作为。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重大事项报告制,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一定双评”考核机制,用制度约束社区工作者队伍。真情关爱基层干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为党分忧和为民服务积极性。加强工作支持,推动向基层政策倾斜、资源下沉、力量充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解决实际困难。探索实行“情感党日五步法”,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从严从实保实效。
(三)要强化以人为本,拓展治理载体。党建引领基层德治法治自治。健全自治,坚持“四民工作法”,引领自治组织发展,提升居民参与议事能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完善法治,组织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落实书记“三必到五必访”和“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提升德治,开办道德讲堂,弘扬“红色文化”,选树和宣传“身边好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建设“红色业委会”,全面融入社区治理,深化“三方联动”,解决治理难题。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建好用好“微邻里”APP,精准对接服务需求,整合网格服务力量,构建“办事在街道、活动在社区、关爱在网格”的服务体系。
(四)强化基层优先,落实治理保障。建立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针对区域化党建、社区治理创新等重点项目进行制度化落实。推动“红色阵地”建设,实现功能全面提档升级,整合各级各类服务资源,促进党建活动、公共服务、宣传教育等功能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集成。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培育引进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提供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中动起来、活起来。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等“三个清单”,整合区域党建活动资源。开展职能部门进社区工作,统筹各部门对照职能职责和群众需求,系统梳理本单位资源和项目,定期到社区开展服务群众活动。
相关专题 |
· 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