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成都新津:党建引领美丽东华蝶变  多元参与打造诗画田园

——新津县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东华实践

2019年06月28日08: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东华村位于成都市新津县花源镇,距成都市区20公里,幅员面积2.39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810户,总人口1988人,为典型的散居型农业村。针对本村土地利用率不高、产业形态低端低质、劳动力外流等问题,村党总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集趣东华”产业兴村品牌,塑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形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村高质量发展优势,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与社区发展治理同频共振。

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组织引导,治理变自理。党总支牵头召开院落会、坝坝会、议事会,让群众在环境治理中实现了“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的思想转变。针对自然林盘和散居院落,围绕“四改”,建立完善“双承诺”机制。通过政府补贴、项目支持、农户自筹,建成垃圾收集设施60个、旅游厕所12座、污水管网3公里,实现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

示范带动,荒地变绿地。每年组织开展“五星文明户”评选,通过党员和典型示范带动,百余户村民主动认购了200多株月季、三角梅等攀藤植物,栽在房前屋后美化环境。为改善闲置荒地面貌,村两委将荒地规整形成块状微田园,由村民认领,党员干部带头动员群众清理杂物、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和小游园,推动荒地变绿地。

长效管理,田园变公园。通过整田、护林、理水、植绿, 推动村庄景观化。整理农田2700余亩,塑造昙花弄坊、麦奇花园农场等旅游景观;打造大鱼海棠、寻芳花源等乡村文化场景;打造东华驿站,配套了廉情茶社、青朴书院、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站等服务设施,打造网红打卡地。

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首要目标,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腾笼换鸟,农业焕发新生命。针对传统种植业经济效益差、带动增收弱等问题,东华村大力推动农业创新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通过土地分红、用工推荐、专业培训等方式,多渠道解决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全域旅游,农村摇身变景区。坚持以公园城市的理念创新发展绿色精品农业,推动农业向集中化、股份化、景观化方向发展,提升农业附加值和综合产出效益,形成了业态多元的乡村旅游圈,吸引近郊游客8万人次。

坚持把“和谐幸福”作为不懈追求,引领乡风向善向美。

挖掘文脉,留住乡愁。联合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党建合伙人”围绕东华村人、文、地、产、景的整体面貌,创作54幅水墨墙,增强群众、游客对东华历史渊源的认知,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突出孝亲,弘扬家风。依托村级广场,设立“孝亲长廊”,展示了新24孝文化、现代家风家训等内容;以日间照料中心为载体,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评选 “最美家庭”,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潜移默化传播孝亲文化,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策划活动,引领风尚。以“梨花风起?寻芳花源”为主题,将节庆文化与文创、旅游、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精心筹划举办了“乡村九大碗”千人群宴、东华论箭、草坪音乐节、“春风十里?汉服游园”等系列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搭建道德大讲堂、东华夜校等培训载体,开展乡村文化、垃圾分类、花艺制作等培训,促进城市文明和农耕文化交汇融合,提升村民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责编:宋鹤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