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洛河崖村发挥退役军人模范带头作用,激活“红色基因”

乡村振兴中,“老兵”冲锋在前

2019年06月18日13:47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乡村振兴中,“老兵”冲锋在前

黢黑,苍老,干瘦,身着农家衣服,常年在田间劳作,而一旦话及当年事,飞扬的神采一下子填满了脸上所有的沟壑,自豪感将他们换了一个人。

老兵,是他们最珍惜的称呼。

于学堂,通信兵,荣获连嘉奖二次,营嘉奖一次;单洪利,炮兵,荣获连嘉奖四次、营嘉奖一次;单宗胜,警卫,荣获团、营嘉奖六次,个人三等功二次……

现有657户1893口人的莒县洛河镇洛河崖村,素有“拥军尚武、当兵光荣”的传统。资料显示,目前全村回乡退役军人41名,在外退役军人36名,现役军人17名。

资料记载,1946年,洛河崖村共有33人参军,组成了一个排,后14人壮烈牺牲。解放战争年代,妇女们在家中做军鞋、碾军米,“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村里组织了30人的担架队,出去20多辆手推车救伤员、送公粮,支援“临朐”“孟良崮”“淮海”等战役。

退伍不褪色。“永不褪色的橄榄绿”,在洛河崖村始终熠熠生辉。

退役老兵、63岁的单宗玲,一家三代八人参军。自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多种形式激活村庄“红色基因”,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创了村庄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每年的建军节,是洛河崖村退役军人共同的节日。这一天,单宗玲会召集在村的退役军人,穿上灰色T恤、迷彩裤,再升一次国旗,再敬一次军礼,再唱一唱军歌,在座谈会上再回顾一下当年的无悔岁月。队伍里,有六七十岁两鬓斑白、手拄拐杖的老人,也有刚届而立之年,意气风发的青壮年,当军歌再一次唱起,不少退役老兵热泪盈眶。

据悉,结合村庄“老兵文化”与基层党建发展的需要,洛河崖村建立了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五个一”工作法,即“过好一个政治生日、践行一句党员承诺、开展一次议事学习、认领一个公益岗位、回顾一次从军历程”。

“老兵之家”,让退役军人找到了归属感。建在社区办公楼里的“老兵之家”,陈列着村里的多位退役老兵在血与火的岁月里获得的各项纪念奖章和荣誉证书,挂着退役老兵当年身穿戎装的青葱照片,讲述着他们从军入伍保卫国家的光荣事迹。

洛河崖村还设置了“新时代文明传习所”和“红色氧吧”,设有“红党课”“红论坛”“红书籍”“红音乐”等,通过身边人讲解身边事,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充分汲取信仰的力量、党性的力量、作风的力量,弘扬优良革命传统。

“发扬光荣传统,争取更大胜利”。在“莒北第一集”洛河崖集的搬迁中,在村党支部与退役军人带领下,洛河崖村发扬“在队一分钟大干60秒”“晚干不如早干,早干不如现在就干”的军人作风,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沿河310户43亩菜园的土地流转,五天时间就建设完成了集贸市场并投入使用。

在“畅美道路行动”中,洛河崖村成为全镇第一个率先执行的村。村党支部克服重重困难,用时5天,带领党员群众将一公里长的道路挖了3米深,为后续的道路修复平整和绿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清清洛河行动“中,洛河镇仅用10天时间,就清理了河道内树木2.1万余棵、疏通河道3公里,比原定计划提前10天完成任务。

自2011年以来,洛河崖村已连续7年在全镇综合考核中位居第一,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村”“省旅游特色村”“日照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日照市乡村振兴示范支部”等荣誉称号。2018年,村庄集体收入达到735万元。

在创造乡村振兴“洛河崖速度”的工作中,退役军人的身影始终冲在前方。他们中,有的牺牲休息时间,自发组成民兵连进行夜间巡逻;有的认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当起义务调解员、卫生保洁员、护林员和河管员,积极参与镇驻地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有的逢年过节便带着米面看望孤寡老人,数年如一日奉献满腔爱心。

“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红色基因”,已深深植入了洛河崖村人的血脉。(记者 丁兆霞)

(责编:王静、吕腾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